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大学篮球联赛排名-菲律宾大学篮球联赛
1.篮球评论员张卫平的资料!!!
2.我国排球运动经历那些阶段?
3.西雅图的背景资料
4.有没有人有双十中学的校史?
5.排球历史是怎样的如题 谢谢了
篮球评论员张卫平的资料!!!
张卫平 1950年生 男,汉族,北京人,中国男子篮球运动员。1960年入什刹海业余体校学习,1964年入东城区业余体校学习。1965年入北京青年篮球队,1966年入北京篮球队(其所在队曾获得 年全国冠军),1973年入国家队。在国家队效力8年,司职二中锋,脚步动作扎实,篮下攻击能力强,人称“篮下魔术师”。
多次参加国际比赛,足迹遍及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所在队曾获:1974年第7届亚运会第3名(伊朗,德黑兰);1975年第八届亚洲锦标赛冠军(泰国,曼谷);1977年第九届亚洲锦标赛冠军(马来西亚,吉隆坡);1978年第8届亚运会冠军(泰国,曼谷);1978年第八届世界锦标赛第11名(菲律宾,马尼拉);1979年第十届亚洲锦标赛冠军(日本,名古屋)1978年,在有美国、前苏联、前南斯拉夫、巴西、意大利、加拿大等16支世界强队参加的第8届世界锦标赛中,取得个人总分排名第一的佳绩,被提名为最佳运动员,获得锦标赛“得分王”称号,并被大会誉为篮坛“神射手”。
1977年,在第九届亚洲锦标赛中,被评为最佳前锋。1978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79 年,获北京十佳运动员称号。1999年,获“新中国篮球运动杰出贡献奖”。
退役后入北京体育学院学习。毕业后,1983年任北京青年男篮主教练。1984年任北京女篮主教练。1985年起任中国男子篮球队教练。任国家队教练期间,曾率队参加第十三届亚洲锦标赛(1985年,马来西亚,吉隆坡),获第3名;第十四届亚洲锦标赛(1987年,泰国,曼谷),获冠军;第十届亚运会(1986年,韩国,汉城),获冠军;第十 届世界锦标赛(1986年,西班牙),获第9名;第 届大学生运动会(1986年,前南斯拉夫,萨格勒布),获第 名;第二十四届奥运会(1988年,韩国,汉城),获第11名。
1988年赴美国学习、工作,期间多次协助安排、组织中国队和篮球俱乐部管理人员访美、训练、比赛、考察,并组织及协助美国教练来华讲学。
担任多届全国篮球教练员培训班授课教师及翻译。
多次主持全国青少年篮球夏令营。
中国青年女篮技术顾问,多次安排、组织球队去美国、澳大利亚训练、比赛。
1997至2000年任国际管理集团中国部高级经理。负责中国男篮甲A联赛的宣传与推广。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讲座栏目——《篮球课堂》节目主持,中央电视台NBA 、CBA现场转播解说顾问、特约嘉宾主持,曾多次对NBA总决赛、全明星赛进行现场直播报道及采访报道,创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收视佳绩,被广大电视观众誉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新华社《体育快报》“观战指南”专栏作者。?NBA时空?专栏作者。搜狐网站篮球专栏作者。多次在各种报刊上发表文章,介绍、点评中国篮球及世界篮球。
拍摄出版了系列教学片《现代篮球教学法》(录像带10盘,VCD 10盘)。
著作有:《张卫平篮球训练营》、译著《 篮球运动实用知识规则》
2003年起,任中国男篮奥运希望队领队。
我国排球运动经历那些阶段?
排球运动于1905年传入我国,先是在广州、香港等地的几所中学里开展,然后陆续传至上海、北京等地。当时的排球运动主要作聚会、娱乐之用,与比赛联系不多。
1913年,我国首次参加了在菲律宾举行的第一届远东运动会的排球比赛,这是我国参加的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正式国际排球赛事。因为此次参赛,排球运动引起了国人的注意和兴趣,排球竞赛活动也由此大面积开展。紧接着,1914年第二届全国运动会,男子排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早期的中国男排曾创造了辉煌的历史。1915年上海第二届远东运动会,第二次参赛的中国男排就获得了冠军。截止到1934年,远东运动会一共举办了10届,中国男排共获得5次冠军。
女子排球则开展得相对较晚,1921年才首次出现在广东省运动会上,1930年被列为全国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从1923年起,中国女排开始参加远东运动会,5次参赛均获得亚军。
和亚洲排球的类似,我国排球也经历了一个16人制——12人制——9人制——6人制的演变过程。排球传入初期,均以16人制和12人制为主。
1927年,我国首次采用9人制排球,9名队员分3排站立,每排3人——“排球”的名称,也正由此而来。9名队员没有位置分工,也没有位置轮换,每人都可以进攻和防守。
9人制排球在我国前后经历了24年之久,在这24年中,我国运动员也创造了不少高水平的技战术,如进攻中的“快板球”、“双快球”和“快球掩护”,防守中的集体拦网和后排定位防守等,逐渐形成了中国的排球特色,大大促进了中国排球水平的发展进步。
随后,国民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相继爆发,中国排球的发展步伐大大减缓。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排球被作为重点运动项目加以推广,逐渐成为全国上下喜闻乐见并发展迅速的运动项目之一。1950年7月,全国体育工作者暑期学习会上,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引进了6人制排球竞赛规则和方法,并于8月组建了新中国第一支男子排球队——中国学生代表队,赴布拉格参加了世界学生第二次代表大会的排球比赛。6人制排球正式在我国落地生根。
1951年5月,我国在北京举行了全国篮、排球比赛大会,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性的排球比赛。同年,中国青年男排参加了第11届柏林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和第3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中国青年女排也于1953年首次组建并参加了布加勒斯特第1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排球赛。
20世界50年代,处于世界排坛领先地位的是前苏联和东欧各国,为此,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1954年中国男女排球队先后出访前苏联等国,并邀请了多支东欧强队来华交流比赛,排球战术和意识均获得了显著进步。
1953年,中国排球协会成立,1954年被国际排联接纳为正式会员。1956年8月,中国男女排球队参加了巴黎男子第3届、女子第2届世界锦标赛,男排获得第9名,女排获得第6名。
1964年,总理亲自邀请了“魔鬼教练”大松博文率日本女排来华访问,大松博文还执教了中国女排的训练。当时分管体育事业的副总理还明确提出了“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坚持大运动量训练”的著名的“三从一大”训练方针。
十年过后,受到严重干扰的中国排球于1976年重新起步,新组建的中国男女排球队在1977年世界杯比赛中分获第5、第4名,并于1979年双双获得亚洲锦标赛冠军,同时获得了奥运会参赛资格。但由于我国抵制了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中国排球没能在世界舞台上一展身手。
1981年,中国女排在日本第3届世界杯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最终以7战7胜的成绩首次荣获世界冠军。这个冠军的分量不言而喻,全国因此掀起了学习女排精神的热潮,而中国女排也是一鼓作气,接连获得1982年世界锦标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1985年世界杯、1986年世界锦标赛的冠军,这就是至今仍为国人所津津乐道的“五连冠”伟业。
与此同时,中国男排也获得了巨大的突破,不仅创造了“前飞”、“背飞”、“拉三”、“拉四”等新战术,而且成为了当仁不让的亚洲霸主,在一系列世界大赛中也多次获得前8名的好成绩,最高时世界排名第5位。为此,北京大学的青年学生甚至在1981年世界杯预选赛中国男排战胜韩国队的比赛后喊出了“振兴中华”的著名口号。
也许是盛极必衰,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男女排先后陷入了低谷。男排接连失去洛杉矶奥运会、汉城奥运会和世界杯比赛的参赛资格,数届亚锦赛的成绩也不尽如人意。女排自1988年兵败汉城后,1992年奥运会和1994年世锦赛上又滑至第7名和第8名,甚至在1994年亚运会上输给韩国,失去了亚洲霸主的地位。
痛定思痛,中国排球开始了重振风采的步伐。1995年进行了排球赛制改革,1996年推出了第一届全国排球联赛。改革和排球职业化为我国排球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女排在1995年获得亚锦赛冠军和世界杯第3名,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勇夺亚军,年底的超霸6强赛又摘得冠军。男排也在1997年重夺亚锦赛冠军,并与女排一起双双获得1998年亚运会冠军。
虽然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再次表现欠佳,但随后重新组建的中国女排迅速展现了强劲的势头,在新任主教练陈中和的率领下,中国女排状态全线飘红,在2003年的世界杯上获得了惊人的11连胜,重夺阔别17年的世界冠军,再次激活了国人对女排和排球运动的热情。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更是一路凯歌,决赛中3:2力克强大的俄罗斯队,夺得整整20年未曾染指的奥运冠军,也为中国增添了分量最重的一块金牌。
西雅图的背景资料
西雅图
美国西北部重要工商业城市、港口。临通连太平洋的普吉特湾。人口48.8万(1984),大市区(包括埃沃雷特)160万(1980)。美国西北部地区大贸易港,有巨大的海港设施,是去阿拉斯加和远东航空海运的门户。金融中心。始建于1852年。工业发达。波音航空公司总部工厂所在地,生产世界喷气客机总数50%以上。其他有钢铁、铝制品、服装、木材和木材加工、纸浆、罐头食品、造船、汽车装配等工业。渔船队和游艇基地。风景美丽,东南有雷尼尔山国家公园,西有奥林匹克山公园。著名旅游地。市南郊有西雅图-塔科马国际机场。有华盛顿大学(1861年建)等高等学校。
这里不是威尼斯,但处处可以见到蓝湖汪洋;这里不是,却可以作着淘金的美梦;这里不是巴黎香榭大道,那咖啡飘香浪漫的气氛却丝毫不减;这里正是美国西北最热闹的城市—西雅图。
想到西雅图这个城市,除了浪漫,实在也找不出更适合的字眼来形容它。曾经因为**「西雅图夜未眠」而声名大噪的浪漫形象,并没有被当作是观光的号召,在市区也找不到相关的产品或是**海报的图像标志。但是,西雅图所散发出来的气息还是脱离不开浪漫的味道,那是一股自然的呈现,没有经过媒体包装,也没有刻意炒作的商业文化。
追溯西雅图的历史,只有短短的150年,而且大部分的资料记录都是源自于拓荒者广场(Pioneer Square),一群移民客,在公元1851年从纽约来到西雅图,在靠近拓荒者广场的附近登岸扎营,这群人被视为西雅图的拓荒者,因此,有许多街道都以他们的名字来命名作为纪念,例如Denny、Yesler、Bell、Boren等。西雅图位于华盛顿州普捷湾(Puget Sound),海岸线和湖岸线总长80公里。面积共有21公里,人口54万,而距离美国加拿大边境113里(182公里)。
自远古时期就居住在北美地区的印地安人,靠着打猎和捕鱼维生,在深山林野中过着自给自足的部落生活,他们就是这儿的原住民,只不过他们的历史并没有记录在美国通史里。西雅图的拓荒者们,尊重这群长久居住在艾略特湾(Elliott Bay)一带的度瓦米许(Duwamish)原住民族,就直接将这块移民地的新生地命名为酋长席尔斯(Sealth)的名字,这中间因为一些口语误传,最后便成为Seattle,这就是西雅图市名的由来。
而主要名胜,最受欢迎的城市观光娱乐点包括有西雅图中心和太空针、派克市场、开拓者广场,著名的Nordstorm百货公司、Starbucks咖啡等。喝咖啡,对于西雅图的人而言,是生活中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就好象是阳光、空气、花和水一般,是自然存在于日常生活中而不必赘述的一件事。尽管如此,走进西雅图,还是免不了为满街的Espresso而倾倒。从颇具国际连锁架势的Starbucks Coffee、以西雅图直接命名的The Seattle's Best Coffee、来势汹汹远从意大利入侵的Torrefazione Italia以及受到日本媒体青睐的Tully's Coffee,四种知名品牌,在西雅图这个浪漫的咖啡之都,纷纷各领风骚,占据了各个街头,以及重要的商场大楼、购物中心或是机场及车站,都有其不同的风格与特色。此外,还有许多个性咖啡馆躲藏在各社区里不知名的街角,或是街头巷尾经常不奇然出现的Espresso Bar,在西雅图,平均每一百公尺就会看到一个Cafe这样的字眼,多到数不清的咖啡店,让游客也看到傻眼。对于西雅图一词,人们可以很自在地窝在咖啡馆里冥想,可以撑把小伞随意的走在大街上扭腰摆臀。西雅图就是这样的深具格调,应该如何界定,就留给你来此慢慢体验唷。
历史
西雅图天幕
建立
西雅图地区最早的和最主要的白人移民于1851年11月13日到达这里。1852年4月他们将他们的居民点移到依利雅特湾 (Elliott Bay)。城市的第一幅地图是1853年5月23日绘制成的。从1865年到1867年它是一个镇,从1869年开始它正式成为一个市。
西雅图的名称来源于一个度瓦米许和索瓜米希部落的首领 (Chief Sealth)。
重大事件
西雅图的重大事件有1889年的大火(中心商业区被毁,但无人丧生)、1909年的阿拉斯加-尤康-太平洋博览会(今天华盛顿大学建立在当年博览会的会址上)、1919年的西雅图总罢工(美国第一次总罢工)、1962年的21世纪博览会、1990年的友好运动会和1999年世界贸易组织的大会受反全球化运动的抗议被迫闭会。2001年2月西雅图地区爆发了一次里氏6.8级的大地震,但造成的破坏有限。
经济历史
西雅图经历过发展和萧条的时间。作为一个大公司的总部城市在它不景气的时候有人甚至认为它将不断缩小。但它一般总是在这些时间里成功地重建它的基础设施。
第一次大发展是在建城初期的木头工业的发展。19世纪末的淘金热也为西雅图带来了一个短暂的小小的发展。
20世纪初的造船业也为西雅图带来了繁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雅图的经济受益于商业航空工业的发展所带来的波音的兴旺。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初航空的萧条迫使许多人离开了西雅图。当地的两个地产商贴出了一幅标语:“麻烦最后离开西雅图的人,把灯关掉。”
一直到2001年为止前西雅图是波音的公司总部。2001年波音称打算将其总部与其未来的波音 787 (Dreamliner) 生产线搬出华盛顿州。许多城市以低税来竞争成为波音的总部和新的生产中心,最后波音总部搬到芝加哥, 但是波音 787 生产线还是留在大西雅图地区。西雅图依然是波音民航飞机、一些波音工厂和波音职工信贷联盟 (Boeing Employees Credit Union) 的所在地。
最近的发展主要来自微软和其它软件、互联网和通讯公司如亚马逊公司、RealNetworks和美国电话电报无线公司。甚至当地的星巴克总部也对许多互联网和软件公司投资。这个新发展于2001年初结束,但许多这些公司依然相当强大。
居民和文化
人口
2000年的美国人口普查显示西雅图有563,374居民。整个普吉特海湾都市地区约有370万人口,约73.4%是白人,这是美国北部都市中白人成份最高的。4.7%的人称自己是多个民族的后裔,这也是美国最高的一个城市之一。亚洲人有13.71%,非洲人有8.44%,1.1%是美洲土著人,太平洋土著人占0.5%,6.84%来自其它非白人的民族。
在最近十数年中有许多合法的和非法的移民来到西雅图。从1990年到2000年的普查外来人口增加了40%。虽然在2000年的普查中只有5.28%的人口是西班牙裔的,但西班牙裔人口在整个华盛顿州是所有人群中增长最快的一个。估计从2000年到2002年就增长了10%。
估计约1.25%的人无家可归,其中14%是青少年。
2005年《男人健美》杂志称西雅图是美国最健美的城市。
地标
太空针塔在新年时举行烟花汇演西雅图最特别的地标就是太空针塔 (Space Needle),它是为1962年的21世纪博览会修建的,其周围的博览会会址被改变为西雅图中心 (Seattle Center),至今依然是许多重要的民间和艺术大事的场地。
其它著名的地标有史密斯塔 (Smith Tower)、派克市场 (Pike Place Market)、西雅图音乐体验馆 (EMP; Experience Music Project)、新的西雅图中心图书馆 (Seattle Central Library) 和美国银行大厦 (Bank of America Tower),后者是美国密西西比河以西第四高、全美第12高的摩天大楼。
每年的文化大事和展览
西雅图最著名的文化大事有为期24天的西雅图国际**节 (Seattl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阵亡将士纪念日周末举行的西北生活庆典 (Northwest Folklife Festival)、夏季的海洋节 (Seafair)、美食节 (Bite of Seattle) 和在劳动节周末举行的艺术节 (Bumbershoot)。一般总有上十万人参加这些节日。大麻节和美国独立日的两个游行也总是吸引许多人参加。
数十个西雅图的市区每年举办一到多个街道节,许多每年还举行一次游行或赛跑。最大的街道节包括上百货摊、艺人和许多表演舞台,上十万人参加,最小的只有十几个货摊和艺人,与大的区的市场相差不多。
其它重要的大事有多个印第安人组织的跑沃舞、一个希腊节和许多不同的民族举行的民族节。
如同其它许多大城市,西雅图还有其它许多小规模的活动,比如书展、特别的**节和一个每年一次为期两天约八千人参加的从西雅图到波特兰的自行车比赛。
表演艺术
西雅图是一个表演艺术的中心。西雅图交响乐团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出版唱片最多的一个交响乐团之一。西雅图歌剧团和太平洋西北芭蕾舞团也非常著名。西雅图歌剧团尤其以其威廉·理查德·瓦格纳的上演著称,太平洋西北芭蕾舞团学校是美国最著名的三个芭蕾舞学校之一。
西雅图还有约20个剧院。
西雅图在流行音乐和现代音乐方面也非常多样和活跃。
物馆和艺术收藏
1893年左右西雅图最著名的建筑1927年开设的亨利艺廊 (Henry Art Gallery) 是华盛顿州第一个博物馆。西雅图艺术博物馆 于1933年开设。艾玛·富来尔艺术博物馆 (Frye Art Museum), 现代艺术中心 (Center on Contemporary Art) 和西雅图亚洲艺术博物馆 也藏有艺术收藏。
历史与工业博物馆 (Museum Of History & Industry) 和布尔克自然历史和文化博物馆 (Burke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Culture), 克隆底克淘空博物馆 (Klondike Gold Rush Museum), 圆木屋博物馆 (Log House Museum), 西北海岸防卫队博物馆 (Coast Guard Museum Northwest) 收藏地区性的历史。木舟中心 (The Center for Wooden Boats)、西北海港海岸文物中心 (Northwest Seaport Maritime Heritage Center), 西雅图都市警察博物馆 (Seattle Metropolitan Police Museum) 和飞行博物馆 (Museum of Flight), 奥迪西海岸发现中心 (Odyssey Maritime Discovery Center), 普捷湾船舶交通中心 (Puget Sound Vessel Traffic Service) 主要收藏工业技术。北欧传统博物馆 (Nordic Heritage Museum) 和陆荣昌亚洲博物馆 (Wing Luke Asian Museum) 主要收藏民族传统。
其它文化设施
华盛顿林地公园动物园 (Woodland Park Zoo) 于1889年建立,它是美国西海岸最老的动物园之一,是发明自然式的动物园的一个先驱。1977年西雅图水族馆 (Seattle Aquarium) 开放。
媒界
西雅图最重要的报纸是西雅图时报和西雅图邮报,两者分享其广告和商业部门。重要的周刊有西雅图周刊和陌生人,这两者都是免费的周刊。前者是西雅图地区的非正式报纸,常常报导正式报纸无法报导的国内或西雅图市的黑暗面。后者针对一些另类的读者,报导关于同性恋等非主流的新闻。
西雅图还有许多电视台和广播站。
体育
球队 项目 联盟 主场
西雅图水手 棒球 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 塞弗科体育场
西雅图海鹰 橄榄球 美国橄榄球联盟 奎斯特体育场
西雅图音响 足球 美国足球联盟甲级联赛(男子)
美国足球W联赛(女子) 奎斯特体育场
西雅图风暴 篮球 美国女子篮球协会 KeyArena
西雅图超音速 篮球 美国篮球协会 KeyArena
西雅图雷鸟 冰球 美国西部冰球联赛 KeyArena
西雅图第一支现代的专业球队是西雅图超音速队(篮球)。1969年又有棒球队西雅图飞行员队加入。两支球队的名称都与当地的飞机工业有关。飞行员队一年后迁往密尔沃基。1976年橄榄球队西雅图海鹰队成立,1977年棒球队西雅图水手队成立。
第一个为西雅图赢得一个国家冠军的球队是冰球队西雅图都市队,它于1917年获得美国冠军。
此外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大学和西雅图太平洋大学也有球队(如橄榄球和篮球)。
教育
西雅图居民的平均教育水平比美国的平均高。36%的人口有硕士学位或以上,93%的人口高校毕业。除学校外西雅图的成人培训班和家庭学校教育也很强。
如同美国其它大多数大城市的公费学校西雅图的公费学校也往往是争论的原因。虽然西雅图的学校不用法庭判决就取消了种族分离的做法,但在一个各个种族分居的城市里要达到每个学校里的种族成分均等是不容易的。虽然有些学校的成绩比另一些学校要好, 但是这和居住的地区,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 学校的做法不一, 都有差别。
除公费学校外西雅图还有一些私人学校:四个天主教学校,一个新教学校和六个非宗教的学校。
西雅图最主要的大学是华盛顿大学,它有四万多学生,是美国西北部最大的大学,此外市内还有西雅图大学(一个耶稣会的大学)和西雅图太平洋大学(一个新教大学)。此外西雅图还有一些艺术、商业和心理等的小的高校。
政府和政治
西雅图的市长和其它九个城市委员会的成员每年选举而出,此外市律师也是选举而出。所有这些职位都不是业余的。
西雅图比许多其它美国城市提供更多的基础设备如饮水、废水和电力,收费和管理也由城市处理。但垃圾和回收由私人公司处理。
如同美国其它大多数城市县的法律机构处理大多数犯罪行为。西雅图的城市法院主要处理错误停车罚款等琐事。西雅图市有自己的监狱。2004年全市一共有24起谋杀罪行,这是1965年起最低的一年。从1994年开始犯罪率下降42%,每一千居民约有七起犯罪事件。偷盗汽车的犯罪率提高了44%。
西雅图的政治比美国的平均要左,但也有一些保守的市区。大多数选举中美国民主党和绿党获胜。
正式昵称、市花、格言和市歌
从1869年开始西雅图的昵称是“女王之城”,1981年城市正式选举一个新的昵称。1982年公布的赢者是“翡翠之城”。它描绘着西雅图周围多雨造成的充茂。西雅图的另一个称号,“飞机之城”,并非正式昵称。
从1913年开始大丽花是西雅图的市花,从1909年开始西雅图的市歌是“西雅图,无比的城市”,从1942年开始它的格言是“花市”,48年后,因为举办友好运动会,它又加上了“友好城市”的格言。
友好城市
以色列贝尔谢巴
菲律宾宿雾
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
爱尔兰戈尔韦
越南海防
台湾高雄
喀麦隆林贝
肯尼亚蒙巴萨
匈牙利佩奇
冰岛雷克雅未克
印度尼西亚泗水
挪威卑尔根
中国重庆
韩国大田
波兰格丁尼亚
土耳其伊兹密尔
日本神户
墨西哥马萨特兰
法国南特
意大利佩鲁贾
柬埔寨西哈努克市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
基础设施
交通
西雅图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汽车。其市中心和一些市区还反应着过去铁路和公路的发展。西雅图没有地铁,但有很大和非常便捷的公共汽车和渡船网。
延长目前只有约一英哩半到约十英哩; West Seattle 和 Ballard 间; 西雅图单轨电车 (Monorail) 经过四次的选举成功后, 在 2005 年 12 月第五次的重新选举中惨遭失败. 西雅图兴建单轨电车的梦想正式的结束.
不过大西雅图地区海湾运输局 (Sound Transit) 于 2009 年将会开始行驶从西塔国际机场 (Sea-Tac Internatioanl Airport) 和西雅图市中心间的轻铁 (Light Rail). 由选民投票通过建立的海湾运输局目前有多条的快速公共汽车线和连接艾佛瑞特 (Everett) - 西雅图 - 塔科玛 (Tacoma) 间的通勤火车 (Commuter Train).
机场
西雅图的商业机场是位于西塔科的西雅图-塔科马国际机场,提供到达北美、欧洲和远东的航班。西-塔机场是阿拉斯加航空公司的枢纽港,是地平线航空公司的补给站和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的重点机场。
此外,西雅图还拥有一个普通民用机场---波音机场。事实上,波音机场是由金县政府所管辖。
街道布局
除市中心的商业区外西雅图按东西和南北走向形成方格式,在市中心的商业区街道的走向按海岸的走向。两个走向相接处往往造成不寻常的角度,往往使外来不熟悉西雅图的人闹不清。
高速公路
贯穿西雅图南北的主要高速公路为5号州际公路(Interstate 5),而来往邻市表尔威(Bellevue)的主要公路则为SR-520和90号州际公路(Interstate 90),其中西雅图为90号州际公路的西岸起点,向东走可直达波士顿。
医疗中心和医院
健康合作组织是美国健康管理的先驱。华盛顿大学在美国是名列前茅的医学研究中心。西雅图本身是美国建立救护队的先驱。
儿童医院和地区医疗中心是华盛顿州、阿拉斯加州、蒙大拿州和爱达荷州的儿医中心。港景医疗中心 (Harborview Medical Center) 是一个县公共医院,它是这四个州唯一的一级创伤医院, 也是华盛顿州唯一的成人和儿童的第一级医疗中心。第一级医疗中心意指急诊医师, 护士和手术医师等医疗人员必须常驻于急救中心, 并能在五分钟之内到达需要急救的伤患. 它与华盛顿大学医疗中心分享同一医生人员。
设施
在西雅图水和电是由公共设施提供的。私人的普吉特海湾能源公司提供天然气,西雅图蒸汽公司提供蒸汽,奎斯特提供电话服务,康卡斯特提供有线电视。
经济
公司
2004年共有五个名列前500名的美国公司的总部在西雅图:华盛顿互惠银行 (Washington Mutual Bank)(103名),保险公司 Safeco Corporation(103名),服饰零售商诺茨罗姆公司(Nordstrom) (286名),亚马逊公司(AMAZON)(342名)和星巴克(Starbucks)(425名)。
尽管波音在2001年将其总部迁移到芝加哥,不过除了军方以外, 它依然是西雅图, 甚至于华盛顿州最重要雇主。大西雅图地区还是它最主要的商用客机生产中心. 波音 737 和 757 组装于 City of Renton, 波音 747, 767, 777 和未来的 787 则组装于艾佛瑞特.
在西雅图附近的一些城市里还有其它大公司的总部,比如零售商好市多 (Costco)(列29名)的总部在依萨跨 (City of Issaquah),微软(列46名)和美国电话电报无线公司 (AT&T Wireless)(列120名)在 2004年被 Cingular 吸收之前的总部在雷德蒙 (City of Redmond)。林业产品公司美国惠好 (Weyerhaeuser)(列95名)在联邦路 (City of Federal Way),拖拉机生产家帕萨公司(列250名)位于贝勒由 (City of Bellevue)。
西雅图打算通过吸引生物工程企业来获得一个新的发展,这个打算获得了公共的支持。
地理和气候
地理
西雅图位于普吉特海湾和华盛顿湖之间,西边在海湾边上是奥林匹克山脉,东边在华盛顿湖, 再往东是杉曼密斯湖 (Lake Sammamish), 然后是依萨跨高地 (Issaquah Highland) 和老虎山 (Tiger Mountain), 最后是卡斯卡达山脉 (Cascade Range)。
西雅图市筑于丘陵地形上,一些市内最高的地方直接在市中心附近。通过不同的地形改造工程市中心附近的地形被改变许多。
西雅图附近的河流、森林、湖泊和田野非常富饶。今天一条离西雅图中心很近的运河连接华盛顿湖和普吉特海湾。在西雅图及其周围整年有很多帆船、滑雪、骑车、宿营和徒步旅行的机会。
西雅图断层是一条活跃的地质断层,它直接通过西雅图市区下并不断造成地震。自从有历史记录的一百五十年间, 西雅图一共收到四次大地震:1872年12月14日里氏7.3级,1949年4月13日(7.1级),1965年4月29日(6.5级)和2001年2月28日(6.8级)。
西雅图的地理位置是北纬47°37'35",西经122°19'59"。按美国人口调查局数据西雅图的面积为369.2平方公里,其中217.2平方公里为陆地,152平方公里为水面。也就是说41.16%的面积是水面。
气候
西雅图的气候温和,由于海洋因素气温中等,西边的山脉保护风暴的袭击。每年降雨量890至970毫米,因此有雨城之称,比美国东海岸的一些城市(如纽约1200毫米)少,但其阴天数为平均226日每年,比纽约(132日)多。由于西雅图位于奥林匹克山脉的背后,大多数降雨是小雨或毛毛雨。西雅图的气候和气温与附近的加拿大大城市温哥华差不多。
130千米以西的奥林匹克国家公园的年平均降雨量为3600毫米,南部的华盛顿首府奥林匹克的降雨量为1320毫米。西雅图偶尔降雪,但很少留很长时间。阳光充沛的气候一般从七月中到九月中,比南部的波特兰开始得晚,结束得早。
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年中西雅图的降水量会减小,不仅使周围的滑雪场在冬季遇到困难,而且在夏季会造成缺水。
有没有人有双十中学的校史?
百科里找到的: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创办于1919年10月。
85年前,菲律宾爱国华侨马侨儒先生、林珠光先生等人和厦门商界知名人士。在厦门霞溪仔街创办新学。为纪念辛亥革命,将其命名为“厦门双十乙种商业学校”。学校设商业、新闻两科,由林珠光先生任校董会董事长,马侨儒先生任校长。学校创办伊始,规模甚小,仅租用一座民房为校舍,师生员工仅几十名。1924年,学校迁址于鸿山北麓“外清箭场仔”(即今之现址),厦门私加全省中学毕业生会考,取得全省第一的成绩;参加厦门大学入学考试,夺得九个科系的鳌头。学校改称双十商业中学”。
1925年,学校扩展为六年制高、初中普通中学,正式定名为“厦门私立双十中学”。学校以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之的教育理论为办学指导思想,积极筹募资金,添建校舍,增置设备,大力聘请优秀教师,扩大办学规模,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成为闽南一所学生数最多的中学。1934年参学质量居全省第一流,各方面成绩也居全省前茅。学校还首开厦门各中学男女同校之先河,并增设小学部。
1937年,学校因抗日内迁至平和县。师生一边在简陋的校舍里坚持学习,一边开展各种抗日救国活动,影响很大。学校校风纯正,声誉日高,学生数逐年增加,超过1000人。
抗战胜利后,学校于1946年从平和迁回现址。学校聘请一批国内教育界和知识界知名人士到校任教,学校发展欣欣向荣,办学质量闻名遐迩。同时,在中共组织的支持下,学校进步师生和厦门大学师生一道投入反饥饿、反破坏、反内战等斗争,迎接厦门解放。
1949年10月7日,厦门解放,学校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1956年,学校由政府接办,改为公立学校,校名为“厦门双十中学”。
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1959年,学校跻身全省先进行列,被评为“红旗中学”,荣获中共省委、省人民委员会颁发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奖旗,成为省重点中学。1960年在全国文教群英大会上,被授予全国“教育先进单位”的称号。
1965年,学校改名为“厦门第八中学”。
的十年间,学校在建国后所取得的成绩被全盘否定,学校行政机构和党组织曾一度被迫瘫痪,无法正常工作,大部分领导和教师惨遭迫害,整个教师队伍被摧残、肢解;学校教学设备遭受严重破坏,图书和体育音乐等器材被洗劫一空;更严重的是几代人不懈努力而形成的优良校风和优秀传统在“,,期间荡然无存。学校遭受了空前的浩劫,留下了难以言状的创伤。
1976年10月,结束,国家拨乱反正。学校再一次焕发出青春光彩,开始了新的征程。学校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打好基础、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特长,鼓励学科拔尖,培养创造才能”为指导思想,形成“团结、勤奋、严谨、进取”的良好校风,素质教育硕果累累。
1979年学校重新被列为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1983年学校恢复原校名“厦门双十中学”,1996年通过省一级学校达标验收。继1980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之后,1984年学校双夺省高考文、理科状元,1987年理科高考总评均分全省第一。1999年高考文理科总分和上线人数居全市第一,其中文科总分居全省之首,中考平均总分和各单科平均分居全市第一,并囊括了全市个人总分的前42名。学校的高考、中考成绩连年名列省市前茅,学生参加各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和各级各类竞赛喜讯连连。学校在1984-1988年连续五年荣获市中学生田径竞赛团体冠军,男牌、女篮、棒球、棋类等单项冠军,荣获省体育先进单位称号。1998年学校高中合唱团荣获首届全国中小学文艺会演节目一等奖并晋京汇报演出。
2000年以来,学校的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的大发展,实现了办学的大跨跃。
一方面,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屡创辉煌,不断超载,中考三次全市第一,两次居市前茅。高考四年总分全省第一,一年个人总分全省第一。近100名学生保送或考上北大和清华两所大学,8位同学被保送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大学深造。2005年高考,本科上线率为100%,其中理科重点批上线率超过86%。
同时,奥赛成绩也居全省前茅。近五年,该校在数、理、化、生、信息学五个学科的奥赛中一年一个新台阶,共获得了国际金牌1枚、国家级奖24人次、和多达96人次的省级一等奖,居全省重点中学之首。其中2005年囊括了数学、物理、化学奥赛的全省第一名,同时包揽了化学奥赛全省前7名,11人获数学奥赛省一等奖,占全省三分之一强。此外,学校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文艺、体育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舞蹈获全国中学生文艺汇演二等奖,学生男女篮球队均获厦门市中学生甲级联赛冠军。
另一方面,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辐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为进一步发挥双十中学的办学优势,经厦门市政府批准,学校于厦门市金尚路东侧、县黄路以西、枋湖东路北侧建设双十中学高中部。按照规划,高中部新校区占地1 1万平方米,另外还有2万平方米的绿化预留地,预期招生规模为60个班3千名学生,并于2005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高中部新校区不但功能实用、风格独特,还将是一流的信息校园、绿色校园及艺术校园。高中部新校区将以寄宿制为主,在面向厦门招生的同时,还向省内外招收优秀学生。学校将以高中部建设为契机,努力建设一个设施一流、师资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现代化高水平的全国示范性高中,实现“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目标。
与此同时,学校通过合作办学不断扩大学校的影响,2002年,与大唐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开办厦门康桥中学,办学三年多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03年,与飞人体育有限公司合作开设篮球特长班,为国内各专业球队和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的篮球后备人才。2006年,与澳大利亚圣詹姆士学院合作开办“中澳双学历高中课程实验班”,为有志于出国留学的学生铺下成功之路。
近五年,我校数十次获全国、省、市级各种荣誉称号,如: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建省素质教育先进校、全国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厦门市)中学综合实验基地校、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全国绿色学校、国际 GLOGE学校、中国瑞典合作“环境小硕士”中国项目实验学校、全国传统体育先进学校、全国优秀(示范)家长学校、全省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综合基地校、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福建省小公民道德建设示范基地、福建省红十字会青少年工作模范校、福建省天文科普教育先进单位、省一级档案管理单位等。
(双十90周年校庆刚过哦~)
排球历史是怎样的如题 谢谢了
一、排球运动的起源和传播 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由美国麻省好利诺城青年会体育干事威廉·摩根于1895年创造。开始是用篮球胆在网球网的两边拍来拍去,使球不落地的一种游戏,称为“vollyball”意即“空中飞球”。当时参加活动的人数和击球的次数都不限制。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规则也逐渐形成。但美洲的排球运动长期没有作为一种竞赛项目,因此,运动技术水平提高不快。 1909年,排球运动传入亚洲,是16人制排球。首先传到印度,之后又相继传到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1913年举行第一届远东运动会,16人制排球被列为比赛项目。后为远东运动会排球比赛逐步演变为12人制和9人制。远东运动会对亚洲的排球运动的开展和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 1917年,排球运动传入欧洲,是6人制排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排球运动在原苏联等东欧各国得到较广泛的开展,运动技术和战术水平也较高。 非洲和大洋洲的排球运动开展比较晚,水平较低。 二 世界排球运动发展概况 从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近百年历史看,可分为两个主要发展阶段,即自行发展阶段和推广提高阶段。 (一)自行发展阶段 从排球运动产生,至1947年国际排球联合会成立,排球运动主要在欧洲,尤其是东欧各国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开展美国人发明了排球运动,但由于没有列入竞赛项目而缺乏重视。这个时期的排球运动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亚洲开展的是9人制排球,欧洲推行的是6人制排球,世界上没有统一的排示竞赛规则,也不举行世界性的比赛。可见,在漫长的52年里,排球运动只是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自行发展,进步是缓慢的。 (二)推广提高阶段 国际排球联合会成立后,6人制排球运动在全世界得到广泛的推广,运动技术水平提高很快,排球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受人们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究其原因,一是依赖于国际上处于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经济繁荣,科技进步,这是各项体育事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二是国际排联努力把排球向世界推进,并逐步修改完善竞赛规则,使排球成为世界性的体育竞赛项目。1949年举行了第1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1952年又举行了第1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从1964年起排球列为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从1965年起又举办世界杯排球赛。此外,还举行世界青年排球锦标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排球赛、世界中学生排球赛以及各种洲际比赛、杯赛、邀请赛等。通过世界性比赛,不断促进了排球技术、战术及训练水平的提高,使排球运动发展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局面。 三 当前排球技术、战术的发展趋势 根据排球运动的规律和世界排坛已形成的多强抗争的局面,以及竞赛规则修改的影响,当前世界排球技术、战术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面 主要进攻防技术全面。在比赛中,全面技术不仅可以直接得分、得发球权,而且也能直接失分、失发球权。因此,攻防技术全面,是排球运动发展规律的要求。一支高水平的排球队,要能扣能拦,能攻善防,能快攻也能强攻,并且还要在全面的基础上,形成队有特点,人有特点。此外,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心理品质、战术素养以及参加重大比赛的实战经验也都要全面,任何一方面有所欠缺的队或队员,都难以达到最高水平。 (二)高度 高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动员的身高手长,二是弹跳能力。高度是网上争夺关键的一环。自从1965年竞赛规则修改,允许手过网拦网以后,世界排坛对发展高度倍加重视。目前的世界强队,男子身高平均已达到甚至超出1.95m,女子平均身高已达到甚至超过1.80m,而且身高2m以上的男运动员担当主力的已不属罕见。另一方面,运动员的弹跳能力不断提高,男子的助跑摸高达3.70m以上,古巴女排主攻手身高1·74m的路易斯,助跑起跳摸高3.30m。当前,运动员的大型化仍有发展的趋势。长此下去,可以预见,个子矮小的运动员逐渐被淘汰,这将成为世界排球运动发展中的新课题。 (三)网前的高、快、变结合 近年来的世界比赛实战证明,单纯依靠高度和力量或只有速度和技巧的网前进攻,都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以快速多变著称的亚洲队,正在积极提高强攻突破能力;以高点强攻著称的欧美强队,正在努力运用快速多变的打法。亚洲、欧洲、美洲诸强队,都在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将高度与速度、强攻与变化融为一体,形成各自的风格和打法。目前世界排球的进攻战术,正朝着高度加速度、强攻加快攻、力量加技巧、前沿加纵深、女排男子化的方向发展。 (四)发球将更受重视 从当前排球的发展趋势看,攻防对抗的焦点在网上,而且个人进攻能力的提高和集体战术的变化多端,给拦网和后排防守带来越来越大的困难。因此,利用发球破坏对方的一传,造成对方组织进攻战术上的困难,削弱其进攻力量,为本方的防反创造有利条件,是重要的一环。同时,发球还可直接得分,攻击性强的发球可给对方形成心理压力,提高本方士气,振奋精神。从一个球队看,发球的攻击能力加强了,还能有效地促进自己接发球技术的提高。此外,第24届奥运会后,竞赛规则关于第五局(决胜局)执行得失分制的制定,使发球显得更为重要。可见,如何有效地运用发球权,特别是在决胜局的第五局中,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记得采纳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