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训练一支篮球队-训练篮球队的方法
1.怎么提高一个班级篮球队的水平?
2.篮球队基本训练方法有哪些?
3.篮球队训练
怎么提高一个班级篮球队的水平?
注意训练强度,班级球队组建人数一般不多,训练时特别注意强度减少受伤。
以体能力量训练为主,只要不是体校,平时打球的学生水平其实是差不多的,而班级球队也很难做到校队内样综合的训练,但是力量体能训练相对简单,俯卧撑、折返跑、单双杠、兔子跳这类训练最为简单实用,能比对手多10分钟的体力绝对可以左右一场比赛,
训练一些简单的战术,篮球是团队比赛,一个好的战术绝对比一个人单打来的省时省力,比较实用的有挡拆,无球挡拆,传切,突分,策应,快攻等,我这里说的快攻不是运球快速推进,而是开球后直接全场远距离传球传球,这可以打乱对方节奏提升士气,当然需要一定的力量训练和配合。
篮球队基本训练方法有哪些?
篮球队基本训练方法\x0d\一、热身运动\x0d\在热身运动跑步之前,先做伸展操再慢跑1000公尺或是篮球场20圈以上,然后依照篮球运动需要伸展的部位确实做好伸展活动。\x0d\二、步伐\x0d\1.交叉步:左右脚前后交叉,用于攻击接应或是防守之用。\x0d\2.滑轮步:以左脚或是右脚带动另一脚作滑行地板之移动,是防守\x0d\步伐基础训练。\x0d\3.前进后退步伐:向前快速冲刺,在中场时改变步伐向后退前进,\x0d\注意要求球员必须提起后脚根,避免向后摔倒。\x0d\4.前后移动步伐:在低位与45度之间作前后来回移动防守,必须趋前举手,3趟之后,由低位沿低线向另一边45度作趋前压迫防守,再沿三分线下端线。\x0d\5.后退防守步:以后退步伐做出「之」字型防守动作。\x0d\6.摆脱向前接应步伐:以「之」字型向前摆脱伸手做出接应动作。\x0d\7.后转身步伐:以「之」字型前进作转身伸手要球接应动作。\x0d\8.切断步伐:两人一组,一人切入、一人做出「撞墙」接触防守,\x0d\这种切断以双手护胸阻断对手顺利移动接应。\x0d\三、传接球及持球训练\x0d\1.面对面200对传:4人一组作胸前、弹地传球。\x0d\2.跨下8字型绕球:分成两排,由跨下到腰部、头部绕球。\x0d\3.大风吹传球:4人一组以半场或是全场作移动式接应。\x0d\4.四角传球:分成四组作四角移动传接球。\x0d\5.四方位传球:以四角方式做四方位传球。\x0d\6.面对面传接球:以各式传球为主。\x0d\7.行进间背后、低手、单手传球:两人一组行进间传球。\x0d\8.对墙传球:以高度120公分对墙传接球。\x0d\9.打板长传:以双手长传前场或是单手长传前场。\x0d\10.五点切传:训练球员切传战术。\x0d\11.中锋接应传球:由5位球员以「M」字型两球相互传给中锋策应。\x0d\12.半场或全场不运球进攻:必须以传球及移动接应进攻。\x0d\四、上篮训练\x0d\1.全场8字型传球上篮。\x0d\2.车轮式上篮。\x0d\3.全场7*5*3上篮。\x0d\4.三线上篮。\x0d\5.全场长传罚球线接应上篮。\x0d\6.二人一组上篮。\x0d\7.三人一组上篮。\x0d\8.直线运球上篮。\x0d\9.半场三角上篮。\x0d\五、运球训练\x0d\1.全场障碍物运球。\x0d\2.全场跨下运球前进后退、转身、反手、背后运球。\x0d\3.全场空中垫步、急停后仰前进、空中左右闪运球人。\x0d\4.全场8字型运球。\x0d\5.左右手晃球。\x0d\6.跨下原地运球。\x0d\7.全场直线3-4拍运球上篮。\x0d\六、投篮训练\x0d\1.定点投篮。\x0d\2.两组对角线接应投篮。\x0d\3.移动投篮。\x0d\4.骑马射箭。\x0d\5.底线切入勾射。\x0d\6.后旋转投篮。\x0d\7.三角底线擦板投篮。\x0d\8.全场来回急停跳投。\x0d\9.高位接应转身投篮(假动作配合左右切投)\x0d\10.三角擦板投篮。\x0d\11.五点投篮。\x0d\12.全场2-3人传球急停跳投。\x0d\13.半场接应挑篮。\x0d\14.半场前进接应跳投或切投。\x0d\七、假动作\x0d\1.左右1-3道假动作切入。\x0d\2.上下举1-3次假动作。\x0d\3.外围假动作切入篮下再动作投篮。\x0d\八、篮板卡位训练\x0d\1.半场1VS1至5VS5卡位训练(配合口头关照)。\x0d\2.半场3VS3卡位(配合口头关照、教练持球)。\x0d\3.罚球后卡位训练。\x0d\4.外线投篮卡位。\x0d\5.篮板球训练:抛球抓球。\x0d\九、防守训练\x0d\1.全场1VS1背手防守。\x0d\2.半场对角线切断攻守(教练持球、一攻一切断)。\x0d\3.一守二攻防守训练。\x0d\4.举手防守(外围)、在前防守训练(禁区)、趋前防守。\x0d\5.一线、二线、三线协助防守训练。\x0d\6.全场陷阱包夹(1-2-2、2-2-1、1-1-2-1)\x0d\7.半场包夹(1-2-2、2-1-2瞬间包夹)\x0d\8.半场盯人防守训练。\x0d\9.全场盯人防守。\x0d\10.区域防守移动训练(配合以多打少)。\x0d\11.三明治包夹防守训练(针对中锋)。\x0d\12.盯人防守让位、补位、交换防守训练。\x0d\13.禁区三传二守、四传三守。\x0d\14.全场攻守、教练持球不定向来回传球。\x0d\15.教练哨音指挥移动防守。
篮球队训练
篮球训练计划
基本任务:
1. 加强运动员的思想品德教育,形成良好的队风队纪。
2. 针对运动员动作不规范,基本功不扎实,着重基本技术训练。
3. 全面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高对抗性。
主要任务:
提高全队的凝聚力,形成好的队风队纪,为备战校际做准备。
全面训练阶段
1. 全面身体训练与专项相结合,提高身体素质。
2. 学习、改进、提高基本技术。
3. 学习篮球的基本知识
4. 培养作风和意识。
身体:技术:战术为4:5:1
专项训练阶段
1. 强化专项素质为主,达到较高水平。
2. 熟练掌握、提高实战技巧和对抗技术。
① 移动投篮、传接球、突破、篮板球和内线强攻技术。
② 防守选位和移动
③ 强化技术在对抗中的应用。
④ 位置技术和意识。
⑤ 确定本队的战术特点,在比赛中训练心理。
身体:技术:战术为3:4:3
课时负荷
课时为1.5—2小时,每周7次;
1、技术难度和质量,加量为主,直至最大,强度适中,总负荷逐渐加大。
2、三从一大”量中等,以加强度为主,达到最大,总负荷最大。
方法手段
形式内容广泛,多用重复训练法。专项训练方法、手段接近比赛条件,具有针对性,连续对抗、教学比赛增多。
比赛期:7周
赛前集训5周 比赛2周
基本任务:
1. 身体训练专项化。
2. 球队固定配合,深化对抗技巧,个人特长。
3. 熟练运用本队各种战术。
4. 在近似比赛的特点下演练。
主要任务:
通过学校之间交流赛,注重对规则的理解,培养篮球意识。
赛前集训5周
1. 进行专项训练。
2. 抓好冬训期间的身体素质训练。
要求:有比赛任务的队员主要进行篮球训练,积极备战。
没有比赛任务的队员,抓好身体素质训练。
身体:技术:战术为2:4:4
比赛阶段
1. 制定作战方案。
2. 统一思想,激励情绪,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力争超水平发挥,磨练技战术。
3. 根据上场时间的长短,新老队员区别对待。
身体:技术:战术为2:2:6
课时负荷
课时为1.5—2.5小时,每周7次;量中小,强度保持最大,总负荷较大,增加恢复性措施,注意防止受伤。
方法手段
专项训练近似比赛,个人或集体对抗练习后进行战术训练。一半时间比赛,单一课多。
心理和生理适应训练,在比赛中发现问题。模拟对手训练比赛。
第二准备期14周
全面训练7周 专项训练7周
基本任务:
1. 总结上一阶段训练情况,布置下一阶段训练目标和任务。
2. 加强运动员的思想品德教育,形成良好的队风队纪。
3. 改进不规范动作,进一步提高技术技术水平。
4. 全面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
主要任务:
提高全队的凝聚力,形成好的队风队纪,为备战市比赛做准备。
全面训练阶段
1. 全面身体训练与专项相结合,提高身体素质。
2. 学习、改进、提高基本技术。
3. 学习篮球的基本知识
4. 培养队风和作风,以及篮球意识。
身体:技术:战术为5:4:1
专项训练阶段
1. 强化专项素质为主,达到较高水平。
2. 熟练掌握、提高实战技巧和对抗技术。
①移动投篮
②传接球
③突破
④篮板球
⑤内线强攻技术。
⑥ 防守选位和移动
⑦ 强化技术在对抗中的应用。
⑧ 位置技术和意识。
⑨ 确定本队的战术特点,在比赛中训练心理。
身体:技术:战术为3:4:3
课时负荷
课时为2小时,每周7次
1、术难度和质量,加量为主,直至最大,强度适中,总负荷逐渐加大。
2、“从一大”量中等,以加强度为主,达到最大,总负荷最大。
方法手段
形式内容广泛,多用重复训练法。专项训练方法、手段接近比赛条件,具有针对性,连续对抗、教学比赛增多。
比赛期5周
赛前集训4周 比赛1周
基本任务:
1. 身体训练专项化。
2. 球队固定配合,深化对抗技巧,个人特长。
3. 演练本队各种战术。
4. 通过热身赛,演练打法。
5. 锻炼新人。
赛前集训4周
1. 进行篮球专项训练,提高对抗性,发展个人特长。
2. 熟练本队的各种配合。
身体:技术:战术为2:4:4
比赛阶段
1. 制定作战方案。
2. 统一思想,激励情绪,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磨练技战术。
3. 根据上场时间的长短,新老队员区别对待。
身体:技术:战术为2:2:6
课时负荷
课时为2——2.5小时,每周7次
量中小,强度保持最大,总负荷较大,增加恢复性措施,注意防止受伤。
方法手段
专项训练近似比赛,个人或集体对抗练习后进行战术训练。一半时间比赛,单一课多。
心理和生理适应训练,在比赛中发现问题。模拟对手训练比赛。
调整期3周
过度恢复调整3周
1. 暑期休息两周
2. 恢复性练习一周
3. 做好新进运动员的熟悉工作。
4. 总结经验教训。
课时负荷
课时为1.5小时,每周7次;
中小强度和运动性恢复。
方法手段
广泛多样,积极性休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