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跟廷国家队伤员-阿跟廷国奥

tamoadmin 2024-11-09

1.大家都帮我预测一下世界杯冠军,四强,八强,最佳门将和新秀是谁吧!还有金靴奖最有可能是谁?拜托各位了

2.世界杯把个国家赢的可能最大

3.足球球迷都知道的问题?

4.郎平教练为什么要道歉?前面三场比赛是她的决策失误吗?

5.世界足坛十大暴力冲突事件 第一直接导致战争爆发

大家都帮我预测一下世界杯冠军,四强,八强,最佳门将和新秀是谁吧!还有金靴奖最有可能是谁?拜托各位了

阿跟廷国家队伤员-阿跟廷国奥

我的预测:1.巴西2.西班牙3.德国4.意大利

听听6位足坛名嘴给你的预测(针对最热的热门)

意大利 / 黄健翔:蓝血已稀薄

世界杯几场预选赛对于意大利这样的有着深厚的底蕴和传统的老牌队伍,尤其在里皮重新回来执教后,足以应付这些比赛。现在意大利队的主要问题是托蒂和内斯塔都已经退役了,尤其是托蒂,里皮想继续沿用2006年世界杯的体系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在本届世预赛中只能一边打比赛一边调整。

刚开始几场比赛意大利确实遇到了一些麻烦,里皮只好将皮尔洛顶到前腰的位置上,反而让整个队伍运转起来。其实在2006年世界杯之后当时讨论“世界杯最佳球员”时,皮尔洛的呼声就很高,从国际足联的几项统计数据上看皮尔洛确实很出色,他遗憾的只是不是一个得分手。托蒂退役后,里皮把2006年“托蒂(前腰)+皮尔洛(后腰)”的组合更换为了“皮尔洛+德罗西”,德罗西没有当年皮尔洛的技术精湛,大局观和场上意识也弱一些,如果把“作战指挥部”的“大脑”都移到后腰位置上起不到作用,德罗西只能算是中场杀手型。而皮尔洛多少年纪也大了,前腰就是挨踢的位置,以他现在的年龄和身体恐怕经受不起。

意大利的稳定性是有的,毕竟战术风格和球员、教练班底用的都是三年前那一套。这并不是说里皮是个保守派,他能把皮尔洛在国家队的位置推到前腰上,就说明他还是敢于尝试的,皮尔洛这样功成名就的球星他个人也不会冒进的突然改变位置,肯定需要教练从整体上去说服球员做出改变。

意大利现在的问题也可能就是出在这个“整体性”,他们踢足球历来的传统就是整体为先,卡佩罗、多纳多尼、里皮这样的教练,他们过去的实战经验表明足球可以通过团队的技战术运用去抑制超级巨星的发挥,拿C·罗、卡卡这样的球星要想攻破意大利不是件简单的事。

强调战术就是强调整体,意大利从青少年开始一级级梯队上来的球员,他们的战术就是为集体去踢球。意大利不会出C·罗、夸雷斯马这样踩单车的个性球员,所以卡萨诺为什么是个另类,里皮不愿招他进国家队。这种强调整体战术体系能够在一段时间取得好成绩,但很容易造成本国的人才培养缺陷。从这个角度去理解里皮,他想完全更替掉2006年的班底非常困难,一是人才的断层,另外也没有足够耀眼的球员能够实现“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循环。缺少新鲜血液。

但,实际上没有可用的“新鲜血液”让里皮用,没有这样一个Mr.Right,诸如梅西、C·罗、卡卡这样的让人觉得技术能力上是非用不可的且能带来战术上变化的新星,里皮于是只能靠拼凑的组合,只是这个组合比起2006年老了三岁。有一些变化都是补丁式的更替,老了、伤了、退了必须得换,而不是靠新人的实力无可争议的取代。只有中后卫伤的基耶利尼通过去年欧洲杯和俱乐部的锻炼,他是这届意大利队新面孔当中凭借个人实力上位的。

里皮说他对于南非世界杯阵容中的十五六人已经心里有数了,还要增补六七个人。这十五六人就是他的主力班底,除了11人首发之外还有主力替补,剩下的就是补丁备份,这样情况下里皮会挑身体好的,能打多个位置的,尤其是中后场的多面手备着,他们的平均年龄肯定小于里皮已经确定的十五六人的平均年龄。

这支意大利队,我预计他们能在南非混到前8名就算完成任务了,里皮也算是给国内一个交待。能否再有突破,就得看他们的大赛经验和成熟度如何发挥。意大利是淘汰型球队,他们可能在小组赛中踢得磕磕绊绊输给一些中下游球队,但到了淘汰赛阶段,意大利的一种“为了不输球去踢”的理念就能明显体现,至少对手要想在90分钟的常规时间里赢下意大利很难。考虑到2006年的点球,意大利还有布冯,所以如果说明年这支队伍里有最值得的人,我会选布冯。

英格兰 / 苏东:全看卡佩罗

现在去做南非世界杯的任何预测都是扯淡,但要说一支球队的真正实力的探究,倒还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英格兰0比1输给巴西,不少英迷认为这是二队,以这些人的实力输给世界冠军一点不丢人。但我倒觉得,如果英格兰人能幸运打入半决赛或者决赛,在多哈的这些人还真有可能会出现在决赛场上。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联赛就像马拉松,杯赛犹如800米。马拉松要求最高的是耐力,800米则要求速度、耐力、战术,缺一不可。像世界杯这样的比赛,不仅场次安排多,更要命的是对于球员的竞技心理会形成巨大冲击。英格兰已经完成预赛任务,现在是进入磨枪阶段,但伤员不断让卡佩罗几乎无法组成一个他心目中的南非阵容。

我们做一些球员跟踪。詹姆斯已经八场未能先发,虽然在和乌克兰比赛时上场,但仍然要在每次比赛后由于肩伤休息两天,这位39岁老将会不会在南非仍要坚持“休息法则”,或者成为另一个西曼;里奥·费迪南德在2009年11场比赛中仅仅打了4场,他的腿部肌肉伤势刚好转,背部又受伤,这些本都是旧伤,谁敢保证南非一个月的紧凑赛程不会让里奥再度旧伤复发;沃尔科特在11月与德国比赛前,肩膀脱臼后仅有两场比赛的经验,这位年轻的边锋让英迷寄予厚望,但他现在需要更多的比赛,不是俱乐部的而是国家队的比赛;赫斯基看着强壮,实则让人担心,在和白俄罗斯比赛前,六场他打了五场,但在此之前则也是由于伤病缺席四场;杰拉德不会让人失望,只要他在场上,总会给人获胜的信心和希望,只是在明年南非比赛前,不要为了利物浦的“小家”荣誉搞得伤痕累累,而导致丢掉“大家”希望。

国家队的比赛水平及质量和本国联赛水平息息相关,但同时也要看到联赛球队的球员组成,每次遇到英超四强直接对话,我们在场上并不能看到太多的英格兰本土球员。反而是维拉被人称为“英格兰队集训地”。英超联赛注册的611名职业球员中,本土球员仅有232名,这多少能说明英格兰国家队本身的问题所在。但也应该看到,奥尼尔到了维拉,他签下28位球员中,有20名都是本土选手。可是,除了巴里现在铁打主力,阿邦拉霍、阿什利·杨等人,谁都不能保证一个先发位置。

纵观进入南非世界杯的其他球队,每一支都会成为英格兰的最强大的对手。在短短一个月要想进入决赛,必须要打七场比赛,要想在巨大压力下保证没有伤员不可能,只能尽力减少伤员数量。以英格兰这些球员本身的打法,他们比西班牙、巴西、阿根廷等队更容易受伤,估计不少人还记得1996年欧洲杯决赛时德国的境遇,在南非不排除英格兰会有同样的痛苦。此外,就是他们的球场纪律,英超的判罚尺度和世界杯掌控尺度有一定差别,这个分寸拿捏不好,就是他们最大的敌人。小贝对西蒙尼的报复、鲁尼对卡瓦略的蹬踏都是因此而起,也让英格兰付出巨大代价。

我一直觉得,英格兰最幸运的是他们有了卡佩罗。此君久经沙场,成绩显赫,而且深知用人之道。双德就是在他手下终于开始有了化学反应,锋线上坚决再度起用赫斯基也显示他对于球队和球员的微调能力。防守更不必说,他的比赛哲学类似我们中国的“敌疲我打”,而前提就是后防和后腰必须做到坚如磐石。我相信卡佩罗现在最希望看到的是哈格里夫斯能赶紧伤愈比赛,进入最佳状态,如果能形成“杰拉德-巴里-哈格-兰帕德”的中场线,那几乎可以媲美任何一支球队了。

卡佩罗的主力阵容如果能不受大伤,也许英格兰会走得远一些,如果要是有球员提前返国,那些板凳球员,也就是多哈的阵容能走多远,也许真的只有上帝知道。

阿根廷 / 刘建宏:潜藏着悲剧因子

这是一个为了足球可以疯狂的国家。这也是一个足球天才层出不穷的国家。这更是一个因为足球经常失掉理智、失掉团结的国家。

桀骜不驯的球员,固执倔强的主帅,这几乎成为了阿根廷足球的一个标志。你无法简单地责怪球员或者教练,他们都有着自己的充分理由。但你也无法接受这种混乱的局面。尤其不能令人容忍的是阿根廷足球在群星璀璨的背景下,却在通往南非的道路上步履维艰。只是到了最后时刻,才凭借着冥冥天意涉险过关。

所以,马拉多纳当初接任阿根廷队主教练的时候,外界虽然也有疑问,但他的江湖地位却保证了阿根廷足球的暂时和平。哪怕这样的和平非常短暂,还是给阿根廷足球留下了一点喘息的空间。

等到马拉多纳的神话地位也开始遭遇挑战,阿根廷足球每况愈下时,前面积累的一点本钱,才让他们最后时刻抓住了命运的尾巴。

怀疑或者批评马拉多纳的人根本不需要太多的证据,马拉多纳不可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教练,他的人格棱角分明,优点和缺点分不出谁能占据上风,是那种人生舞台最引人关注的主角,却不可能成为战场上运筹帷幄的统帅。

不过,我以为阿根廷足协请出马拉多纳,根本就没打算把他只当做一个主教练。他是阿根廷足球的福星,他是阿根廷足球的护身符。有了他,阿根廷足球总能找到一个支点,总比陷入无休止的争辩和吵闹要好。

让阿根廷足球惊险晋级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个国家的足球底蕴。即便老贝隆不复当年之勇,帕勒莫的疯子气质也逊色不少,但,阿根廷就是阿根廷,他们可以在板凳上摆着阿圭罗、特维斯,也可以让伊瓜因最后时刻才进入队伍,他们可以忽略萨穆埃尔和萨内蒂在国际米兰的稳定发挥,也可以忽而启用国内草根球员,忽而倚重欧洲归来的大牌,但,当灾难临近时,附着在这个国家身上的神秘气质便成为了过关斩将的重要因素。哪怕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卒子也可以让球队瞬间上岸。所谓气质,归根到底还是由实力决定的。

这就是阿根廷足球。混乱、矛盾,热烈到癫狂,偏执到极端,有时候弱不禁风,有时候又无坚不摧。

他们从来不缺乏优秀的球员,也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缺乏优秀的教练。贝尔萨在智利的成功,不仅在关键时刻帮助了祖国的足球,更捍卫了阿根廷足球教练的声誉。可是问题是,一旦陷入到阿根廷的足球现实当中,无论贝尔萨还是马拉多纳,都好像会失掉魔力,只不过时间的长短不同而已。

预选赛惊魂未定,世界杯又近在眼前。从南美突围已经不易,想在世界杯上扬名,难上加难。

西班牙正值盛世,巴西也在邓加的带领下逐步成型,意大利即便被老将问题困扰,但永远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对手,还有卡佩罗的英格兰,明星云集的法国,在大赛里总能超常发挥的德国。这些队伍当然会令阿根廷人头疼。

即便那些小角色也有可能给阿根廷带来麻烦,历史上,阿根廷不仅仅在尼赫鲁杯上输给过中国队,他们还在世界杯上输给过喀麦隆,输给过丹麦。

换言之,如果不能在明年世界杯之前,解决场外的诸多问题,悲观地说,阿根廷足球是不可能留到最后的。而更加令人悲观的是,解决问题的前景看上去更是非常渺茫。这才是阿根廷悲剧的关键所在。

西班牙 / 贺炜:唯美者唯缺秘密

西班牙队又出线了。

西班牙队又是以完美的方式出线了。

欧洲区参加预选赛的53支球队,只有两支是以全胜的战绩出线的,一支西班牙,一支荷兰。这是两个不可救药的完美主义者。

西班牙队的数据漂亮得让对手绝望,小组赛10战全胜,打进28球只失5球,是欧洲区53支球队里攻击力最强的,失球数仅多于荷兰,与德国队一起并列第二,看起来攻守俱佳,美丽极了。

从小组赛的过程来看,博斯克上任后沿用了阿拉贡内斯欧洲杯夺冠的策略,用技术出色的队员采用团队控制型打法来掌握比赛,基本抛弃了只是单纯依靠边路突破的西班牙传统两翼齐飞战术,在四两拨千斤的控球体系中消磨对手的斗志,再由锋线上把握机会和配合能力都很强的前锋破门得分。

这套体系由强大的中场线来实现,在中场队员里,来自巴塞罗那队和巴伦西亚队的球员成为核心,哈维和伊涅斯塔的双核战术在巴塞罗那队就被证明战斗力极强,同时长短兼备,突进方式和创造力都很丰富,成为球队进攻的动力源泉,而搭配上其他一些能力出色的队员,比如说法布雷加斯、席尔瓦、阿隆索以及卡索拉、塞纳等人,中场体系的变化和厚度都非常让人羡慕。

前锋线上,比利亚和托雷斯是绝对的主力,另外值得称道的是博斯克在保留阿拉贡内斯攻击核心的情况下比老帅又多了些通融,他把毕尔巴鄂竞技队的高中锋略伦特也招进了球队,略伦特的存在使得西班牙国家队在攻击群风格上除了快速灵巧之外又多了一些霸气、一些不讲理的强硬,要知道这样的强悍在世界杯这样的重大比赛中将会是不可获缺的“秘密武器”。世界杯和欧洲杯不同,欧洲杯的球队都来自欧洲,除了实力差别外,战术打法其实没有什么太让人意想不到的差别,而世界杯的参赛队伍来自五湖四海,一些欧洲之外的国家队打法可能很不能让人适应,在细腻灵巧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强悍的冲击力也许会成为最后一招,就此看,博斯克的队伍有了额外的解决方法和人手,比之欧洲杯时更让人放心。

虽然防守不是西班牙人擅长的,但这是由国家队的技术风格决定的,由全队的攻守侧重来决定,不是防守队员个人所能左右的,所以说目前的防守大将们,已经是西班牙足球能够拥有的最好的防守者了。

当然不能不说卡西利亚斯,这位尚不满30岁的年轻人,已经在国家队的大门前站了将近十年,从2002年世界杯开始,他就成为西班牙队最大的信心来源,一次次匪夷所思的扑救每每拯救球队于水深火热,这些年皇家马德里队的动荡也在另一个角度给了西班牙国家队好处,那就是一直让国家队的一号门将处于“实战”状态,让他在一次又一次扑救里保持着自己的状态,提升着自己的能力。

别忘了劳尔,去年他就是阿拉贡内斯最头疼的人物,为了他,老帅得罪了所有人,若不是最后率队拿到了欧洲杯冠军,阿拉贡内斯估计会被口水淹。可是阿拉贡内斯的豪赌成功也基本上封了劳尔重回国家队的道路,博斯克也不会冒险让劳尔进入国家队,动摇已经通过一届大赛磨合稍显成熟的更衣室气氛,昔日“金童”可能会在电视机前观看世界杯了。

拥有这样一支球队,博斯克有理由觊觎明年的大力神杯。但历来大热必,2008年西班牙队不是最被人看好的球队,可是最后捧杯,相反小组赛威风八面的荷兰队却连八强都没有进去,足球的奇妙无处不在。联合会杯上美国队打得西班牙一点脾气都没有,不是运气使然,而是知己知彼的结果。可以想见在明年的世界杯赛场上,全世界的对手都会仔细研究西班牙队的优缺点,像美国队一样来对症下药,西班牙队处在无数目光的关注之下,处在无数沙盘的演练之下,一点秘密都没有,也就一点变招都没有。

这个唯美的舞者,我希望他一切都顺利,前路坎坷,望小心前行。

德国 / 孟洪涛:打进八强不是问题

提起德国队,人们总爱重复当年莱因克尔的经典名句:“足球就是11人对11人的游戏,但最后获胜的总是德国人。”的确,德国足球不是没有过低谷,也不是没有给人带来过失望,但这些始终都是细枝末节无法成为阻碍德国取得佳绩的主流,直到现在,也许唯一让德国球迷不满意的就是他们自1990年之后再也没有取得过世界冠军。

有一组数据能够说明德国队在世界足坛令人高山仰止的地位。德国队世界杯历史上虽然夺冠次数少于巴西和意大利,但他们却是夺得亚军、进入前四次数最多的球队。而且他们在所参加的16届世界杯赛上全部打入了决赛阶段,在近14届比赛中都顺利进入了前八名。所有这些都让德国队成为了独一无二。正是基于这样的规律,我们很容易地可以推测,德国队有足够的能力进入南非世界杯的八强,而这也应该是德国队的底线。

德国足球的衰落是事实,但这也仅仅是人们更乐意以完美主义的姿态拿现在的德国足球与其最顶峰时期相比,或者更苛刻地认为对于不夺冠就是一种失败。而事实上,德国队在连续两届世界杯和上届欧洲杯的成绩都不算太差。连续两届世界杯,他们一次拿了亚军,一次第三名。同样,去年的欧锦赛,他们又打入了决赛。这些成绩都仍旧不足以让苛求的德迷们满意,但也足以证明了德国足球在世界足坛的地位。

的确,德国足球目前缺少更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球星,德国球员中早已没有当年马特乌斯、克林斯曼般的宠儿,但德国人始终坚信团队的力量才是球队的立队之本。德国队的昵称就是“Nationalelf”,翻译过来就是“国家队十一人”的意思,从中可以看出德国队对于团队力量的依赖。所以不论持悲观论调的人慨叹德国足球江河日下,今不如昔,或者星光暗淡,后备不足,但始终依赖十一人作战的德国队仍旧屹立不倒,近几届世界杯的成绩已经说明了一切。

所以,德国队早已经不是靠明星打天下的德国队了,巴拉克等个别球员的一手之力也不足以支撑德国队的战斗力,他只能靠每个位置的球员的努力化平庸为神奇。克林斯曼时期如此,勒夫时代同样如此。

与克林斯曼时期相比,勒夫手中的大牌更没多少。他的办法一是继续挖掘巴拉克、克洛泽这些球员的潜质,再有就是不断从新人中获取灵感和活力。当然,勒夫治下的德国队相对于克林斯曼时期更讲求攻守平衡,体系更加严密,虽然进攻效率并不如克林斯曼时期高,但在平均年龄下降的情况下打法却显得老练沉稳。

作为新生代教练,勒夫显然更懂得目前世界足坛流行的“大陆货”,所以他在预赛中演练了四四二和四二三一两种不同的阵型。在锋线得分手缺乏的情况下,他利用四二三一阵型强化了对中场的控制,然后是压迫式的进攻。所以,尽管戈麦斯始终进入不了状态,克洛泽也因伤病缺席了比赛,但德国战车的运转并没有因此掉过链子。在欧洲杯上,德国队对中场的钳制逼得善打地面的西班牙也不得不打起了长传反击,这其实也足以说明德国出色的中场抢断和控制的巨大威力。

不过,对于现在这支德国队而言,像巴拉克似的拔尖球员的匮乏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对这样的阵容对付预选赛和世界杯小组赛还不成问题,等到了淘汰阶段比赛,明星球员的作用往往会左右球队的走势。因为在这个阶段,确保自己不犯错误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抓住对手的错误。明星是干什么的,就是要把机会转化成进球的。但在目前的德国队中,不仅锋无力没有实质的改变,几大中场或过于平庸或水平下滑,这其实也削弱了德国队更进一步的资本。

所以,明年的世界杯上,德国队不会给人带来太大惊喜,也一样不会太让人失望。

巴西 / 颜晓华:平民桑巴洗尽铅华

“一个人只有一个命运”,卡洛斯·卡埃塔诺·布伦多恩·维里或许是《教父》里这句经典台词最好的注释。很小的时候,他的教父布隆迪就为他取了一个昵称叫邓加,葡萄牙语中,“邓加”的意思是“重要的人、领袖、队长”。

后来,世人只知道他叫邓加。他是天生的领袖,他在他呆过的任何一支球队里都是队长,包括在球星和刺头云集的巴西国家队。这种天生的命运注定了他从球员到教练之间是一次无缝对接,也注定了这支巴西队身上浓烈的邓加色彩———严谨、简练、实效,几乎行走在巴西足球硬币的另一面。

所以,在接手巴西队最初的两年多里,邓加一直被质疑、被诟病,大家的批评集中在一个点上,那就是邓加将漂亮的巴西足球变得十分难看。是的,邓加放弃了“控球、盘带和华丽的进攻”,取而代之的是“防守、稳定和反击”,这是追求“不但要赢、还要赢得漂亮”的巴西足球所无法容忍的。但邓加从来不为所动,让他无比坚持的既有“”的意志,也有其实相当不错的成绩。

直到2009年9月6日罗萨里奥的那场比赛,邓加终于让世界安静下来。在阿根廷足球的老巢,邓加奉献了一场经典的防反,轻松肢解了激情澎湃的潘帕斯雄鹰。能在罗萨里奥那么骄傲地离开的巴西人,邓加是第一个。那个时候,人们突然想起来,邓加在两年多里带给巴西队的,除了“背叛”,尚有一座美洲杯、一座联合会杯、对世界冠军队的不败、南非门票的手到擒来;世界恍然大悟,原来防守反击不只是忍辱负重,也可以荡气回肠;原来,刻板的邓加是大巧若拙。

这一战,注定了巴西的南非之旅是一次“背叛”之旅。在架构了可能是巴西历史上最强大的后防之后,邓加可以义无反顾甚至荡气回肠地偷袭世界,当然,也因为他有一枚叫卡卡的无坚不摧的前腰。过半场后在中路拿球推进的综合能力,卡卡说自己第二,当今天下绝对没人敢称第一,他的速度、视野、传射能力就是为邓加的4312战术所生。

现在我们应该明白了邓加为什么不征召小罗,为什么不重用迭戈。不是因为小罗的状态不行,不是迭戈的能力不行,而是邓加的战术中并不需要缓慢而魔幻的拿球主义者,他的进攻永远倚重高速反击。所以,锋线上到底是罗比尼奥、法比亚诺还是阿德、帕托甚至尼尔玛都不重要,巴西从来不缺禁区杀手,1994年的罗马里奥和贝贝托怎么进球的,邓加比谁都知道。

但是,邓加更清楚,背叛之旅是否成功只待明年夏天的30天,那30天不成功,之前一千零一夜的美妙都会从曾经的朱砂痣变成一抹蚊子血。所以,他至今都无法确定左后卫的主力人选,在他的4312战术板上,给卡卡提供进攻给养最重要的环节来自左右两个边后卫。事实上,桑托斯和马塞洛都无法让邓加满意,在对英格兰的热身赛上,巴斯托斯让人看到了希望,但这只是一场比赛的表现,而邓加的战术词典里最倚重的两个字是“稳定”,还有半年的时间,谁来保证年轻的巴斯托斯的稳定性?

其实,相比左后卫,巴西队还有一个X因素,那就是后腰中坚吉尔伯托·席尔瓦,很多人都奇怪,邓加为什么会选择一个混迹希腊联赛的老将做攻防枢纽,这多少有些不得已而为之,邓加何尝不希望自己的队伍里有一个1994年的自己呢?

南非之旅,必将是邓加对恩师佩雷拉的承继,是1994年的接驳,将“背叛”进行到底。

世界杯把个国家赢的可能最大

1.塞尔维亚,06年世界杯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发挥出自己真正的实力,这次估计会有个强势的反弹。

第一是国家分裂,球员没心思踢球,都想早点回家

第二是几个位置的伤员,维迪奇

第三是分组问题,他们输给阿根廷对他们的士气造成的很大的打击。而且阿根廷的风格刚好克制当时的塞黑,塞黑球员身高体壮,转身慢,被阿根廷灵巧的特点刚好抓住,被打的找不到北

本届世界杯看点:上届世界杯塞预选赛小组赛黑力压西班牙,本届又力压葡萄牙出线,有理由相信他们。而且小组内的德国,澳大利亚,加纳的技术特点,只有加纳是技术流。别的都是靠身体的。

2.墨西哥,墨西哥一直是一个劲旅,近几届世界杯的表现也不错,02年小组赛对大家记忆犹新,06年被马克西的世界波淘汰,但是他们仍然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

3.科特迪瓦,科特迪瓦在上届世界杯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对于06年第一次参加世界杯的他们来说,已经不错 了,而这次占据天时地利,估计会有好的表现。但是深陷亡之组,淘汰巴西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能寄希望在葡萄牙身上偷一场胜利。

4.尼日利亚,尼日利亚的实力都该知道了,也不多说了。

个人觉得这这四支球队中的一支会是黑马

足球球迷都知道的问题?

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中,阿根廷队1:0艰难淘汰了比赛中占绝对优势的巴西队;14年后口无遮拦的马拉多纳捅出了当时的一个大秘密,比拉尔多也不得不在近日低头承认,原来阿根廷队医在给巴西队员比赛时喝的饮料中加入了———

巴西足协主席特谢拉表示,巴西足协将向国际足联申诉,要求国际足联对1990年世界杯巴西队和阿根廷队比赛期间,阿根廷队队员给巴西主力队员布兰科喝带有的饮料一事进行深入调查,并对作案者进行严惩。

据巴西媒体报道,在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巴西队对阿根廷队的八分之一决赛中,当时的阿根廷队主教练比拉尔多命令队医洛伦索在一瓶水中掺入给巴西球员喝,布兰科不幸上当,喝了之后表现失常,导致巴西队以0:1被阿根廷队淘汰出局。

阿根廷队在饮料里给巴西球员下药的事一直在足球界流传,但比拉尔多十几年来一直坚决否认,直到最近比拉尔多首次隐讳地承认确有其事。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不能说没发生过这件事。”

报道说,比拉尔多差不多是被迫承认在布兰科的饮料中下药真相的。因为之前马拉多纳在接受一个收视率不高的电视台采访时就承认了此事。马拉多纳的言论虽然没有在阿根廷引起很大争议,但足以迫使比拉尔多说出真相。

马拉多纳对记者说:“我对布兰科说,喝吧,喝吧。他就把水全喝了。喝完之后,他就懵得像个傻子,球都踢不着了。”马拉多纳一边说一边哈哈大笑。

巴西人怀疑比拉尔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比拉尔多是学医出身的,知道如何给球员“开药”。根据马拉多纳的说法,在阿根廷队对巴西队的那场比赛中,几乎所有巴西球员都找阿根廷球员要水喝,按照教练的命令,队员们迅速把那瓶下了药的水递了过去。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十几年,当年的巴西队主教练拉扎洛尼至今仍然耿耿于怀。他听到比拉尔多承认下药的消息后说,不管已经过去了多久,国际足联都应该严惩比拉尔多和队医洛伦索,阿根廷足协也应该受到警告。

郎平教练为什么要道歉?前面三场比赛是她的决策失误吗?

中国女排预选赛三连输后,被提早淘汰出局,创出了中国队夏季奥运会的最烂成绩。郎平在比赛之后也给球迷讲了道歉,觉得落败她负关键责任,的确没有打好。殊不知,从中国女排第四场比赛,大家都看得出,即便缺乏了朱婷的中国队,仍然有冲走最强敌人意大利的整体实力。可以说,前三场比赛的重特大用人出错,是造成中国队没缘小组出线的较大 原因。

关键攻手朱婷不可以扣杀后,郎平对张常宁、李盈莹的攻击能力欠缺信赖。

郎平往往可以领着中国女排再创佳绩,非常大水平上便是由于中国队有国际级的强攻手朱婷。而朱婷的确与中国队取得了里约奥运冠军,2次世界杯赛的总冠军等成绩。可是东京夏季奥运会,朱婷手腕子伤情比较严重水平,超过了郎平的意料,在没有这一关键强攻点一下,中国队的应变力是不足立即的。

张常宁+李盈莹防御整体实力不错,但郎平对这套组成信任感不足。在第二场比赛惜败美国后,有记者采访郎平说:“是不是能够让朱婷歇息?”郎平的回应是:“她歇息了,那谁来顶?”不言自明,除开朱婷别的足球运动员的攻击没办法摆上橱柜台面。张常宁在国家队一直是打朱婷顶角,朱婷是“红花”,而张常宁则是配搭的“绿叶子”,李盈莹4年以来则一直为替补队员真实身份。事实上,张常宁在奥运会前的世联赛上,带领替补队员击败全主力军巴西,砍下36分,早已证实了自身的强攻能力,并且她还打的是足球队的大主要。

李盈莹在夏季奥运会第三场对战俄罗斯的比赛中,攻击下球率十分高,可是张、李二人的攻击依然没有被郎平看在眼中。郎平在前三场比赛中,把一个只能依靠拍扣弹着点来评分,乃至赠给敌人打防返的朱婷,一直推上去先发部位。直至再负俄罗斯以后,郎平真真正正了解到朱婷攻击简直不好,这才在提早出局的状况下,派张常宁+李盈莹先发,而这对组成以3:0击败了有着埃格努的意大利。应当说,前三场主推“伤者”朱婷,是中国女排淘汰的较大 要素。

郎平为中国女排摆脱低谷期奉献甚多,是人并不是神,国际级教练员也会犯错误。

郎平啜泣道歉也触动了许多球迷的心,但我本人的见解是:毫无疑问她的成绩,也毫无疑问她的不正确,不可以拿贡献抵得过,这不符一切正常的价值观念。教练的重特大用人出错,是东京夏季奥运会中国女排提早出局的较大 缘故,这个是不可置否的。

基拉里、吉马良斯等也会犯错误,客观事实成定局埋怨没用。大家不用去苛求郎平,郎导早已了解到她的不正确而道歉了,这一事儿也不用再埋怨下来。像基拉里2018年世界锦标赛2负中国、吉马良斯领着巴西女排在上海cba被中国队反转,这种著名的主教练都是会犯错误。没有立即开启张常宁+李盈莹,让朱婷停战,是那时候没有人能点醒郎平。朱婷在缺阵的状况下,大家仍然能击败埃格始加满整场的意大利。

证实中国女排的全部迎战全过程是十分充足的,中国队即便朱婷不出场,大家也是有冲击性奖杯的整体实力。可是,全部的这一切由于换别人换晚了,主推了“伤者”朱婷,错过了出线的战斗机,这一早已没法变更了。期待之后的教练员或是要作为一个“背面事例”,来汲取教训吧。迎战了5年的精力,一个重特大的用人出错,彻底都付之东流了。

世界足坛十大暴力冲突事件 第一直接导致战争爆发

No.10 瓦伦西亚VS国际米兰

2007年3月7日凌晨,欧洲冠军联赛1/8决赛第二回合,国米客场0-0战平瓦伦西亚,总比分2-2平,国米因为客场进球少而出局。比赛结束后,马切纳主动对布尔迪索进行言语上的挑衅。这惹恼了阿根廷人,两人相互挥拳。正当事件趋于缓和,瓦伦西亚替补球员纳瓦罗却冲入场内,对着毫无准备的布尔迪索的面部狠狠的打了一拳,布尔迪索的鼻梁被打断。这一行为激怒了所有国米球员,克鲁斯和科尔多瓦冲到纳瓦罗面前。萨内蒂和克鲁斯两名阿根廷球员试图冲向瓦伦西亚替补席但被其他队友拉住。除此之外,瓦伦西亚一位光头官员还想冲进国际米兰更衣室,幸好被保安拦住。欧足联在经过录像分析以后,确认此次事件最大责任人是纳瓦罗,并对纳瓦罗禁赛7个月的严厉处罚,其他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

No.9 土耳其VS瑞士

德国世界杯附加赛第二回合,土耳其虽然在主场4-2击败瑞士,但由于瑞士首回合2-0获胜,因此土耳其以客场进球少惨遭淘汰。土耳其的出局让现场球迷很是愤怒,他们将手中的矿泉水瓶以及其他一些硬物掷向瑞士球员,瑞士球员胡格尔被击中。而后他在球员通道给了土耳其助理教练一脚,阿尔帕伊马上采取行动放倒瑞士的斯特雷勒。两队球员在球员通道附近大打出手,占有主场优势的土耳其人赢得了这场群殴的胜利!最后在土耳其警察和保安的协助下,才将两队球员拉开。瑞士球员格里齐丁的腹部被硬物击中,当即送到医院治疗。除此之外,沃热尔、胡格尔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攻击。比赛结束后,欧足联做出处罚,土耳其六场国际比赛必须在中立球场进行,此外土耳其足协被罚款20万瑞士法郎。

8、卡迪斯亚VS阿尔萨德

2004月20日在亚冠联赛中出现了一场长达14分钟的群殴!卡塔尔球队卡迪斯亚与科威特的阿尔萨德在比赛中大打出手,卡迪斯亚球员挥拳、飞腿等无所不能。而令人有些不可思议的是除了球员参与集中之外,科威特足协副主席也参与其中!这场群殴中,阿尔萨德一共有四名球员受伤,其中卡瓦里中度脑震荡。亚足联随即做出严厉处罚,禁止卡迪斯亚三年内参加亚冠联赛,同时球队被罚款4万美元,卡迪斯亚20名球员亚洲禁赛两年。

No.7 1990年英甲联赛曼联VS阿森纳

当时,曼联球员麦克莱尔与阿森纳后卫温特伯恩发生冲突。温特伯恩情绪有些失控,他开始蓄意报复曼联球员。阿森纳球员利姆帕尔和曼联球员埃尔文终于忍不住动起手来!而保罗.因斯则火上浇油,他将利姆帕尔一拳打倒在场边的广告牌上。两队几乎所有的球员都冲上前群殴,裁判在此时做不了任何事情,只能在场边目瞪口呆。这是足球史上最严重的群殴事件,赛后阿森纳被英足总罚款5万英镑,并扣掉联赛积分2分。曼联也被处罚5万英镑,并扣掉联赛积分1分。根据不完全统计,赛后一共有11名球员被送到医院接受治疗。

No.6 切尔西vs阿森纳

2007年英格兰联赛杯决赛切尔西2比1阿森纳(蓝军枪手勇战联赛杯)2007年英格兰联赛杯决赛在切尔西和阿森纳之间展开,比赛开场仅仅8分钟,切尔西队长特里在第57分钟被阿森纳中场一脚踢中头部昏迷不醒,这次粗野的犯规也为赛后的大战埋下了伏笔。德罗巴的两个进球帮助切尔西反败为胜,在比赛马上就要结束的时候,图雷和米克尔发生了争执,想上来劝架的兰帕德也被偷袭,于是双方球员混战在了一起,一共十八名球员.

No.5 德国——阿根廷

06年世界杯1/4决赛德国1比1(点球4比2)阿根廷。德国队第四个主罚点球的博罗夫斯基在将点球打进后的挑衅动作直接导致了比赛之后的一场混战。在坎比亚索的点球被扑出后,阿根廷后卫库弗雷推倒了默特萨克,后来双方多人加入,冲突升级为两支球队多名队员之间的斗殴,就连德国领队比埃尔霍夫也和阿亚拉纠缠在了一起。赛后,双方多名球员遭到停赛。

No.4 巴塞罗那VS毕尔巴鄂

84年的西班牙国王杯决赛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一幕。经过90分钟的苦战,毕尔巴鄂竞技1-0击败巴塞罗那。比赛结束后,整场碌碌无为的马拉多纳爆发了,他很不理智的与对方球员争执,并飞翻了毕尔巴鄂竞技球员索萨;然后又把冲进场的球迷一脚撂倒。这也成了群殴的导火索,两队球员在场上大打出手,场面一片混乱。现场球迷也纷纷越过铁丝网,并与警察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一共有数十人不同程度受伤。83赛季马拉多纳的左腿被戈耶科埃切亚踢断,“球王”甚至一度陷入昏迷,此事也为这场大战埋下了伏笔。这场比赛之后,马拉多纳离开了西班牙,加盟了意大利的那不勒斯俱乐部。

No.3 中国国奥VS女皇公园巡游者

2007年2月7日,在中国国奥与女皇公园巡游者的练习赛中,下半场第75分钟,郜林由于不满对方出言侮辱,与对方发生冲突。很快,两队发生群殴。陈涛的头和眼睛均被打伤,郑涛的下巴被打成重伤,而且曾短暂昏迷,另外中国国奥还有多名球员受了不同程度的轻伤,而女皇公园游击者则没有伤员情况。赛后这一暴力事件一度被英媒体认定为中国国奥球员咎由自取,毕竟这是一周内中国国奥第二次与对手发生冲突。不过通过电视画面看出,女皇公园巡游者才是这起事件的怂恿者,他们预备队主教练也参与了斗殴。英足总已经将这起事件交给英国警方,女皇公园巡游者受到了严厉的处罚。中国国奥队员郜林则被开除出国家队。

No.2 意大利VS智利

No.1 萨格勒布迪纳摩VS贝尔格莱德红星

90年的南斯拉夫正处于风雨飘摇的阶段,克罗地亚人与塞尔维亚人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这样的矛盾也被带到了足球场上。当年的5月18日,一场争夺南斯拉夫联赛冠军的较量在萨格勒布展开,两支球队正是代表塞族的红星和代表克族的萨格勒布迪纳莫。比赛中,双方过激的言论引发了球场骚乱,球迷冲进场内遭到了警察的阻拦,博班看到警察正在殴打一名球迷,立刻一记飞踹攻击这名塞尔维亚警察。于是,球员们也投入到了战斗当中。这场大战一共持续了将近1小时,数十人在混乱当中受伤,但是博班却凭借着一记飞踹成为了克罗地亚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人认为这场比赛是克罗地亚独立战争的导火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