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亚运会体育明星-印尼亚运会赛程

tamoadmin 2024-11-07

1.有什么体育明星成长的曲折经历

2.钟少珍的个人简介

有什么体育明星成长的曲折经历

印尼亚运会体育明星-印尼亚运会赛程

郑波小档案

籍贯:湖南株洲

生日:1982年11月26日

身高:1.78米

体重:80公斤

性格:双重,小时候很内向,现在外向,比较急躁。

爱好:听音乐,只要没事就会听,尤其是外文歌曲。

持拍手:右手

打法特点:进攻犀利,后场杀球能力强。

主要成绩:2000年世青赛男双冠军

2003年印尼公开赛男双冠军

2004年汤姆斯杯冠军队成员

2006年香港公开赛混双冠军,多哈亚运会团体、混双冠军

2007年苏迪曼杯冠军队成员

圆头圆脑的郑波看起来总是一副不爱说话的模样,其实,小时候他并不像现在看起来这样沉闷,那时候,他可是不折不扣的调皮大王——欺负女同学、哭闹耍赖、逃球跑回家……但就是在这样风声水起般的成长过程中,才造就了郑波现在坚强的性格,他说:“小时候的任性和叛逆让我知道,许多东西都是在经历过后才会珍惜的,就像羽毛球。”

最不听话的事:欺负女同学

读小学的时候,同桌的男生女生之间很流行划一条“三八线”,如果谁越过“三八线”,那可是要受到谴责的。但是对于郑波来说,他根本就没把这条线放在眼里,相反会故意越过“三八线”来气气同桌的女生,然后自己却一副满不在乎的恶作剧表情。

有一次随堂小考,成绩并不太好的郑波抓耳挠腮了半天,最后决定越过“三八线”抄一下同桌的答案,他把头偏了过去,但是同桌却用胳膊故意把试卷挡了起来,郑波只好把整个身子都拧了过去,同桌说:“你又过线了,赶紧回你那边去,别想抄我的,真讨厌。”郑波一听这话就来气了:“我就要看,怎么样!”同桌护着试卷坚决不让郑波看,结果郑波一把就把同桌的女生推倒在地,管她是不是在号啕大哭。

放学后,老师把郑波的爸爸叫到学校:“你看郑波这都是第几次欺负女同学了,回去你们要好好管管啊。”爸爸连声道歉,已经是老师办公室常客的他觉得简直无地自容了。回到家爸爸就把郑波狠狠地打了一顿,然后问他:“以后你还敢不敢欺负同桌了?”郑波摇了摇头,爸爸这才作罢。

但是挨了拳头的郑波似乎并没有长记性,第二天上课的时候,老师刚喊完:“大家请坐”,只听见“扑通”一声,原来郑波趁大家起立的时候把同桌的凳子拉开了,他看着同桌摔了个“屁股蹲”哈哈大笑,老师无奈地摇摇头说:“去,你到后面罚站去。”当然,这天回家后,郑波又吃了不少拳头。

最不喜欢的事:早起跑步

郑波的爸爸是所在厂矿羽毛球队的队员,还曾在全国厂矿职工的羽毛球比赛中取得过不错的成绩。早在郑波出生之前,郑波的爸爸妈妈就对孩子的前途就有所考虑——如果是女儿就让她安心读书考大学,如果是儿子就让他走专业羽毛球这条道路。当爸爸看到儿子这么调皮,根本不是学习的材料,就决定让郑波在6岁的时候开始正式接触羽毛球。

还没有进业余体校之前,爸爸每天早晨都会带着郑波晨跑,教他挥拍,郑波起初并不情愿,因为他更愿意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操场上踢足球玩耍。但是进了体校之后,郑波发现自己的水平比其他小朋友高出一大截,教练也很喜欢自己,于是他慢慢意识到自己应该是得了爸爸的遗传,特别是每当教练表扬他、让他坐示范的时候,郑波都觉得自己打球还挺有天赋的。在进入体校不久后参加的全国业余体校比赛中,郑波又捧回人生中第一个羽毛球冠军,别提有多自豪了,那一刻,他觉得自己是真的喜欢上小小的羽毛球了。

尽管如此,郑波对于每天早晨的晨跑还是十分头痛。爸爸说:“打羽毛球需要很好的体力,晨跑是必须的。”于是每天早晨不到六点,他就要叫郑波起床,爷俩一起从家跑到体校,再从体校跑回来。夏天还好,一到冬天,郑波一点都不想起床,每次爸爸来叫他,他都要迷糊着说:“再五分钟。”爸爸不由分说一把掀开被子,郑波哆哆嗦嗦地蜷成一团,爸爸又打开窗户,郑波没办法这才穿衣起床。

最叛逆的事:当逃兵

1995年8月,郑波凭借在省运会上的出色表现,顺利进入了湖南省队。第一次离家,郑波很不适应,眼看着爸妈离开的背影,郑波忍不住哭了起来。在队里和大家一起吃住、一起训练,让从小生活在蜜罐中的郑波很不习惯,本来性格就有点内向的他变得更加孤僻,加上那时候他不会说长沙话,总感觉自己被孤立起来了。他给家里打电话哭着说不想练了,想回家,爸爸严厉地告诉他:“既然都到了省队,就要好好坚持,所有的困难都要想办法克服。”

但是郑波还是想家,于是有一天训练完了之后,他偷偷地一个人跑到长途车站,坐了两个小时的长途车回到了株洲,他哭着闹着说再也不去长沙了,在家赖了一周,经过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轮番的劝说,郑波最终还是妥协,不情愿地再次来到省队。

教练为了防止郑波再次偷跑回家,就把他的零用钱全收了起来,还让郑波的两个室友随时看好他。本来在家里做好了心理准备的郑波,一看到这架势,心里更感到压抑,于是回来的第三天晚上12点,当同室的队友都已经熟睡之后,他穿好大衣、戴上帽子围巾,悄悄溜出宿舍,爬上六米高的围墙,不顾危险的翻越出去。

由于省队在长沙市郊的一个小山坡上,郑波翻出围墙后就迈开大步朝山下跑去,路上经过一家农户,看门的狗一个劲地朝他狂吠,吓得郑波头也不敢回就拼命跑,终于跑到了山下。他伸手拦了一辆出租车,上车便对司机说:“我要去株洲,但我身上现在没有钱,不过你把我送到家我爸爸就会给你车费的。”凌晨三点多,爸爸被逃跑回来的郑波从睡梦中叫醒,无奈地摇了摇头。

第二天教练打电话过来:“郑波你真厉害,没钱都敢大半夜自己坐车回家。唉,你在家待一段时间吧,先别来了,自己好好想清楚到底想要怎么样。”

最想做的事:当奥运冠军

在家待了一个月之后,郑波也觉得很无聊,他经常会怀念球场上挥汗如雨的快感,但是对于回到省队打球,他还是心有余悸。从小就很疼爱他的爷爷最后说申请到长沙工作,陪着他一起在长沙训练生活,郑波这才决定再次回到队里。

那时候,父母一周会给郑波50元的零用钱,爷爷会另外再给他50元,每天下班后,爷爷还会提着水果和零食来到队里看看孙子,陪孙子遛弯、说话。渐渐的,内向的郑波不再抗拒与大家的交往,他变得开朗起来,能够和队友们说说笑笑打成一片了。经过三个月的适应期后,郑波终于融入到了集体生活中,本来爷爷还准备在长沙多待两个月,郑波反而催促道:“爷爷,我没事了,你赶紧回家吧,不用老来看我了,你每次来,我都不能和大家玩了,你放心,我肯定不会再跑回家了。”爷爷这才放心地回了株洲。

心态调整好的郑波在训练上也更加认真了,一直认为自己很有打球天赋的他不再只是靠着小聪明,对于每一天的训练他都格外珍惜,就连小时候最讨厌的早操他都一堂不落。1999年在西安举行的城运会上,郑波和队友黄穗配合,一举击败当时实力出众的程瑞和杨维,为湖南拿下了一枚宝贵的金牌,也为自己拿到了职业生涯第一个重要的冠军。

夺冠后,郑波领到3万元的奖金,他用1万元给家里换了一个大电视,2000元给自己买了个第一代的PS2,剩下的钱都交给妈妈让她存了起来,郑波自豪地感受到,原来打球是可以让全家都跟着自己一起分享获胜的喜悦的。而正是因为在城运会上的出色表现,郑波顺利入选中青队,并在次年的世青赛上和桑洋夺得了男双冠军,开始了自己在国际赛场的征程。

现在,郑波正在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做着最后的冲刺,他说:“我爸跟我说过,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我能够当奥运冠军,我会为了他这个心愿、也是我自己的心愿而努力。”

钟少珍的个人简介

钟少珍是中山石岐员峰村人,由于家里就在岐江河旁边,父亲又是生产队的养鱼能手,因此少儿时代的她在帮父亲喂养塘鱼的同时,也练就了一副好水性。后来母亲将钟少珍送去外婆家寄养。外婆是水上人家,钟少珍于是被送入海滨小学读书。读书期间,她特别喜爱体育,游水一项,更是全校第一。在全县运动会上,她参加游泳项目,都能刷新纪录。

由于体育成绩优异,钟少珍很快被选入中山业余体校游泳班训练。1959年,解放军队来中山物色体育苗子,相中了钟少珍。在军体工队学习一段时间之后,1961年,钟少珍进入解放军体育学院练习体操,1962年转入海军进行跳水训练,多次获得优异成绩。1966年,钟少珍参加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跳水比赛,获跳台和跳板两项冠军奖。1969年,她进入国家跳水集训队。1974年,在第7届亚洲运动会跳水比赛中,她再次荣获跳台、跳板两项冠军。这也是中国获得的第一枚亚运会跳水金牌。

她最辉煌的时期出现在1974年德黑兰亚运会赛场。“我们坐船十几天到了那边,其他运动队都很诧异,你们怎么来了?中国还不是国际游联的成员,我们都不知道能不能参加比赛,心里很忐忑。”后来国际游联的官员在观看了中国跳水队的高水平训练之后,才临时决定让中国队参赛,历史也得以改写:钟少珍,女子3米板和10米跳台冠军,中国第一位亚运会冠军。“当我夺冠后,几个女记者激动得都哭了,一些当地华人也都情难自制。我们,终于冲出亚洲了。”

1978年肘关节骨折脱落后,钟少珍以30岁高龄退役。按当时许多知名运动员退役后的惯例,她的职业轨迹似乎本应是一道上升的曲线:国家队教练、总教练再到中心某主任抑或其他。但钟少珍走出了一道相反的曲线:首先,她做了国家队教练,作为助手协助总教练徐益明培养出了高敏、熊倪、许艳梅等奥运冠军。但随后,她被剥夺了1990年亚运会的指挥权,因为某种原因离开了国家队,辗转于训练局咨询委员会——对一个42岁的女教练来说,更像是提前退休。然后是广东队,再到印尼队援外。

尽管如此,钟少珍的态度依然是:“对于跳水,我很倔强,不撞南墙绝不回头。”在她年近50岁时,命运终于出现拐点:1998年初,钟少珍被重新召回国家队任教练,摩拳擦掌,信心百倍,好似枯木逢春。特别是当她看到了郭晶晶——一个身体素质超群、同样渴望正名的队员。

但在最初一个阶段里,两人的组合并不为外界所看好。1998年8月,美国友好运动会,“晶钟”组合首度亮相。结果,郭晶晶收获零分,针对钟少珍的质疑声再次抬头。同时,由于国际泳联修改走板规则,加上自身的受伤以及队友伏明霞的酝酿复出,郭晶晶对教练的信任似乎也发生了很大的动摇。郭曾有次抱怨钟教练的“体贴”:“24小时都和我在一起,烦了。”但是钟少珍不以为然:“郭郭就是这点好,有什么问题不过夜。第二天,她又主动来和我招呼。”2000年奥运会,郭晶晶和胡佳拿到了四块银牌,两个人在钟少珍房间里痛哭。

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的郭晶晶显示出了势不可挡的威力,横扫3米板所有世界比赛,2004年雅典奥运登顶,并从此走上了一个非同寻常的明星大道。她在田亮调整之后认错并归队,吹响了备战北京奥运会的新一轮集结号。但这次挑战甚于2000年,有来自新人的、心态的还有年龄的。这时,钟少珍活成一个真正的“劳动模范”:每次训练,她都是一路小跑,来回奔袭——这边有练跳板的郭晶晶和王峰,那边有练跳台的林跃和火亮。每天6点起床,晚上10点还就着酸奶写训练计划。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