雷东多比赛视频-雷东多当年国家队队友

tamoadmin 2024-12-05

1.雷东多,巴蒂斯图塔和卡尼吉亚都是90年代阿根廷足球的旗帜,为什么有他们为代表的阿根廷没能夺得世界杯

2.加图索究竟哪点不如雷东多?

3.请问阿根廷足球史上的黄金一代是哪一代?

雷东多,巴蒂斯图塔和卡尼吉亚都是90年代阿根廷足球的旗帜,为什么有他们为代表的阿根廷没能夺得世界杯

雷东多比赛视频-雷东多当年国家队队友

86年马拉多纳获得世界冠军之后 在90年世界杯 因为老马被退赛 阿根廷饮恨意大利 卡尼吉亚没能获得世界冠军 而94年世界杯 雷东多 巴蒂 都还年轻 巴西和意大利过于强大 还有一个因素要说明一下 雷东多的国家队命运是悲惨的 当时的阿根廷不让留长发 雷东多因此放弃国家队 卡尼吉亚则减去了一头长发 但是卡尼吉亚在没有了老马 风之子就如同一阵乱风 没有了目的性 巴蒂是我尊敬的前锋 但是国家队里不是他一个人左右的 阿根廷可以在预选赛里所向披靡 但是到世界杯里却不能小组出线

加图索究竟哪点不如雷东多?

雷东多的巅峰期是在96-2000年间,那会儿留下的视频资料少,明显是你见过的不多,而且对加图索的比赛看的多已经带入了先入为主的偏爱。

在1990s的中后期,雷东多、阿尔贝蒂尼、瓜迪奥拉是并称的组织型后腰,他们仨位置和职责相似,要比也是他们之中更有可比性。

雷东多是个顶尖的团队型球员,巅峰时期是皇马的单后腰和战术核心,整个球队都是围绕其运转。而他的位置也是有过变化的,从早期的playmaker到后期更倾向于防守的组织型后腰。单论拦截能力,他不如马克莱莱那种。但是能在皇马踢单后腰,长在攻守平衡和出色的大局观,对球队的调度指挥将场上11人捏合成整体。防守中多以卡位和预判断球,耶罗和桑奇斯为其补位。传球多以中短传为主,分球盘球亦佳。96-97赛季卡佩罗入主皇马后,进行攻守平衡的改造,确立了雷东多的核心地位。现今比较常见的视频资料中,98年欧冠对阵多特蒙德和尤文图斯可算是其代表作,决赛中和齐达内的巅峰对决,比较成功的冻结了齐祖,当然也有后者占上风的时候。而94年世界杯时期,雷东多稍显稚嫩。

也正因为雷东多的特性决定了他必须作为核心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因此,一旦和帅规划蓝图不符的话,就只能将其弃用。核心不能打自己最合适的位置,于队于己都是不利,索性放弃。也因此有了所谓的长发风波。

单论硬性防守能力的话,加图索要强些。但是雷东多的定位是组织型后腰,具有加图索不具备的能力。所以,拿睡皮来比,可比性更多些。

最后多说几句,虽然国内关于雷东多以讹传讹的故事桥段很多,但是他的能力和在包括欧足联在内的评选和国外看过比赛的球迷口碑中也是得到了推崇和认可的,绝非浪得虚名

请问阿根廷足球史上的黄金一代是哪一代?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冠军得主:阿根廷国家足球队。

阵型:532。门将:篷皮多;盯人中卫:塞尔吉奥.丹尼尔.巴蒂斯塔。右中卫:何塞.路易斯。布朗;左中卫:奥斯卡.阿弗雷多.鲁杰里;左边卫:奥斯卡.阿弗雷多.加雷;右边卫:José Luis Cuciuffo。

左中前卫:朱斯蒂;右中前卫:何塞.布鲁查加;前腰:帕斯库利。

左前锋(中锋位置):巴尔达诺;右前锋(前场自由人):迭戈.马拉多纳.

在这个阵容中,迭戈.马拉多纳在当时的水平和竞技状态明显强于其他队友,也正是因为存在马拉多纳,阿根廷队不需要将过多的人员投入到进攻方面,巴尔达诺的强悍和布鲁查加的机敏恰倒好处地与马拉多纳形成互补,尤其是正值运动生涯黄金期的巴尔达诺,在西班牙皇家马德里两夺联赛冠军,并于欧洲联盟杯比赛上两次夺魁,其技术全面,射术精湛,在八十年代中后期隐然成为阿根廷首席前锋。

而另一名攻击型中场布鲁查加是一名极富想象力的球员,速度、控球、组织、防守无一不精,他的存在更多地解放了马拉多纳直接参与进攻,在86年世界杯预选赛以及决赛期间,布鲁查加屡次为锋线传出高质量的威胁球,甚至和马拉多纳在大禁区内外疯狂地进行传切配合,作为一名左脚选手,布鲁查加如手术刀一般精准的45度斜传以及弧线定位球让其成为阿根廷中前场的第二个攻击发起点,而这种全能的素质在后期的阿根廷中场球员中并不多见。

马拉多纳在86年世界杯上的位置非常飘忽,控制范围覆盖整个中前场,而在当时正值颠峰状态的马拉多纳近乎势不可挡,经常出现以一敌众并且完胜对手的场面,而马拉多纳的天才在这届世界杯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当其发动进攻的时候,整个阿根廷队给人的感觉似乎就是他一个人的球队,因此,他为所欲为,随心所欲。我想,关于马拉多纳那传奇的左脚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其魔幻的万分之一,见证过颠峰时期马拉多纳的球迷应该可以体会这种发自内心的激动和震撼。

朱斯蒂在86年世界杯以及90年世界杯上都是阿根廷队的主力球员,作风顽强且硬朗,主要负责边路承接和防守的任务,在90年身披六号球衣参加了与意大利队的世界杯决赛期间的淘汰赛,于下半场严重犯规而被红牌驱逐,这也影响到他参加后来与西德队的决赛,加之卡尼吉亚积累黄牌停赛,因此参加90年世界杯决赛的阿根廷队阵容残缺,仅以一粒点球惜败给当时如日中天的西德队,难怪马拉多纳在比赛结束以后泪洒亚平宁,阿根廷失去了不仅仅是卡尼吉亚,还有中场防守的屏障——朱斯蒂!

阿根廷队在右边前卫这个位置上启用了奥拉蒂戈切亚、帕斯库利等人,从这个位置上来看,帕斯库利比之其他竞争者更具备大赛和欧式打法的经验,他是八十年代为数不多的登陆意大利联赛的阿根廷球员,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相对于90年之后的阿根廷防线来说,86年的防守人员配置及其在实战中表现出的水平,都在以后历届阿根廷国家队所难以企及的高度。

首先就是以盯人著称的巴蒂斯塔,盯人中卫这个位置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似乎防守战术上的一个癖好,这种解释也需要从进攻这个角度去理解,以“10号”为象征的技术型攻击前腰弥漫世界足坛,其中,巴西的济科、法国的普拉蒂尼等等都是个中好手,因此,以强悍著称的盯人型防守球员相应诞生,这种影响一直波及到90年代初,铲断迭戈腿骨的西班牙”屠夫”,以及早期特类里费的雷东多,AC米兰混凝土式锁链防守的核心成员科斯塔库塔等,都是以冻结对方灵魂人物而家喻户晓。而巴蒂斯塔集身高优势和强悍作风于一体,既能形成空中屏障又能潜步贴防,这对于冻结和破坏对手在“D”区域的组织进攻是相当重要的棋子,在90年对南斯拉夫一战中,巴蒂斯塔多次在中路抢断对手的突击,为防线减轻了不少压力。

相对巴蒂斯塔,鲁杰里的影响力似乎更大,一直延续到他退役之后,但在当时,鲁杰里被阿根廷国内媒介评为继帕萨雷拉之后又一中路铁闸,自82年参加世界杯之后,86年的鲁杰里更加成熟和稳健,由于具有身高优势,鲁杰里时常扮演定位球杀手的身份,在接应抢点后头球破门得分,这是86年乃至90年阿根廷战术里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在86年还包括布朗,后者除了防守之外,还能够在后场直接发动长传进攻以及远距离前插,这样就更加丰富了进攻时候的接应点。

中路防守厚度的增强,让阿根廷队的防线对症下药地瓦解了欧式打法的两翼齐飞战术,在终结点上瓦解对手进攻,并保持后场人员的站位密度,这样的战术似乎也只有在拥有无坚不摧突破能力的马拉多纳在队才可以,否则,中前场攻击火力的薄弱,将会让阿根廷队失去控制战术的节奏,这就是86年阿根廷国家队不可效仿的特点。至此之后,再也无法形成如此具有效率的技战术,原因也在于此.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