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会火炬塔-2012年伦敦奥运会火炬塔

tamoadmin 2024-11-10

1.求历届奥运会火炬的点燃方式

2.历届奥运会开幕式点火仪式的经典回放

3.托马斯·赫斯维克的人物经历

求历届奥运会火炬的点燃方式

伦敦奥运会火炬塔-2012年伦敦奥运会火炬塔

冬奥会首次设立巨型火炬台是在1952年,当时第6届冬奥会在挪威奥斯陆举行。组织者在该市南部的莫尔盖达村的一座石屋――挪威滑雪运动奠基者诺德黑姆的故居的壁炉中

用钻木取火的方式引燃火炬,然后进行了225公里的火炬传递。本届点燃圣火的是挪威著名探险家弗里迪奥夫-南森的孙子埃吉尔-南森。

之后的第7、8两届冬奥会,采用了同样的采集火种办法。第7届奥运会点燃圣火的是意大利著名男子花样滑冰运动员吉多-卡罗利。在第8届冬奥会上两次冬季奥运会冠军安-劳伦斯-米德高举来自远方挪威的火种,从白雪皑皑的陡峭山坡上飞驰而下,奥运会速滑冠军肯-亨利接过火种绕场一周,随后燃起熊熊的奥林匹克火焰,将大会气氛推向了高潮。

1964年的火种采集与夏季奥运会接轨,是从奥运会发源地奥林匹亚点燃的。承担点燃圣火这个光荣使命的是奥地利高山滑雪男运动员约瑟夫-里德。

1972年在日本札幌举行的第11届冬奥会开幕式上,最后一位点燃主火炬的是日本在校学生高田英纪。这是冬奥运史上,首次降此荣誉赋予一名学子,以表达对未来的期望。

1976年的冬奥会主会场设有两个火焰塔,一个是12年前的,一个是新建的。开幕式上,首先由奥地利的雪橇运动员约瑟夫-费斯特曼特尔点燃了新建塔上的火焰,然后再由他的同胞、高山滑雪运动员克里斯特尔-哈斯点燃了旧火炬塔。两个焰塔同时日日夜夜燃烧,标志着这个蒂罗尔州首府是冬季奥运会两次主办地。

1980年的第13届冬奥会上点燃运动场火炬的人与以往不同,点火人不是本国知名运动员或社会名流,而是一位年已45岁并有5个孩子的普莱西德湖的普通市民查尔斯-摩根-克尔博士。

点燃第14届冬奥会主体场火焰的是南斯拉夫女子花样滑冰冠军、21岁的桑德拉-杜布拉夫西奇。

1988年第14届冬奥会的奥运圣火由卡尔加里12岁的业余滑冰运动员罗宾-佩里点燃。

1992年的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标新立异,开幕式上,最终持火炬登上火炬台的是代表法国足球队夺得过欧锦赛冠军的普拉蒂尼和男孩弗朗希斯。由一位夏季奥运会项目名将在冬奥会开幕式担任此重任,迄今为止,也还没有第二例。

1994年的冬奥会上在跳台跳雪运动员斯登-哥鲁本手持奥运圣火飞跃了一百多米降落在主体育场内后,由滑雪运动员凯瑟林-诺丁尼斯交给哈肯-马格努斯王子点燃火炬。

1998年长野冬奥会上前冬奥会女子花样滑冰冠军日裔美籍选手伊藤绿点燃了大会圣火。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也创了一项新纪录。该届奥运会开幕式上,点燃主火炬的是一个集体――1980年第13届冬奥会冰球冠军得主美国队的20名球员。如此多的人同时点火,不要说冬奥会,夏季奥运会也从未有过。

历届奥运会开幕式点火仪式的经典回放

2012年7月28日 ,英国伦敦奥林匹克主体育场在这一刻成为了欢乐的海洋,第3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这里正式举行。来自204个国家及地区代表团、数万名观众汇聚与全球数十亿电视观众一同见证这一盛事。

现场灯光变暗了,雷德格雷夫在500名参与过奥运建设的工人的夹道欢迎下,来到七个青年面前,将火炬交给他们。七人轮流传递火炬,绕场一周,紧张的时刻到了!随后,其余六人也各拿到一根火炬然后点燃。七名手持圣火的年轻人跑道主火炬塔,点燃一个个红色花瓣。燃烧的红花瓣汇聚成一个大圈,象征奥运团结。支撑花瓣的“茎”通过机械慢慢升空,汇聚成一团火焰,伦敦奥运圣火点燃了! 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在伦敦碗倾情上演,当时奥运会主火炬坐落于“伦敦碗”的正中央。为了向1948年伦敦奥运会致敬,同时也是避免主火炬影响到即将到来的田径赛事,组织者决定将主火炬转移到“伦敦碗”的大钟旁边。在这一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主火炬居然熄灭了。

正常的逻辑,奥运会主火炬应该在整个赛会期间一直保持点燃的状态。英国当地时间周日晚23:14,伦敦奥运会的主火炬却熄灭了。伦敦奥组委传媒总监布洛克-道伊尔表示,“为了将主火炬迁移到‘伦敦碗’的另外一个位置,我们不得不将其熄灭。” 按照道伊尔的说法,圣火其实并未彻底熄灭,“象征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奥运火种,将暂时被保存在火炬传递时曾经使用过的火种盒内。等待迁移工程完工以后,主火炬将会被再次点燃。”

这并非是本届奥运会主火炬第一次引来外界非议。在开幕式中,主火炬处于“伦敦碗”的正中央,加之其本身高度有限,从“伦敦碗”场外,人们无法看到神圣的主火炬。 此次迁移位置之后人们依旧无法从场外看见主火炬熊熊燃烧的情景。在过往的绝大多数奥运会中,人们能够从主体育场外轻易的看到主火炬,伦敦主办方的这一设计,招致了外界的一致批评。 高达8米的奥运主火炬在移动过程中被熄灭,工作人员将其从场馆中心搬至边缘后于30日重新点燃,期间火种保存在火炬传递的提灯里。

太多游客抱怨看不到主火炬,伦敦奥组委决定,将主火炬“搬家”,为成功转移,奥组委官员透露,他们决定暂时将主火炬熄灭。搬家成功后,主火炬重新被点燃,为此,奥组委还举行了一个相当规模的点火仪式:伦敦1948年、2012年两届奥运 火炬手82岁的奥斯丁·普雷福特用火炬从灯内取出火种,重新点燃了主火炬。

2008年8月8日北京———最昂贵奢华的开幕式。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现出震撼的中国历史不同,壮观的开幕式和焰火表演令人称奇,数十位国家***出席了被称为奥运史上规模最庞大的开幕式,在国家体育馆中心区的人流达16万人,并且全世界有四十亿观众收看了开幕式转播。

体操王子李宁变身“空中飞人”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体操王子李宁举着火炬腾空而起,在体育场上空的“空中跑道”上奔跑起来。与此同时,一幅中国式画卷沿“空中跑道”徐徐展开,“祥云”背景的画卷上呈现出奥运圣火在各地传递的动态影像。画卷完全展开之时,高高的火炬塔出现了。

在空中奔跑的李宁来到主火炬塔旁,用手中的火炬缓缓照亮了“祥云画卷”,将奥运圣火在世界角落传递的感人瞬间一一重现,而人类的奥运之梦也随之展开。

托马斯·赫斯维克的人物经历

1971年生于伦敦,曾就读于曼彻斯特城市大学与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于1994年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托马斯现任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荣誉会员、皇家艺术学院高级会员,拥有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布莱顿大学与邓迪大学授予的博士学位,并于2004年获得了“皇家工业设计”勋章。 是英国当下最红火的设计师之一。设计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2012年伦敦奥运会火炬塔,托马斯在他30岁出头时已被英国誉为“新的莱昂纳多·达芬奇”。而他为国人熟知,还是源于他参与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的设计图纸击败了包括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在内的一批名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