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球国少队名单-篮球国少队主教练
1.19年前的奥运希望队,到底带来多少希望?
2.徐铭智的个人简介
3.谁能给我介绍下山东黄金男篮?
4.篮球运动员王哲林简介
5.八一队张博妻子王莎莎是谁
6.有谁能告诉我中国女篮魏伟的个人资料?
19年前的奥运希望队,到底带来多少希望?
在回顾陈江华的球员生涯时,“奥运希望队”这个词肯定躲不过去。
然而在我们熟知的球队区分中,有国家队、国家二队、国青队和国少队。奥运希望队这个时代气息如此浓郁的队名,到底属于哪个级别呢?
这一切,显然要从张卫平说起。
张卫平曾是中国男篮 历史 上的超级球星,他在1978年9月随中国男篮前往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参加队史首次世锦赛。
中国男篮在该届赛事中小组赛全败,仅仅在排位赛中击败韩国和多米尼加,2胜5负排第11名,不过张卫平场均贡献25.3分,一枝独秀。
相较于国家队的队友,张卫平算是更积极主动看向外面世界的人,更乐于甄选并接纳世界篮球的先进潮流。
退役之后,张卫平在北京 体育 学院读了几年大专班,先后在北京青年队、北京女篮和国家队担任教练。
1988年汉城奥运会结束,38岁的张卫平离开国家队,以探亲的名义来到了美国,因为当时他的妻子在芝加哥大学学习。
在美国做过大学图书馆管理员、大学篮球兼职训练师、大学会计乃至卖啤酒等工作,张卫平虽然很辛苦,但积累了不少美国的人脉。
最终,这些人脉资源被他用在了“奥运希望队”上。
2001年夏天,张卫平找到时任篮管中心主任信兰成,主动提出希望为中国篮球培养一支二线队伍。 “篮球是个金字塔型,你光有一线队不行,要有二线、三线队伍,要有梯队,而且梯队要庞大。” 张卫平说道。
信兰成非常认同张卫平的提议,但也提出一个极其现实的问题:没钱。
那年7月13日晚,北京申奥成功,张卫平心潮澎湃,旧事重提。
这一回,张卫平表示不会让信兰成为难,他会自筹经费,在国家队和国青队这两支球队之外另行组建一支国字号的三线球队,把国家队和国青队挑剩下的苗子聚在一起,为北京奥运的男篮人才培养上一道“双保险”。
2003年7月,“奥运希望”杯篮球赛在海口 体育 馆进行。
这确实是非常美好的初衷,张卫平是真心实意想为中国篮球做点事情,他也有这样的资源。
首先找到昔日弟子、当时的海南省海口市文化 体育 局副局长宋力刚帮忙,张卫平将这支球队的训练基地安置在海口市。接下来,张卫平又联系了一位愿意出资的老板方伟,由后者解决训练经费的问题。
2003年2月5日,名为“奥运希望队”的国字号三线球队正式在海口成立,张卫平出任球队领队兼总教练。
张卫平当时提出一个创造性的设想:他不仅要培养小球员,还要培养中国的教练,于是计划请NBA教练过来指导半个月,接下来由中国教练带两个月,再把NBA教练请回来看看需要进步和完善的点在哪里,接着中国教练继续带队。
这支球队的第一个外教是杰克·沙龙,曾经是开拓者的防守教练;中方主教练是于泷,而助理教练则是来自河北的翟志江。
队内第一任外教杰克·沙龙(左)。
但接下来,这支球队慢慢开始出现问题。
首先,奥运希望队的球员基本在15岁或以下,相当于“国青二队”,囊括了30多名少年球员。当时的陈江华、卢伟、解立彬、于梁、莫国超和孙明明等人在名气和实力方面都跟易建联、唐正东领衔的篮协注册“正牌”国青队有不小的差距。
其次,奥运希望队的资金来源不够稳定,所以训练和生活的条件也起伏不定。
“海口实在太热了,训练馆没有空调,每次训练完鞋子都能倒出汗水,运动量还特别大,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大腿抽筋。” 回忆往事,球员于梁这么说道。
于梁在赴美拉练中上演扣篮。
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奥运希望队的第一期集训持续了近三个月,4月份后球员回到各自的地方队打青年联赛,6月30日再回海口开始第二期集训。
此时,归队的球员已经比第一期少了一半,但这一回他们的训练条件有了改善:球队买了一台大巴车,专门接送球员训练和比赛,每月还能给每人发2000多块钱的训练费。
更重要的是,奥运希望队要赴美拉练了。
中国篮协关于奥运希望队赴美拉练的红头文件。
这是奥运希望队成立之初就定下的计划,依靠的还是张卫平的人脉。
2003年9月15日至10月17日,奥运希望队转战洛杉矶、萨克拉门托、圣地亚哥和等地,跟美国当地的高中生队伍和高中全明星队打了11场比赛,掀起一股“中国旋风”,但战绩只有2胜9负。
解立彬(右)在赴美拉练中表现不俗。
陈江华因为右脚脚踝骨折而缺席了这趟旅程,孙明明成了最受欢迎的球员,因为他身高227公分,被疯狂寻找亚洲大个子的美国球探视为下一个姚明。
莫国超曾被视为天赋不输易建联的新星。
然而吹到极致的泡沫终究还是泡沫,一戳就破。
结束美国之旅,回到海口的奥运希望队举步维艰,因为资金实在是供应不上了。
2003年接到当时篮管中心副主任胡加时的电话后,张勇军曾前往海口当了三个多月的主教练,他表示奥运希望队的训练条件和环境并不像宣传那般好:
“住在海南大学的招待所,天天开两辆面包车载球员去训练,吃饭就拿着饭票吃大学食堂。”
陈江华在海口 体育 馆代表奥运希望队表演扣篮。
根源在于,奥运希望队并没有预期中那么大的商业价值,入不敷出,于是球队的最大金主方伟支撑不住了,他对这个项目灰心丧气,不愿意再花钱。
为解决钱的问题,张卫平将外教换成了意大利的冈巴和法国的盖当,还在2003年12月26日拉到了李宁公司的赞助。
勉强坚持完2003年的冬训,奥运希望队在2004年2月离开海口,辗转昆明、长沙、厦门和晋江等地,参加商业比赛,只为了赚点运营球队的费用。
这已经违背了张卫平建队的初衷。
奥运希望队跟哈萨克斯坦国家队打了5场比赛,战绩仅为1胜4负,场均要输10多分。
于梁在对阵哈萨克斯坦男篮时扣篮。
无奈之下,张勇军动用了私人关系,将这支球队拉到杭州,跟浙江青年队一起训练,打了10场表演赛。
“这球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张勇军感叹道。
2004年4月11号,刚退役不久的郑武抵达北京,重新集结U18国青队,于是这支奥运希望队“顺理成章”地解散了,连一句道别都没有。
“打完比赛吃完饭,大家就背起包各奔前程了。这个队一下就解散了,不知道为啥。” 陈江华回忆时表情困惑。
从一开始就是被国家队和国青队挑剩下的球员,这批奥运希望队的成员自然也很难担负起“奥运希望”这四个字。
讽刺的是,唯一真正出现在2008年北京奥运赛场上为姚明传球的,是因伤错过赴美拉练的陈江华,真是黑色幽默。
严格意义上来说,陈江华也不算是奥运希望队发掘出来的球员,因为他在入队之前就已经具备一定的名气和潜力了。
其余的球员,各自体验人情冷暖。
广东青年队的郭烨没打过CBA,退役后进了广州消防系统。
济部青年队的刘俊山也没打上CBA,退役后回到家乡海南,当小学篮球教练。
莫国超受了重伤,只打过大超联赛,没跟一时瑜亮的易建联一样进入CBA乃至国家队,后来到广州市黄埔区 体育 局当了一个公务员。
浙江青年队的邓力打上了CBA,效力过浙江队和广厦男篮,现已退役。
于梁在多支球队征战过CBA,还曾代表广州自由人男篮打过NBL联赛。
解立彬在北京男篮当过主力后卫,现如今退役还做过北京队的主教练。
罗智是知名的三分投手,也算CBA的一个明星球员,入选过国家二队。
卢伟曾为辽宁队、吉林队和上海队征战过CBA联赛。
孙明明尝试挑战NBA未果,反而被查出患有巨人症,在日本联赛效力过,也曾为北京队出战CBA联赛。
更多的名字,散落并被遗忘于 历史 长河了。
奥运希望队成员在2011年回访时的去向统计。
马后炮而言,奥运希望队是失败的,他们并没有真正为中国篮球培养出优秀人才。甚至可以说,奥运希望队那不够标准的训练、饮食和医疗条件,给一些球员的运动生涯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但这是一次初衷很美好的尝试,张卫平在这件事情中尽心尽力,他个人是非常无私的。
没有办法,这支球队先天不足:他们在篮协没有编制,没有国家的资金支持,组建的目的也不明确,“我到底培养谁”这个问题由始至终没有得到解决。
而那曾经无比热烈、美好的奥运之梦,也就静静地消散了,没有激起一丝涟漪。
部分素材来源于:《回访奥运希望队》,《奥运理想背后的商业包装》,《张卫平:我在美国的那十年》
徐铭智的个人简介
徐铭智,1997年2月出生在丰顺县汤坑镇黎峰村一个武术世家,从小喜欢打篮球。2007年暑假,他在启蒙教练、丰顺县业余体校副校长蔡润锋的带领下,开始接受专业训练。2009年暑假,他被父母送到广东宏远东莞训练基地培训,培训期间,他的篮球天赋被宏远队的教练发现,并将他留下,精心培养。小铭智不负众望,刻苦学习,认真训练。2009年10月以优异成绩被选入宏远三队。2011年10月,被招入国家少年篮球队。2011年7月荣获全国U15篮球赛(男子组)第二名。
身高187cm的徐铭智在国青队里个子最小,年纪不大的他不仅是出色的控球组织后卫,更是众望所归的队长,教练和队友亲昵地称呼他为“客家小子”。在四国青年篮球巅峰争霸赛重庆站首场比赛中,徐铭智拼得激烈导致手掌受伤,但他休整两天就出现在训练场。家长们深知他对篮球的执着和刻苦,对这样的情景习以为常。正因为如此,徐铭智加入宏远队第二年就入选国少队,并获俱乐部推荐、连续三年前往美国洛杉矶的impac篮球培训中心接受特训。到美国培训后,徐铭智的技术有了突破性提高,特别是在传球、组织方面展现出良好天赋。“速度快、头脑好、反应快、中投准确”,这是许多教练对徐铭智的评价。北京最大的青少年篮球培训基地“东方启明星”总教练勒星则称赞徐铭智的嗅觉、传球跟NBA球星卢比奥非常相似,善于控制节奏。
谁能给我介绍下山东黄金男篮?
山东黄金男篮简介
山东男篮是我国篮坛的一支老牌劲旅,在CBA联赛中一直稳居前列,曾在1997-1998赛季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2006年6月,山东黄金集团重拳出击,将男篮直接纳在集团旗下,斥巨资重新打造新的山东男篮,重组为山东黄金篮球俱乐部,并在2006-2007、2007-2008连续两个赛季取得第五名的优异成绩,向着国内乃至亚洲一流篮球俱乐部的发展方向迈进,为2009年在我省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打下坚实基础。主教练巩晓彬是原国家队队员,20岁入选国家队,被称为“亚洲最好的二中锋”。1999年获得“新中国篮球杰出贡献奖”,1997-1998赛季获得得分王和最有价值球员称号,是山东篮球史上最优秀的球员之一;2003年,巩晓彬出任山东男篮主教练;2007、2008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国家男篮教练组。 山东黄金篮球俱乐部青年队简介 山东黄金篮球俱乐部青年队隶属于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现有队员13人,平均年龄16岁,平均身高2米 。山东黄金男篮青年队本着“注重基础建设,加强后备人才培养”的宗旨,通过各种形式选拔人才,培育人才,逐渐在篮坛上崭露头角。在2005-2006、2006-2007全国青年联赛中,青年队分别获得第三名、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近几年为山东黄金男篮一队及国家青年男篮输送了大量人才。主教练徐长锁,原山东五虎之一,曾执教过山东省青年队、中国U16国少队;2003年率领山东青年队获得青年联赛亚军,2005年又获得青年俱乐部杯冠军。曾任山东黄金男篮一队助理教练。 山东黄金篮球俱乐部三四队简介本着“发掘人才、培育人才、造就人才”的宗旨,山东黄金篮球俱乐部于2007年9月份、2008年9月份先后组建男篮三队、四队,训练基地设在齐河市体校。该队由俱乐部总经理叶鹏担任总教练,原青年队教练员刘震、原黄金男篮队员陈晓东、原青年队队员刘铖担任两队主教练,现有队员34人,基本上都是从2007、2008山东黄金篮球俱乐部全国选秀训练营中选拔出来的,年龄在12-15岁之间,平均身高1米93,意识较好,发展潜质大,大多受过专业的训练并代表市校参加过篮球比赛。为使三队队员的篮球技能迅速地提高,加快解决山东黄金男篮后备人才紧缺的状况,两队经常与山东黄金男篮青年队、山东省各高校CUBA球队、山东省“传统名校”篮球邀请赛中获得名次的校篮球队进行切磋,增加他们的临场经验,迅速地成长起来。截至目前,已有多名球员升至青年队,还有多名球员参加中国篮协举办的青少年集训队
篮球运动员王哲林简介
个人资料
中文名: 王哲林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 福建福州
出生日期:1994年1月20日
身高:214厘米
体重:110公斤
运动项目:篮球
所属运动队:福建中华鲟队
专业特点: 篮球意识佳,步伐灵活
重要事件: 2011年入选国家青年队
曾在NBA火箭队
基本信息 籍贯:福州
身高:2米14
现役:福建省男子篮球队、U17国家队
参加大赛:将代表U17国家队参加世锦赛
据了解,王哲林的父亲和母亲原来分别是省男女篮的队员,因此王哲林自然也有了“体育基因”,2011年3月王哲林身高达到2米14,已经受到很多球探的关注。
王哲林和队友
晋安区的王昌海一家显得特别“突出”,原因就是他们一家三口的海拔都特别的“高”。身高2米的王昌海原来还是省篮球队的队员,他的妻子也曾经是省女篮队员,这一对组合培育出来的孩子自然也有了“体育基因”,他们的儿子王哲林身高达到2米11,是省男子篮球队的现役队员。
王哲林,这名祖籍三明、16岁就长到2米11的福州男孩被视为福建男篮建队以来身高最高的小将。近日,王哲林正式入选U17国家青年队。经过1个多月的集训后,他将随队前往德国,参加7月2日至11日举行的U17男篮世锦赛。 王哲林的父亲和母亲原来分别是福建省男女篮的队员,两人身高都在1米90以上。王哲林究竟能长到多高,按照福建男篮主教练肖光弼的说法,长到2米11就差不多了。这样一位内线大个子,对福建男篮来说无疑是一个财富。他的身高比巴特尔还高了1厘米,只不过体重只有110公斤左右,比巴特尔轻了至少20公斤。 尽管拥有良好的身体条件,并被不少球探关注,但王哲林目前还是被教练雪藏,肖光弼表示:“王哲林2008年才到我们队里,现在16岁的他是可造之才,但并不成熟。很多人觉得他可以去打CBA联赛,可他的磨炼还不够。国青队分为U17、U18、U20很多队伍,说他是国青队的佼佼者也不准确。”事实上,王哲林很早就引起了关注,他在今年1月就已经入选了国少。他也属于福建SBS男篮青年队的队员,据总经理许克表示,俱乐部方面同样没有让他打CBA联赛的意思,理由是他的身体和技术都要完善。 而在U17国青队的14人中,名气最大的球员要数辽宁的郭艾伦和广东的鞠明欣,王哲林要想占据一席之地,还需努力。
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并给予好评。
八一队张博妻子王莎莎是谁
张博的妻子王莎莎是一位知名的富二代。
张博,1988年9月30日出生于辽宁大连,前中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得分后卫/小前锋。
张博的父母都是文化人,父亲年轻时期也打过一段时间篮球,但最终并没有从事这个行业。张博的父亲身高1.85米,母亲也有1.7米。张博的篮球路开始得很晚,在他14岁之前,家人和自己都没有想过他未来的人生居然会是和篮球交集。家人将张博送到大连三十九中—大连市的一所省重点中学读书。
14岁时,张博跟随父亲来到沈阳,接受了辽宁青年队的骨龄测试,不过还没有等教练看看基本功,由于测出来的骨龄显示,张博的身高并不会有太多优势,所以辽宁青年队拒绝了进一步测试张博,而让家里人直接将张博带回了家,张博最终留在了八一体工大院。2005年5月3日,张博进入国少队,这个时间距离他正式练习篮球才过了一年多。
运动生涯
2007-08赛季,张博就曾代表八一队打过CBA,不过那时他只打过1场比赛,出场时间不到3分钟。张博真正意义上的CBA首秀是在2008-09赛季,那个赛季张博一共打了43场比赛,其中10场首发,场均贡献6.18分、1.1次助攻和0.8次抢断。在2009年2月22日主场与福建队比赛中,首发出场的张博投中4个三分球得到20分,那是张博在CBA首个赛季个人单场最高得分。
2009-10赛季,经过一个完整赛季的历练,张博变得更加成熟了,他的表现明显好于2008-09赛季。出场29场比赛其中12场首发,场均贡献7.44分、1.4次助攻和1.2次抢断。数据较之之前一个赛季都有提升。
有谁能告诉我中国女篮魏伟的个人资料?
姓名:魏伟 魏伟
性别:女 号码:19 位置;中锋 身高:2.07米 生日:1989 体重:90公斤 效力球队:广东东莞嘉宏女子篮球队 成绩:2010-2011赛季WCBA联赛亚军 女篮联赛(WCBA)第一轮比赛中,来自广东宏佳身高2.06米的15岁小将魏伟引起了各方的注意。作为今年WCBA联赛中年龄最小、身高最高的球员,魏伟在广东宏佳与沈部三洋的比赛中得到了5分32秒的上场时间,她投中一球得到2分并抢得1个后场篮板球,这位被业内看作“中国女篮希望”的小姑娘,就这样开始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特点
“但是就她的身高来说,她的灵活性和跑跳能力并不差,”主教练孙凤武说。“她还很年轻,力量、体重还完全可以增加,比如她刚来的时候,连一个俯卧撑都做不了,但现在已经能够按照男子标准连做六七个”。 领队匡鲁彬也同样看好魏伟。他说:“等她的身体上去了,技术和经验也都有些了,那时她对陈楠(中锋)、对整个球队肯定会有帮助,而对对手,特别是对身材高大的欧洲队,也会有一定威胁。”
首次亮相不算糟糕
在新赛季的所有队伍中,魏伟[1]是唯一一名出生于1989年的球员,她也是本届联赛年龄最小的球员。但是2.06米的身高却让魏伟成为了亚洲甚至有可能是世界女篮最高的中锋,这一高度比当年“中锋”郑海霞还要高出2厘米,所以她也被视为继郑海霞之后中国女篮最具希望的高中锋。 “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在联赛中上场呢?”第一次参加WCBA联赛的魏伟难免有些紧张,作为新人的她既渴望得到上场的机会,又怕上场之后表现得不好。特别是在广东宏佳与沈部三洋首节比赛临结束前不到2分钟时,主教练郑薇叫魏伟起身活动,兴奋的魏伟非常认真地拿着球在场地边活动,她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机会在联赛首轮比赛中亮相。 第一次热身,魏伟并没有得到上场机会。直到下半场开始时,15岁的魏伟才正式走进球场。不过,没有任何大赛经验的魏伟似乎在球场上迷失了方向,上场1分多钟,她还没有碰到球,即便之后拿到了球,紧张的她还是轻易地就丢了。但是在教练的指挥下,魏伟逐渐适应了场上激烈的气氛,她终于有机会把手中的球投向篮筐。第3节还有4分30秒,魏伟在对方篮下持球转身,然后后撤一步出手投篮。只见球稳稳落入筐中,魏伟终于投中了她在WCBA联赛的第一个入球。 “其实我不是太紧张,只是有点找不到感觉,但是投进一球之后就好很多了,不过很快教练就把我换下来了。”由于战术安排的需要,魏伟在投中一球后没多久就被换下场,虽然她觉得还没过足瘾。
父母都是篮球选手
“我从小就喜欢篮球,我家有一大堆篮球。”出生于篮球世家的魏伟从小就受篮球运动的熏陶,她的爸爸身高1.96米,是原前卫体协的主力中锋,而身高1.82米的妈妈则曾是山西女篮的主力球员。所以,从小魏伟呱呱落地那天起,她就注定了与篮球有段解不开的缘,而她的第一个玩具就是篮球。 “虽然爸爸妈妈都是篮球运动员,但他们从来没有刻意教过我打篮球,我只是在学校里和同学们一起玩。”魏伟觉得自己并没有受到父母的特别关照,因为他们在退役后就没有再从事和体育相关的工作。魏伟基本上都是周末在学校里打球,于是学校的老师就成了她最初的篮球教练。“那时候太小了,爸爸妈妈也没想着让我走篮球这条路。不过后来他们发现我的确很喜欢篮球,所以在有空的时候他们还是多少会教我一些。”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的遗传因素开始在魏伟身上得到体现,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魏伟的身高就已经达到了1.85米。“我这么小就能长这么高,当时广州伟伦体校的一个篮球教练注意到了我,他希望我能来广州发展。其实我自己对这些并没有什么想法,不过觉得能去一个新地方还是挺好玩的。”于是,魏伟在2000年来到广州伟伦体校,从此开始踏上了系统的半专业训练。很快,魏伟在篮球上的天赋就显露出来了。在2001年10月,她参加了一项全国赛,并帮助球队获得了第3名,而她出色的表现也得到国少队主教练张清明的赏识,随后她就正式成了国少队中的一员。在去年12月底结束了国少队的集训后,魏伟被国青队破格录用,而在国青队的集训结束后,国家篮管中心副主任胡加时又把她推荐给了国家队主教练宫鲁鸣。这样,魏伟实现了在篮球事业上的“三级跳”。
最爱看《灌篮高手》
尽管魏伟在国家队逗留的时间很短,但宫鲁鸣却非常看好这名身材出众的小将。“当时宫指导也没说太多,他老是提醒我多吃点。”现在魏伟的体重刚刚达到90公斤,这似乎与她的身高有些不相称,又高又瘦的她很容易被人们联想到“弱不禁风”这个词。 “我想我的速度还可以吧,技术就一般,最厉害的就是盖帽,我的防守比较强。”魏伟对自己的评价还很客观。广东宏佳主教练郑薇对她的评语也是如此,但郑薇认为魏伟在比赛经验、身体素质和力量等环节上还有待继续加强,不过,这些也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 “在今年参加全国俱乐部杯赛之前,我测的身高是2.04米,然后到了俱乐部杯赛时又测了一次,是2.06米。”魏伟说,自从她来到广州后身高一直在长,而根据有关方面的监测,她可能会继续长高。 “我在今年俱乐部杯赛时见过郑海霞,但她只顾着和我们郑导说话。”虽然这两位亚洲最高的中锋见过面,但却没有交谈。“我很少看篮球比赛,偶尔看一下NBA,但我最喜欢看的是《灌篮高手》,我最喜欢的是里面的樱木花道。”魏伟还是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喜欢看动画片,不过她选择的是篮球题材。 对于以后,魏伟还没有想太多,就算被问及她是否想像郑海霞一样去WNBA打球,她也是歪着头想了半天。“以后可能会吧,但现在还不知道。我这次随广东女篮去韩国集训,看到韩国教练手上戴着冠军戒指,这是我现在最想要的,我希望我也能在WCBA联赛中戴上冠军戒指。”
个人技术统计纪录
场数 得分 篮板 前场篮板 后场篮板 三分 盖帽 助攻 抢断 被侵 犯规 失误
85 733 420 128 292 1 89 30 25 118 86 115
单场得分最多: 28分 所在球队:广东亚洲铝业 主队:广东亚洲铝业(92) VS 客队:山东体育**(63) 单场篮板最多: 16个 所在球队:广东亚洲铝业 主队:福建南安(91) VS 客队:广东亚洲铝业(89) 单场三分最多: 1个 所在球队:广东亚洲铝业 主队:广东亚洲铝业(83) VS 客队:河南豫光金铅(77) 单场助攻最多: 3个 所在球队:广东亚洲铝业 主队:广东亚洲铝业 VS 客队:河南豫光金铅 单场盖帽最多: 6个 所在球队:广东亚洲铝业 主队:广东亚洲铝业(99) VS 客队:浙江电子口岸(74) 单场抢断最多: 2个 所在球队:广东亚洲铝业 主队:河南豫光金铅VS 客队:广东亚洲铝业
历史赛季技术统计
赛季 场数 得分 三分球(率) 罚球(率) 篮板 盖帽 助攻 抢断 被侵 犯规 失误
2004 10 5.1 0% 37.5% 3 0.2 0.6 0.4 0.7 1.3 1.2
04-05 7 3.7 0% 44.44% 2.9 0.7 0 0.3 0.7 0.6 1.1
05-06 15 2.7 0% 45.45% 2.8 0.4 0.1 0.1 0.8 0.5 0.7
06-07 12 17 50% 64.58% 10.4 1.8 0.9 0.2 3.1 0.8 2
07-08 18 11.1 0% 50% 4.7 1.6 0.3 0.4 1.5 1.3 1.6
08-09 23 9.2 0% 79.17% 5.2 1.1 0.3 0.3 1.3 1.3 1.4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