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球国家队50号-中国的篮球球员5号是谁
1.前两天CCTV采访中国老篮球队队员资料
2.中国男篮的各队员的个人资料
3.篮球运动员?
4.穆铁柱(穆铁柱简历个人资料简介)做什么的
前两天CCTV采访中国老篮球队队员资料
那是1979年的友谊赛,中国队确实击败过美国队,不过那时的美国队并不是梦之队,而是大学生联队;当时中国老篮球队队员主要有: 穆铁柱,1949年出生于山东省东明县。中国国家队前主力中锋,身高2米28,体重160公斤,鞋52码。1972年加入八一男篮,1977年入选国家队。作为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篮球的顶梁柱,自1972年参加中国,入济南代表队,在20年的篮球运动生涯中,获得了无数的荣誉,同时在那个时代也被誉为了“篮球中锋”,在当时成为了篮坛的“巨无霸”,更曾是中国篮球界的神话。
郭永林(1954—) 辽宁大连人,身高1.91米,“八一”男篮队员,运动健将,优秀前锋,有“神投手”之称。
1971年入辽宁青年篮球队,1973年入武汉部队篮球队,1978年选入“八一”队,1979年为国家队主力前锋。擅长跳起高手头上、高手头侧、高手后仰和空中变向等多种形式的中远距离投篮。在对方严密防守时突然跳起的投篮命中率达58—60%。全国联赛平均每场得30分左右。“八一”男篮两胜美国国家队,他每场得20分以上。在第10、第11届亚洲篮球锦标赛上,他是中国队主要得分手。1979年黑海杯比赛,他也是得分最多的队员。1980年参加世界俱乐部锦标赛亚洲区比赛,被评为最佳运动员。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50杰之一。
马跃南;前国家队队员,曾效力于八一队,现国家级篮球教练。南京原体工队副大队长兼篮球总教练。军队体育4级。
曾代表南京队、八一队和国家男篮参加过全国锦标赛、全运会、亚锦赛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1990年担任南京男篮主教练,率队获得全国甲级联赛亚军、全军篮球比赛冠军等。
曾两次担任中国青年女篮主教练,并获得亚洲青年女篮冠军。
1997年至1999年担任调整中的中国女篮主教练,期间参加德国第11届世锦赛(获12名);泰国第12届亚运会(获第2名);日本第18届亚锦赛(获第4名)。
2000年至2004年任CBA陕西盖天力俱乐部主教练,使该队成绩由保级进入前八名。
2005年至2006年在上海交通大学体育兼职教授,并担任交大男篮主教练。当年率队获第一届中国大学生超级联赛第三名。
匡鲁彬;(1956—) 黑龙江呼兰人,国家队著名后卫,身高1.93米。
曾代表武汉部队篮球队、“八一”篮球队,多次取得全国冠军称号。1978年选入国家队,获第8、9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第11名和第12名,获第9届、第10届亚运会冠军和亚军,1979、1981和1983年第10、第11、第12届亚洲锦标赛冠军、1984年第23届奥运会第10名。他攻守兼备,技术全面,中距离跳投准确,是国家男篮的主力队员。1983年第12届亚洲篮球锦标赛上被选入亚洲明星队。
1987年在“八一”男子篮球队任教练员兼队员。从八一队转业后到国家体委篮球处工作,并于2001年任国家体育总局篮球中心运管部主任。多次担任国字号队伍领队获得亚洲锦标赛冠军。
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50杰之一。
李亚光;(1958—) 江苏省镇江人。著名篮球攻击型后卫,身高1.88米,运动健将。
他1975—1977年代表重庆市,1977年代表四川省男子篮球队参加全国比赛,1980年入选国家男篮二队,1981年入选中国男子篮球队。之后,李亚光曾多次代表国家出访和参加国际邀请赛、亚洲与世界性重大比赛,1981年和1983年中国男篮分别获得第11届世界大学生和第12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男子篮球比赛第11名和第5名,1983年和1985年分别获得第 12、13届亚洲锦标赛的第1名和第31中,1982年和1986年曾获第9届和第10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第11名和第9名,1984年在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男子篮球比赛中,获第10名。李亚光的技术特点是,攻守技术全面,中远距离投篮准确,突破能力强。在比赛中表现出顽强拼搏的战斗作风,不畏强手敢打敢拼,有“拼命三郎”的美称。
中国男篮的各队员的个人资料
中国2008奥运篮球对的资料 中国男子篮球队 教练员名单 [编辑本段] 领队 白喜林 主教练 尤纳斯 教练组成员 郭士强(中方教练组长 辽宁)、巩晓彬(山东)、孙军(吉林)、尼尔森(美国)、埃尔(立陶宛) 队员名单 [编辑本段] 姓名 位置 身高(米/英尺) 体重(公斤/磅) 出生日期 俱乐部 张庆鹏 后卫 1.87 / 6'2 85 / 187 1985年01月23日 辽宁盼盼(中国) 李楠 前锋 1.98 / 6'6" 103 / 227 1976年09月25日 八一双鹿(中国) 姚明 中锋 2.26 / 7'5" 141 / 311 1980年09月12日 休斯顿火箭(美国) 易建联 前|中锋 2.11 / 6'11" 108 / 238 1987年10月27日 新泽西网(美国) 王仕鹏 后卫 1.96 / 6'5" 93 / 205 1983年04月06日 广东宏远宝马仕(中国) 陈江华 后卫 1.87 / 6'2" 73 / 161 1989年03月12日 广东宏远宝马仕(中国) 朱芳雨 前锋 2.00 / 6'7" 100 / 220 1983年01月05日 广东宏远宝马仕(中国) 王治郅 前|中锋 2.14 / 7'0" 130 / 286 1979年07月08日 八一双鹿(中国) 孙悦 后卫 2.05 / 6'9" 97 / 214 1985年11月06日 北京奥神(中国) 刘炜 后卫 1.90 / 6'3" 90 / 198 1980年01月15日 上海西洋(中国) 王磊 前锋 2.00 / 6'7" 94 / 207 1986年08月12日 八一双鹿(中国) 杜锋 前锋 2.07 / 6'9" 92 / 203 1981年07月30日 广东宏远宝马仕(中国) 比赛亮点 [编辑本段] 奥运会 8 2004 希腊雅典 8 1996 美国佐治亚亚特兰大 10 2000 澳大利亚悉尼 10 1984 美国加利福尼亚洛杉矶 11 1988 韩国汉城 12 1992 西班牙巴塞罗那 15 1936 德国柏林 18 1948 英国伦敦 世界锦标赛 8 1994 加拿大多伦多 9 1986 西班牙巴塞罗那 9 2006 日本 11 1978 菲律宾马尼拉 12 2002 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 12 1982 哥伦比亚卡利 14 1990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亚洲锦标赛 1 2005 卡塔尔多哈 10 2007 日本德岛 球队概况 [编辑本段] 没有任何一支参加北京奥运会的球队像中国男篮一样承载了如此沉甸甸的期望。姚明的崛起让篮球在神州大地人气飙升,现在另一位明日之星易建联也追随姚明进入NBA,人们对中国队的期望只会有增无减。 在亚洲,中国队是历史上最成功的球队,曾13次夺得该地区比赛的桂冠,但在更广阔的世界舞台上,中国队却是步履蹒跚。该队上一次国际大赛是2006年的世锦赛,但他们表现差强人意,在16强的比赛中惨遭淘汰。主教练尤纳斯(Jonas Kazlauskas)希望球队能在北京奥运会上有更好的表现。 中国的民众对2008年奥运会寄予厚望,但队员的伤病将成为中国男篮的一大隐忧。姚明由于腿部应力性骨折已经错过了NBA 2007/08 赛季一个月的比赛,而易建联在NBA 下半个赛季的表现也很不理想,由于疲劳所引起的伤病是他状态下滑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严重的是他膝部韧带拉伤。如果他们不能出场,中国的NBA第一人,老将王治郅将成为中锋和大前锋的位置上的最后一道保障。 虽然姚明和易建联将吸引对方防守球员的大部分注意力,但中国队要想在家乡父老面前取得胜利,其他队员也必须要有所表现。后卫孙悦和小前锋朱芳雨是其中的关键人物。孙悦在2007 年的NBA选秀中被新奥尔良黄蜂队选中,随即被交易到洛杉矶湖人队。尽管还很年轻,这名高个子后卫在外线实力不俗,中国队若想打破对手在内线对姚易二人铁桶般的防守,他的发挥将会至关重要。朱芳雨在小前锋位置上也会起到类似的作用。 亚特兰大奥运会和雅典奥运会第八、悉尼奥运会第十的成绩显然无法使中国球迷满意,但中国队想要大幅提升对阵世界强敌的战绩,他们还需要再接再厉。 北京奥运会赛程和成绩 [编辑本段] 日期 时间 运动项目 比赛 场馆 成绩 2008年8月10日 22:15 篮球 男子预赛B组 - 第12场 United States (美国) vs China (中国) 北京奥林匹克篮球馆 101-70 2008年8月12日 16:45 篮球 男子预赛B组 - 第22场 China (中国) vs Spain (西班牙) 北京奥林匹克篮球馆 75-85 2008年8月14日 14:30 篮球 男子预赛B组 - 第33场 Angola (安哥拉) vs China (中国) 北京奥林匹克篮球馆 85-68 2008年8月16日 20:00 篮球 男子预赛B组 - 第47场 China (中国) vs Germany (德国) 北京奥林匹克篮球馆 59-55 2008年8月18日 14:30 篮球 男子预赛B组 - 第57场 Greece (希腊) vs China (中国) 北京奥林匹克篮球馆 91-77
满意请采纳
篮球运动员?
在中国篮球历史上,虽然不像美国那样人才辈出,但也有过那么几位相当不错的几位球员,有的也打出过很好的成绩。中国篮球历史十大巨星,你认识几个?认识的快来吐槽~
中国篮球明星排名
1、姚明
中国篮球史上十大球星,姚明当之无愧排第一。NBA总裁大卫·斯特恩说姚明架起了中国两国球迷和人民的桥梁;美联社评价姚明,认为他把中国带给NBA,也被NBA带给中国;科比·布莱恩特也说,NBA为中国打开了大门,是因为姚明;姚明自己说,他从未放弃一个梦想,就是自己的球队,能够代表中国。很显然,姚明曾经的梦想就是中国篮球的现实。他两次带领中国队打进奥运会8强,一次世锦赛16强。三次亚锦赛冠军。作为NBA历史上第一位外籍状元秀,他在休斯顿火箭队征战8个赛季场均砍下19.1分9.3个篮板。他不仅是中国篮坛最伟大的球员,相信终有一天,美国篮球名人堂,也将有他的一席之地。
2、钱澄海
五六十年代,作为中国男篮队长,核心后卫,钱澄海对篮球运动做出了革命性贡献,创造了“转身跳投”这项技术,并与杨伯镛等队友一起将中国篮球紧逼、快攻、跳投等小、快、灵的打法在世界上发扬光大。作为教练,他执掌中国男篮16载,开创亚锦赛五连冠的辉煌,缔造1986年世锦赛第9名的奇迹。因此钱澄海老先生被人亲切地看作是“中国篮球教父”。如果说姚明将中国篮球带到了辉煌的至高点,那么中国篮球辉煌的开端,则从钱老开始。
3、穆铁柱
身高2.28米的穆铁柱是中国男篮的第一位内线巨无霸,是曾经家喻户晓的中锋。穆铁柱在70年代代表济南、八一队和中国国家队参加了多次国内外重大赛事。1977年亚锦赛他与中国队一起获得冠军。1979年作为男篮一员与造访的NBA华盛顿子弹队交手,在内线大战NBA50大球星之一的昂塞尔德,捍卫男篮内线。1999年,穆铁柱入选“新中国篮球运动50杰”。2008年9月因心脏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59岁。
4、郑海霞
当我们认识巨人姚明之前,已经有一位运动员在女子篮球领域达到了他如今的高度,这个人就是郑海霞。身高2.06米的郑海霞是中国篮坛最著名的“女巨人”。1983年入选国家队,代表中国参加了4届奥运会,4届世锦赛和8次亚锦赛。获得奥运银牌、铜牌各一枚,世锦赛第三名一次。1997年加盟洛杉矶火花队,成为进军美国WNBA的女将。那个时期,郑海霞就是中国女篮的代名词。
5、刘玉栋
在中国男篮进入“中锋时代”之前,刘玉栋是男篮“黄金一代”中杰出的前锋代表。他曾代表中国队打进1994年世锦赛8强,创造历史。刘玉栋代表中国男篮出战两届奥运会(1996、2000),两届世锦赛(1994、2002)和四届亚锦赛。在国内赛场,他是CBA10年最佳球员,是单赛季集两项MVP和得分王于一身、持有无数纪录的“战神”。CBA职业化的前10年,作为灵魂人物,刘玉栋带领八一队缔造了中国职业联赛最伟大的王朝。
6、王治郅
王治郅堪称中国篮球职业化以来的第一个球星。从曾经甲A联赛六冠王、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追风少年,到与NBA签约的人,再到浪子回头,重新为国效力,直至今日鞠躬尽瘁,34岁依然身披国家队战袍在球场上驰骋,三届奥运会、两届世锦赛以及数不清的荣誉和头衔——王治郅的篮球生涯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或许,从2010广州亚运会最高领奖台上男篮队员对他的集体顶礼膜拜就能看出,王治郅乃篮球场上球星中的球星。
7、宫鲁鸣
无论作为球员,还是教练员,宫鲁鸣在中国篮坛都是名副其实的冠军球员、冠军教练。虽然身高只有1.72米,但在80年代是国家队的绝对核心后卫。作为球员,他曾两夺亚锦赛冠军,并在钱澄海教练的手下,跟随中国男篮获得1986年世锦赛第九名。成为教练后,他曾协助蒋兴权指导夺取1991-1995年亚锦赛三连冠。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作为中国队主教练,他率队获得第八名,取得历史性突破。
8、匡鲁彬
中国篮球需要姚明这样的巨星,需要郑海霞这样的旗帜,需要宫鲁鸣这样的全才,也需要像匡鲁彬这样为篮球事业默默做事的老黄牛。他曾是80年代中国国家队的主力,是亚洲冠军,是八一队的教练员,是国家体育总局的干部,也是男篮、女篮的领队。他是王治郅在八一队的第一任教练,也是帮助大郅回归男篮的重要人物。无论是在什么岗位,匡鲁彬都为中国篮球事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9、巴特尔
2010-2011赛季结束之后,巴特尔已经是连续三年荣膺CBA常规赛MVP了,但是他更渴望的是个人的第一座CBA联赛的冠军奖杯。不过,对于像巴特尔这样的三届奥运会老臣(1996、2000、2004)、NBA总冠军人,其实已经不需要任何奖杯来证明自己。作为中国男篮“三大中锋”之一,老骥伏枥的大巴依然驰骋在中国联赛的赛场上,他今后在场上的每一次触球,每一次得分都将是中国联赛之荣、中国篮球之幸。
10、张卫平
提及张卫平,现在他的身份是电视上深受球迷喜爱的解说嘉宾。孰不知,这份工作只是张卫平为中国篮球做出贡献中的“冰山一角”。作为国手,他是70年代中国队稳健的二中锋。作为教练员,他是钱澄海身边的“小诸葛”。作为篮球学者,他倾尽全力架起中美篮球交流的桥梁。作为老师,他是千万篮球学员的伯乐、篮球爱好者的明灯。张卫平这个名字,注定将与中国篮球与时俱进,为这个时代继续增光添彩。
穆铁柱(穆铁柱简历个人资料简介)做什么的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穆铁柱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穆铁柱简历个人资料简介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穆铁柱是怎样的一个篮球运动员?
穆铁柱是中国篮坛历史上一个拥有辉煌职业生涯的内线球员。
穆铁柱,身高2米28,体重160公斤,他的鞋码是52码,是中国篮球历史上第1个被称颂为篮球中锋的内线球员,也是那个时代,我们中国男篮国家队主力中锋。他出生于山东省东明县,他先后入选过济南代表队,八一男子篮球代表队,中国男子篮球国家队。
帮助男篮队获得过男篮亚锦赛的冠军,第8届亚运会男篮的冠军,第8届男篮世锦赛的第11名,在与世界强队的交手中,穆铁柱成为了中国男篮在比赛中的一个强点,助力中国男篮!
他还获得了国际军事理事会篮球锦标赛第三名。他还帮助八一男篮队中获得了两次亚洲俱乐部的锦标赛的冠军,之后他短暂担任过八一男篮的主教练,对中国篮球的发展做出了一个杰出贡献,后续中国篮协授予他一个新中国篮球运动杰出贡献奖的称号。
作为我国在的内线中锋,他庞大的一个身躯,却有着一个良好的篮球意识,在攻防两端都给予中国男篮一个非常大的支持,他成为了中国男篮在同时期比赛中最为依赖的一位球员。
同时我篮球历史上的媒体人或者是球员,都对穆铁柱在中国篮球贡献都做出了一个积极的评价。
媒体这样评价穆铁柱,说穆铁柱在球员时代为中国男篮成为亚洲霸主,打下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他的逝世对中国篮球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而我历史上最伟大的球星,也是中国现任的篮协主席的姚明也积极评价自己的这位老前辈,他说到穆铁柱和我都是中国篮坛的两大中锋,但是以前如果提起真正的大中锋的话,首先就会先想到的是穆铁柱,我对他是一种仰视,一种仰慕,我和穆老先生有过接触,但我来没有和他说过话,因为那时我还不够资格跟他说话。
从姚明这句话就能看出来他对于这位老前辈是非常尊重的,并且对这位老前辈对中国篮球贡献,给予积极的评价。
而作为穆铁柱同时期的老兄弟,老队友,篮球解说员评论员张卫平指导这样说道,穆铁柱是一个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队友,他是中国男篮第一代中锋,为我们称霸亚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我都觉得他是世界篮坛传球最好的中锋。
从篮球名宿张卫平的话语中,我们能够看出,穆铁柱和他做了好长时间的国家队队友,所以说他见识到过穆铁柱打球的方式,见识到穆铁柱在内线打球的一个统治力,因此张卫平指导的这番话是非常客观的!
传奇中锋「穆铁柱」的职业生涯,在历史上究竟是什么水平?
在中国篮球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代男篮都有伟大的中锋,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三大移动长城,而这期视频要聊的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统治亚洲篮坛的中锋穆铁柱。在老一辈球迷心中,穆铁柱的存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姚明也曾经在一档节目里就毫不吝啬地表示,穆铁柱对于他们这代人来说,就像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
穆铁柱,1949年出生,山东省菏泽人,身高2.28米,司职中锋。1972年加入济南篮球队,1973年抽调进入八一队,1977年进入中国国家队。19岁前,穆铁柱没有摸过篮球,在赶集时因为抢眼的身高而被发现,并被推荐到省里,因为没有任何基础,又被退回到县里。以为要回家继续务农的穆铁柱,没想到迎来了国家队伸出的橄榄枝。当时的国家队,用20个旧篮球,换来了穆铁柱。那个年代一个崭新的篮球大约是10块钱,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大约是20~30元,20个篮球,还是旧的,大约150块钱吧。1977年,28岁的穆铁柱正式进入国家队。教练着重训练他篮下的投篮和抢篮板以及传球技术,他的投篮可以说是非常的稳定。
在当时来说,2.28米的身高,160KG的体重,就是内线的巨无霸。他视野广,且善于和外线球员配合,还能单手握球传球及投篮的假动作,成为了队中的进攻核心,而在防守中他的身高就是对方球员的噩梦。穆铁柱的出现开启了中国篮球的新时代,几乎每场比赛他都能砍下二、三十分,大家都知道孙军单场70分的记录吧,而他在一场与苏州市队的比赛中,一人砍下80分,创下中国篮球单场得分的最高纪录。要知道,当时的比赛还没有三分球的概念。穆铁柱的内线统治力在亚洲无人能及,也因此有了中锋的美誉,很多我们父母辈的人都是因为他成为球迷。遗憾的是当年的视频实在是太少。
1975年,中国队在张卫平的带领下,获得了亚锦赛冠军。1977年的亚锦赛,穆铁柱和张卫平构成了中国队的双核。防守中穆铁柱是球队的核心,而进攻中张卫平则是对手的噩梦。这一内一外,帮助中国队小组赛全胜,场均净胜对手60分以上,决赛阶段场均净胜对手40分以上,最终9战全胜,成功获得冠军。
1978年亚运会,穆铁柱的巨大威力令中国男篮如虎添翼,决赛中,他们没有给南朝鲜队任何机会,赢了20分,历史上首次获得亚运会金牌。
1978年的马尼拉世锦赛,这是中国队第一次参加男篮世锦赛,中国队以钱澄海挂帅,张卫平与穆铁柱为球队的核心。值得一提的是,张卫平在7场比赛中总共砍下了177分,场均得分达到25.3分,在赛会得分榜上排名第二,并最终入选了赛会最佳阵容。穆铁柱在这届比赛中,表现不错,场均可以拿到13分,并且在同多米尼加的比赛中拿到25分。在那届比赛中,中国队最终获得第11名。
1979年4月,由全美大学生明星球员组成的美国队来华访问,这是新中国与美国建交后的第一场篮球赛,八一队代表中国和他们打了两场比赛,八一队的口号大家应该都听过,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拼搏,特别能战斗。八一队这段时期的主力五虎将是中锋穆铁柱,神射手郭永林、匡鲁斌,后卫吴沂水、邢伟宁。这几位球员也是当时的国家队主力。也就是说八一队就是国家队。
面对身体素质强于自己的对手,穆铁柱镇守篮下,其他球员发挥小快灵的特点,一开场,八一男篮就打得很顺利。全队在吴忻水的组织下,穆铁柱内线强攻,郭永林、匡鲁彬外线开花,最终八一队以104比96战胜对手,其中吴忻水、穆铁柱各得25分,郭永林23分,匡鲁彬14分,邢伟宁11分。然而美国队并不服输,提出第二次交手。八一队在吴忻水受伤的情况下,再度迎战,并再次以72比69战胜美国队。八一队两次击败这支美国队,令美国颜面尽失。虽然只是友谊赛,但在当时的大环境中来说,这是振奋人心的胜利。四个月后,NBA总决赛MVP昂塞尔德领衔的华盛顿子弹队访问中国,球队来华的阵容也基本全是主力,八一队再次与其上演精彩对决,面对拥有海耶斯,昂塞尔德这些名人堂级别球员的子弹队,八一队真切感受到了顶级职业队的强大,没有身体优势,只能凭借技术和顽强与对手展开对攻,比赛开始后,八一队沿用前面的战法,用吴沂水组织进攻,穆铁柱内线牵制,郭、匡二人左右开弓。不料,这支子弹队的实力完全超出了八一队的想象,也远非当初那支美国大学生队可比。2.01米的昂赛尔德将2.28米的穆铁柱完全锁,在他的防守之下穆铁柱在力量和敏捷性、弹跳方面完全处于下风,甚至连球都没办法举起来。外线球员的防守压力也远非寻常可比。即便是这样,八一队拼尽全力,上半场只落后了一分。
到了下半场,八一队的体能出现了巨大的问题,身体素质方面的差距开始体现。命中率下降,防守质量变差。最终八一队还是以85:96输掉了比赛,输了11分。这么小的分差,放到现在几乎不敢想象。其中,八一队头号得分手郭永林还砍下28分,尽管最终告负,但却赢得了喝彩与尊重。华盛顿子弹队还和当时姚明的父亲所在的上海队也打了一场,最终上海队输给对手20多分。
1979年亚锦赛,有一场比赛值得一提,就是著名的“名古屋黑哨事件”。那个时期,中国队是亚洲篮坛的巨无霸,免不了成为棒子和日本针对的对象,复赛对阵日本队时,裁判将中国队5位首发球员,包括穆铁柱全部罚出场外,但中国队还是顶住压力,用轮换球员战胜对手。最终7战全胜实现了3连冠。并获得了1980年的奥运会资格。但是由于当时中国抵制了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中国男篮最终没能出现在当时奥运会的赛场上。
1981年,穆铁柱又帮助八一捧回了第一届亚洲俱乐部锦标赛的冠军,1983年亚锦赛,34岁的穆铁柱完成了他最后一次洲际大赛。
作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篮球的顶梁柱,在20年的篮球生涯中获得了无数的荣誉,更是中国篮球的神话。1987年六运会之后,38岁的穆铁柱退役。在无数鲜花与荣耀的背后,却留下了满身的伤病。身体负荷很大,加上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穆铁柱的心脏渐渐难以承受。2008年,这位家喻户晓的篮球名宿因心脏病与世长辞,而他写就的巨人传奇,会一代代流传下去。
穆铁柱享受副师级待遇,女儿在银行工作,儿子1.8米却不是运动员
爱好体育、年龄超过50岁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穆铁柱的人。
作为中国篮球界的“巨人”,穆铁柱身高2米2,在篮球界这样的身高是“一骑绝尘”的。
穆铁柱曾经被誉为中锋,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期中国篮球的顶梁柱,创造了一个时代的传奇。
伴随着穆铁柱成为备受世界瞩目的巨星的同时,他的私人生活和家庭,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穆铁柱与妻子拥有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婚后育有一儿一女,他的儿女都没有“继承”穆铁柱的事业,女儿如今在银行上班,儿子身材高大,却并不是运动员。
穆铁柱在做篮球运动员期间,创造了许多传奇,成为很多“巨人”们在篮球界的偶像。
在事业上,穆铁柱毋庸置疑的到达了巅峰,退役之后,穆铁柱也做了几年的教练工作,后来因为身体原因,穆铁柱在2000年正式从八一体工大队退休了。
基于穆铁柱为国家作出的贡献,退休之后,穆铁柱也享受副师级待遇,在北京颐和园附近的总政老干部干休所,和八一队的很多人都住在同一栋楼里。
他们的生活基本都很安逸恬静,一起下棋、打牌、搓麻将,但是穆铁柱因为水平不够高,也不经常玩。
穆铁柱最喜欢的是户外活动,爬山、钓鱼都是他日常的外出活动。
他也喜欢开车,但穆铁柱的身高开起什么车,都会让车看起来很显小。
即便这样,穆铁柱也无法放弃开车兜风。
有记者曾经问他开车的速度怎么样,“从北京到哈尔滨一天能打一个来回”,穆铁柱开玩笑地说道。
退休后的穆铁柱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因为身高和篮球运动员的身份,穆铁柱也曾经参演过一些角色。
他在《傻冒经理》、《一夜歌星》、《黑色走廊》三部**中都有参演,甚至还演过小品,拍过广告。
然而穆铁柱的这些“尝试”显得有些杯水车薪,在网络还并没有那么发达的时代,穆铁柱仅靠在**里出演的小角色,使得人们几乎无法认出他来。
退休之后,穆铁柱基本上消失在公众视线当中,他的妻子和儿女们的消息也自然而然地很少出现在新闻报刊中。
穆铁柱与妻子王专红结婚后有一双儿女,退休后,家庭的唯一收入来源就是他和妻子的退休金,每月差不多3000多元。
按照现在的标准来说,这对名极一时的体坛明星来说并不算宽裕,那时候,大女儿穆榕已经开始找工作,给家里分担一些经济压力了。
在穆铁柱以前的采访中,他也曾经提到过自己的孩子:“我退役晚,孩子们小的时候,缺乏感情投资的机会。所以他们对妈妈要比对我亲的多,而且他们也不太爱听我的话。”
言语中,都是他对孩子的愧疚,但孩子们一直都是非常尊敬父亲的。
穆铁柱一直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两个孩子长大之后,渐渐也都有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但一家人共同的兴趣爱好绝对是篮球。
提起NBA,穆铁柱和王专红两个人都非常兴奋,他们提到,儿子喜欢76队的艾佛森,穆铁柱夫妻二人和女儿喜欢的是湖人队的奥尼尔。
如今,女儿穆榕身高一米七三,儿子穆桐1.8米,但身材高大的他却不是运动员。
穆铁柱的儿女们虽然对于体育和篮球非常感兴趣,但长大之后别说从事篮球,他们现在的事业根本都没有和体育沾边。
对此,穆铁柱似乎也并不在意,他并没有非要子女从事篮球运动的想法。
按照他的话说:“他们没有遗传我的运动基因,平时打篮球也是为了锻炼身体,这样也好,多学些知识更有用。”
穆桐和穆铁柱非常相似,尤其是二人的善良,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据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时,有一位来自珠海的小战士把钱包弄丢了,要和穆铁柱借60元。
这在当时是穆铁柱一个月的工资,他看这名小战士有些可怜,就咬一咬牙,把一个月的工资给了他,自己就留下了几块钱。
后来,事实证明穆铁柱没有信错人,二人还因此成了莫逆之交,这名小战士随后每年几乎都会来看望穆铁柱。
有其父必有其子,穆桐小时候赶上有一年冬天下大雪,在八一体工大队外面做生意的都收了摊,只剩下一个卖元宵的还在推着车在大风雪中叫卖。
穆桐放学回家的路上,对王专红说:“妈妈,给我点钱,我想买元宵”。
王专红很纳闷,说:“你不是从来都不吃元宵的吗,怎么想起要卖元宵了?”
小小年纪的穆桐只是拉着王专红说:“妈妈,你看他多可怜,这么大的雪还在卖,我们多买一点吧”,结果他们买回家两大兜元宵,穆桐一口也没吃。
如今,穆榕已经41岁,他延续了毕业之后的选择,至今依旧在一家银行工作。
而穆桐从北京联合大学毕业之后,选择到企业上班,当了一名白领。
穆铁柱的孩子们虽然没有像父亲一样在体育领域发光发热,但也都过上了自己幸福安稳的生活。
除了子女之外,穆铁柱与王专红的爱情故事在当时也是轰轰烈烈的。
在那个时代,二人的相遇和相爱是大胆而又热烈的。
王专红年轻的时候曾经是一名疯狂的篮球迷,恰好穆铁柱那时候所在的八一队经常在首都体育馆打球,喜欢篮球的王专红经常跑去看他们打球。
看了几次之后,王专红对穆铁柱就心生好感,于是回去给穆铁柱写了一封表达爱意的“求爱信”。
穆铁柱以前也没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加上当时整个的社会环境都还比较传统和保守,收到信之后穆铁柱就主动上交给了组织。
八一队的领导,尤其是当时负责八一队训练的教练张忠恕非常重视。
虽然大家的思想都还比较保守,却并不排斥自由恋爱,根据张忠恕的回忆:“我们当时生怕是有人在开玩笑,所以当时还特地找到女篮,请他们派了两名女同志,专程赶到王专红所在的工厂,这样调查下来,发现工厂里确有其人,并且经过简单的调查和了解,发现王专红同志各方面都非常优秀,还是厂里的文艺积极分子,唱歌、跳舞都样样在行。”
经过八一队领导们的初步“筛选”,在领导们的安排下,穆铁柱和王专红开始了第一次见面。
后来二人回忆起相识的那段际遇都仍旧历历在目,言语间不经意流露出当年的甜蜜。
王专红提到,1978年,中国赢得了亚运会的男篮冠军,在那之前,王专红就已经非常欣赏穆铁柱。
在知道穆铁柱得了奖、为国争光之后,王专红为了表示祝贺就给他写了一封信。
据说当时给穆铁柱写信的人非常多,王专红也就没有放在心上,随后就把这件事情给忘了。
穆铁柱说:“那个时候找对象还要看政治上怎么样,出身怎么样,要求很严的。王专红来的信内容我都不太知道,还是领导看了信之后还特地派人去他们厂里调查了一下。”
到1979年底,二人结婚,当时穆铁柱花光了几年攒下来的全部身家270元。
其中,270元的大头是为体工大队分给他们的那套房子添置了许多家具,剩下的钱就都用在酒水上了。
二人的婚礼仪式其实特别简单,穆铁柱说:当时什么结婚戒指、结婚照、奶油蛋糕、香槟酒都没有的,那时候结婚不兴这个,是不是不可思议?
二人结婚当天,穆铁柱的父母家人都没有到场,都是八一队的领导们当“婆家人”。
女方也是八一队开着一辆面包车接过来的,在体工大队训练馆的小礼堂里,一共不到一百多个人。
二人专门换上了套装,等领导讲完话,向着来宾们三鞠躬之后,就算完成婚礼仪式了。
王专红每每回忆起开始的这段时光,都说:“我就觉得这真是缘分,当时那么多人给她写信,一大摞一大摞的,他们领导就选中了我。”
二人婚后生活也非常幸福和谐,穆铁柱几乎没和妻子发生过激烈的争吵,就算小吵之后,也基本都是穆铁柱主动向妻子承认错误。
王专红觉得嫁给穆铁柱特别幸福,虽然他身高很高,外表看起来非常粗犷,但在家里是一个细心体贴又浪漫的男人。
婚后,王专红考虑到穆铁柱打篮球训练很辛苦,所以家里的事基本上都是王专红一人承担。
有一次,王专红患上了严重的腰疼病,穆铁柱不仅连续五个月、每隔一天拉她去医院看一次病,甚至还在这段时间内学会了做饭,这让王专红深受感动。
正是因此,二人才能够相互体谅,相互支持。
小时候穆铁柱家中贫穷,一家五口四处流浪,只能以要饭为生,在他16岁的时候身高就已经达到了2米。
穆铁柱个子虽然很高,但他并不觉得这是多么令人“骄傲”的事情,以前他还说过:“小时候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结果长了这么高。”
人家问他多高的时候,他几乎从来不严肃正经的回答,常常顺嘴胡说一通,有时候是两米一,有时候说两米,甚至生气的时候只说一米八。
上世纪60年代,山东省体委在选拔体育人才的时候,非常意外地在菜市场发现了去卖鸡的穆铁柱。
因为“海拔”非常高,工作人员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认出来穆铁柱。
随即,穆铁柱就作为体育专项人才被推荐到山东省体委,但没过多久,因为没有接受过正规专业的体育训练,无法在短期内戴代表省篮球队出战。
然而由于上世纪中国体育行业也刚刚开始发展,像穆铁柱这样的身高在整个中国几乎是凤毛麟角,因此被国家体委发掘,正式开始体能训练。
时任湖北省黄石市的体委主任余邦基,负责很多人都不愿要的零基础的穆铁柱。
跟随着恩师练了大约一年半的篮球之后,穆铁柱作为15号进入八一队,正式开始了篮球之路。
作为中锋,穆铁柱的身高往那一站,基本上没有人能够动得了他。
每场比赛,穆铁柱基本上都要得个二三十分。
1979年,美国大学生联队来中国打友谊赛,恰好对上了穆铁柱领衔的八一队,被两度击败,穆铁柱和八一队因此在当时的篮坛也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没过几年,八一队代表中国出战,获得了亚洲俱乐部锦标赛冠军,穆铁柱被媒体称为“半个篮筐”,就此红透了整个亚洲地区。
穆铁柱在篮球界那几年,可谓是风光无限。
据说他最“红”的那段时间,去东来顺吃饭,从王府井路口到东来顺的几百米,都被粉丝们堵得水泄不通,要很长时间才能脱身。
退役后,穆铁柱因为心脏不好无法在篮球队执教,但他对篮球的热爱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对年轻球员的请教有求必应,和教练讨论战略战术,和家人们一起关注NBA、CBA,篮球已经深入了他的生命。
2008年9月,一代体坛名将穆铁柱因为心脏病在北京逝世,终年59岁,一个以穆铁柱命名的篮球时代也因此画上了辉煌的句号。
但实际上,所谓篮球界的“天才”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备受瞩目,成为英雄人物的。
留在一众球迷记忆中的穆铁柱往往是“独领风骚,称霸篮球场”的英姿。
然而,穆铁柱从一个篮球盲到篮球界赛场的****,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他的确也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磨练。
宗瑜.穆铁柱:一个时代的传奇.金秋,2014(04):19-21.
秋月.球星穆铁柱的平民生活.新天地,2008(10):38.
崔林娜.昔日铁柱今何在?.篮球,2003(08):30-32.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