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张艺谋纪录片-北京奥运会和张艺谋
1.奥运会开闭幕为什么要请张艺谋做总导演呢?
2.张艺谋的2008年:被需要时,他被称为“国师”
3.北京奥运会为什么选张艺谋?
4.为了08奥运开、闭幕式的圆满成功,张艺谋为此究竟付出多大的代价?
奥运会开闭幕为什么要请张艺谋做总导演呢?
北京奥组委4月16日宣布,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导演组名单最终敲定,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任总导演,副总导演为陈维亚、张继刚。
2008年奥运会导演组人选从去年开始公开招标,最初共有13个竞标团队,第一轮刷下8个之后,5个竞标团队进入候选,最终由奥组委选择确定以总导演张艺谋,副总导演陈维亚、张继刚为主的导演组成员。
张艺谋的2008年:被需要时,他被称为“国师”
《我和我的祖国》上映,使我们重温了一次祖国强大了历程,里面有一个故事,2008年北京的奥运会举办,那个一个全民参与全民骄傲的盛事。
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一个城市,对一个国家来说,那是意义非凡。它提高城市品位,促进中西文化融合、促进外交发展、宣传国家的国际形象、彰显大国实力等等。
因为意义重大,所以奥运会筹备项目便是重中之重,必须慎之又慎。如何在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中把中国文化完美展现出来,这是一个问题。
国内有一位导演,他 被人称为“国师” ,他的**许多部都被列入了《**学导论》当作经典案例来教学,他便是张艺谋。
从领导到群众,批评如潮,有人说“张艺谋是中国最烂的导演”,有人说“张艺谋早已经江郎才尽”,何为“国师”,古时候,非大祭司不能称为国师,奥运会开幕式,以当时中国的重视程度和全民追捧程度,就类似于祭天。面对如此质疑,为何张艺谋后来被称为国师呢?一切都要从奥运会的开闭幕式说起了。
2004年,张艺谋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八分钟的表演,表演形式与内容的陈旧,引来无数国民的非议,得到领导的批示与群众的来信,都是恶评如潮,直接说的就是,千万不能再让张艺谋做总导演了。
因为雅典八分钟,他在圈里头一片骂声,也使得领导认为指定导演,锁定某几个对象有问题,于是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以面向 社会 的方式公开招标,选择开幕式的导演。
处于争议中张艺谋与他的团队顶着巨大的压力去参加了这次开幕式的竞选,同时参加竞选的还有著名导演 陈凯歌、李安、崔健等人。
经过一轮竞选,张艺谋与他的团队拿到了最高分,这意味着,在面对 社会 质疑的压力下,张艺谋和他的团队抗住重重压力,用作品说话,夺下了开闭幕式的总导演。
2006年4月16日, 张艺谋获得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聘书。 接下了聘书后的张艺谋,在筹划过程中又会遇到什么样的难题呢,面对鸟巢建设工期的紧迫,他们是否能给出一个好方案呢?
顺利取得聘书的张艺谋,这时候的他已经在进行着《满城金带黄金甲》**的拍摄,为了不让方案搁浅,创意团队跟随着张艺谋外景拍摄基地横店。
开幕式视觉特效艺术主任设计马文回忆说到:导演定的事情要完成,而我们的事情又不能等,而且换个地方也有利于也可以激发不同的灵感,但他们去到拍摄基地时候其实环境是不大好的,剧组还算不错,搭了一个帐篷,但还是会有很多蚊子,而且外面拍着武戏,也会十分吵闹。
他们就在那边,等张艺谋一空,就开会,谈创意。经过多天讨论,张艺谋可以同时拍**,也可以同时开会,面对之前的很多艺术,从晚会到**到电视,缺少轻松、缺少幽默、缺少温暖,就是致敬、致敬再致敬的这个问题。
张艺谋团队终于确定下了“我们一起走”的核心理念, 确定了焰火大脚印从空中走来的方案和运动员踩脚印的方案。
后来到了武隆,《满城尽带黄金甲》中拍戏用的客栈,也被临时用作开会用的会场。
而后团队又转到北苑会议中心待了大半年,在这里确定了笑脸的方案。2006年,北京奥组委向全世界203个会员国征集儿童笑脸的照片,征集来的照片全都用于开幕式的表演。
2年5月, 张艺谋主持的仅创意工作会议就有2000多个,一直向团队灌输着创意要不同以往的观点。
开幕式核心创意组王潮歌也回忆说: “张艺谋一直认为这一个节目,不是他个人的事,是完成一个使命。” 张艺谋自己也曾说: “创意应该单纯,可是这件事情,这个位置,无法单纯。”
他们那时候的创意提出来后,都抗不过三天就被否定了,只能继续去想新的。想不出来,在会议室里坐着,继续想,没有其他办法。
王潮歌回忆说:“我认为在奥运会开创作会,不是一个愉快的过程,不是创作一个享受,它总是让人感觉到无奈和绝望。”
2008年8月8日晚20时,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的国家 体育 场正式开幕,本次奥运会创下了节目收视率的最高纪录!
外国媒体纷纷对北京开幕式给予非常积极的评价,称这是艺术之美的杰作,中华文化的缩影。毫无疑问这一次的闭幕仪式是圆满成功的。张艺谋在面对众人的质疑,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其实 “国师”是公知当年奥运会成功后用来讽刺张艺谋的,某些公知们恨张艺谋恨得不行,每次他**一上就拼命黑他。奥运会成功后也让“国师”这个词从贬义转为了褒义,现在国师这称号反而成了是对张艺谋的尊称了。
获得了欧洲三大**节的3座最高奖,3座次高奖,2座技术奖,奥斯卡奖的3次提名,金球奖的5次提名,英国和意大利**最高奖的得主,国内**奖项的隆重表彰(先后获得8次华表奖,9次金鸡奖,7次百花奖)的张艺谋在2004年至2008年真的真的有太多不容易和艰难。
他那时候肩上的担子不是属于个人的,而承载的是民族国家的希望,一个人,一个团队,承担泱泱大国的希冀,是怎样的勇气与坚持才能拼到最后圣火到内燃夜空的那一刻,纵然人无完人,但至少这样敢于坚持和敢于为祖国奉献的人,值得所有人的尊敬。
几十年前,周总理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今天,我们更应为祖国伟大复兴而奋斗。
2008年,中国发生了很多事,悲喜交加,奥运是国人长期以来等待的宣泄窗口,终于能向世界展现自己了。2008年,中国也体现了非凡的凝聚力,这也是这个古老民族的生存要素。我相信很多年后,中国很难有一个**人能超越他的成就。
奖项超不过,责任超不过,当一个的人生可以和国家进程时代发展相互呼应,踩在 历史 的点上。这样的人,只有那么一些。他是用自己最好的人生状态为新世纪国家节点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
零八年,民心士气经过种种原因自觉不自觉的被调动起来,十几亿人憋了一口气,张艺谋无与伦比的开幕式给全国人民舒了这口气。
做**多次踩在 历史 点上,让世界了解中国,哪怕只有一点一点,站在这个平台上,有这样的阅历的人,会有难以置信的格局。
北京奥运会为什么选张艺谋?
主要是基于他对北京奥运会的精髓有着深刻的理解,并有丰富的积累,在艺术表达形式和手法上有许多独到之处。张艺谋是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著名**导演,由他率创作团队来执导北京奥运会的开、闭幕式,可谓众望所归。
奥运会的信息
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Beijing2008,GamesoftheXXIXOlympiad,又称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8年08月08日晚上8时整在中国首都北京开幕,2008年08月24日闭幕,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办城市是北京,上海、天津、沈阳、秦皇岛、青岛为协办城市。
香港承办马术项目,2008年北京奥运会共有参赛国家及地区204个,参赛运动员11438人,设28个大项、302小项,共有600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共创造43项新世界纪录及132项新奥运纪录,中国以51枚金牌居金牌榜首名,是奥运历史上首个登上金牌榜首的亚洲国家。
为了08奥运开、闭幕式的圆满成功,张艺谋为此究竟付出多大的代价?
众所周知,张艺谋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总导演,那么在这些圆满成功的背后,张艺谋是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
首先就是在正式确定张艺谋作为奥运会的总导演之前,北京奥组委在2005年3月1号的时候是进行了一个开幕式创意方案的征集活动,当时有很多人带着他们自己的方案到了这个征集活动现场,而张艺谋的团队正是这其中的一员,张艺谋和他的团队花了六个月的时间去修改了无数套方案,最终在所有方案的评比中以最高分通过了当时的活动方案,所以最后才是选定了张艺谋作为北京奥运会的总导演。
然后就是在确定张艺谋作为导演之后,他遭受的非议其实是非常多的,就连当时在确定张艺谋为总导演的一个讨论会上,九个人就有四个人明确的表示张艺谋不能作为活动的总导演,言语非常尖锐,毕竟这么大一个盛世的总导演,要承受的东西肯定是很多的,所以张艺谋在我们不知道的背后肯定是承受了来自同行和外界的很多争议的。
第三点就是张艺谋为奥运会开幕式的创意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虽然开幕式的方案是定下来了,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上,肯定是会有一些变更的,要根据具体的环境去去改变当时开幕式的方案,张艺谋作为奥运会开幕式的一个实践者,他做了一个前卫的探索,将此次的开幕式全面运用多媒体数字技术进行开幕,引领了21世纪大型活动的方向。
张艺谋在采访中也表示到,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仪式中,最引人骄傲的是“我们一起走”这个始终贯穿仪式的创意,这个是全场上万名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员们和现场的演员们共同完成的,这个创意是“同一个梦想,同一个世界”的最好体现。
张艺谋作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总导演,其背后的付出肯定是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那么既然他能够圆满成功的完成这两个人物,就说明他本身还是非常厉害的实力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