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年奥运会-中国第一年奥运会在哪举行
1.中国的棒球发展
2.急求一篇地理论文!以“我眼中的中国”为题
3.关于萨马兰奇
中国的棒球发展
1872 清政府派出一队30人的男学生去美国留学,作为中国“自强运动”的一部分。这批学生很快接受了美国的文化,并成立了“东方棒球俱乐部”
1879 12岁的时候,搬到夏威夷与哥哥同住。这个未来的革命家就是在夏威夷学会了棒球,后来又通过运用此项活动来达到他的政治目的
1881 由于过度的美国化,中国交流学生被召回中国,在回程途中在旧金山接受了奥克兰棒球俱乐部的挑战,并且击败了该球队
1895 中国三所院校——北京汇文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北京同舟大学都组织起了棒球活动
1905 6月2日,来自上海的圣约翰大学棒球队和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棒球队碰面,最后圣约翰学院赢得了这场被誉为大陆第一次两支中国球队间的比赛
1907 中国首次正式的大专院校间比赛在北京的同舟大学和汇文大学间展开
1911 在中国大革命前夕,的革命政党,同盟会,在湖南省省会长沙建立了棒球协会。而在长沙的棒球圈子中,主要是作为掩护,来教年轻人如何投掷手榴弹
1911 中国海外棒球俱乐部,在夏威夷成立,在旧金山的一次表演赛中击败了当时的纽约巨人队
1914 一个美国传教士,维拉德 L. 纳什,在苏州大学任物理系系主任,组织起了华东地区6所大学的体育协会。圣约翰大学获得第一年的棒球联赛冠军。到1920年,联盟已经扩充到8支队,该项赛事一直持续到1925年
1915 中国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远东棒球赛,仅次于菲律宾,获得亚军
1932 日本入侵中国东北的半年后,在美国的太平洋联盟中的两支球队分别以日本,中国投手先发,上演了抗日战争的翻版。萨克拉门托参议员队的先发日本投手是夏威夷出生的 kenso nushida,而奥克兰橡树队的先发投手是当地的美籍华人李庚洪,他已经是第二代美国的中国移民了
1941-1945 为反对战俘集中营,棒球在被战争撕裂的亚洲展开,在美国,日本军队和战俘中进行。这跟美国内战时的情形很相似
1959 在领导的中国,三十多个省份的,军事的,城市的球队参加了首届“新中国棒球锦标赛”
1975 之后,棒球运动正式在中国恢复
1976 香港组织起第一个棒球小联盟,球员全部是华人
1986 在Peter O’Malley执导下的洛杉矶道奇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为天津体育文化中心建造了一个棒球场
1988 中国举办了第一次正式的棒球锦标赛——北京世界锦标赛,参加者都是十一二岁的男孩
1996 第一次有一支日本职业队到中国来,与中国国家队打了两场比赛。这支由22人组成的队伍主要成员是来自名古屋市的中日龙队和神户的欧力士队的选手
2002年5月
中国棒球协会和PBL(Postive baseball Limited)建立了4支棒球队
北京猛虎
天津雄狮
上海金鹰
广东猎豹
一个月的联赛后,天津雄狮加冕为中国职业棒球联赛的第一届冠军
2002年6月
PBL公司安排中国国家队走访美国孟菲斯,田纳西两地,与美国NJCAA(全美学院运动协会)的全明星队进行5战3胜的挑战赛。美国大学生全明星对在第五场比赛的第九局击出戏剧性的再见本垒打,以3比2获得挑战赛的胜利
2002年9月
中国棒球协会与王朝体育市场发展有限公司(Dynasty Sports Marketing LTD)签署了一纸6年的合同,合同期治2008年奥运会。(王朝体育市场发展有限公司,是由PBL,JSM(J.Sasaki Marketing)和Jack Inc. 合资的新公司)合同包括了中国棒球联赛,中国国家棒球队,中国青棒球联赛,中国高校棒球联赛以及中国青少年棒球选手选拔计划(swing for the wall)的所有商务运作、推广内容
2003年3月
中国棒球协会任命Tom Mccarthy 为中国职业棒球协会的副主席。Tom Mccarthy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任命为中国官方体育组织委员的美国人
2003年4月
中国棒球协会和王朝公司启动了第一个全赛季,为期3个月的职业棒球联赛。联赛有48场常规赛和5场冠亚军决赛
2003年7月
中国职业棒球联赛是中国体育届中,在SARS之后第一个重新开赛的联赛,并且成功的在天津商业性的运作了第一届全明星赛
2003年8月
北京队在激动人心的冠亚军第5场比赛中,在第11局以5:4获得胜利,加冕冠军
2003年9月
王朝公司撮合了中国棒球和美国大联盟的一个特殊的合作。2位美国大联盟球星:洛杉矶道奇队的Jim Lefevbre和波士顿红袜队的Bruce Hurst分别担任了中国国家队的经理和投手教练,协助国家队备战2003年亚洲棒球锦标赛暨奥运会预选赛。Lefevbre和Hurst成为第一次国字号球队使用的美国经理和教练
2003年9月
中国国家棒球队抵达美国亚利桑那,作为大联盟球队西雅图水手队的座上宾,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训练
2003年10月
中国国家棒球队在日本的札幌举行的亚洲锦标赛上有着不俗的表现。在争夺第三名的决赛中仅以1比3输给中华台北队,获得第四名,并且将中华台北送入奥运会决赛圈
2003年11月
王朝公司撮合了中国棒球和美国大联盟的一个为期2年的合作,包括了国家队的训练,国家青年队的发展以及交换球员的方针。这是中国体育史上首次与美国职业运动联盟的合作
急求一篇地理论文!以“我眼中的中国”为题
我眼中的祖国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曾经,有多少文人雅士歌颂他,有多少爱国诗人赞美她。他就像一只雄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可是,翻开历史的昨天,我们的祖国母亲又饱经过多少磨难:19世纪后期,英、法、俄、日等多次侵入中国,强迫中国与之签定不平等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入北京,掠夺并烧毁皇家园林圆明园,随后与清廷签定《北京条约》,新开放长江沿岸和北方沿海的通商口岸。俄国则通过《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中国东北和西北14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95年,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后,与日本签定《马关条约》,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并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1899年,义和团运动爆发,以“扶清灭洋”为宗旨并在慈禧太后默许下开始围攻外国驻北京使馆。于是,各国以解救驻京使馆人员的名义侵入中国,史称八国联军。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各国签定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同时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由各国派兵驻扎,开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国人不得入内等。就在这时,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带着千万名满怀热血的中国人为我们的母亲而奋斗,战士们用热血洒满了这片黄土地,终于,经过十三年的奋战,饱受煎熬的人们走出了黑暗,迎来了光明。 翻开历史新的一页,沉睡了五千年的狮子在烈火中苏醒了:1997,10.1,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 气式飞 机(歼5型歼 击 机);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大庆油田建成。 中近程地地导 弹飞行试验成功; 第一颗原 子 弹爆 炸成功。 第一颗人 造地球卫 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成为第5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射击运动员许海峰为中国赢得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中共十五大召开,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我国第一艘无 人飞 船“神 州一号”发射成功,一直到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51枚金牌。
这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正在告诉世界我们炎黄子孙的智慧与努力。现在,中国是世界强国之一。母亲啊,你听到这个消息,是不是很高兴呢?
母亲啊,您用您那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我们,作为您的子女,我们将把握住新世纪的方向,为您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关于萨马兰奇
老萨选择中国,可能最大的原因,在于他的中国情结。 萨马兰奇,这位慈祥、和蔼的西班牙老人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最近,正是他宣布了中国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消息。在萨马兰奇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期间,他始终对中国充满感情。萨马兰奇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让中国人记忆犹新:“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永远是你们伟大国家的朋友!” 中国人民的朋友 萨马兰奇与中国人民结下的深厚友谊还得从他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时讲起。 那时,萨马兰奇就协助基拉宁主席为恢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席位做了许多工作。在萨马兰奇的力荐下,中国的何振梁进入了国际奥委会。在萨马兰奇执掌国际奥委会21年来,他本人多次访问中国,每次来访,萨马兰奇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他总是将眼睛“睁得大大的”,不放过任何一个观察和参与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机会。中国运动员在世界体育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他都来电祝贺。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萨马兰奇还特地为中国的第一位奥运冠军许海峰颁奖。而他和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之间的忘年交更是国际体坛的一段佳话。 1991年5月在日本千叶县举办的世界锦标赛女单决赛中,邓亚萍第一次从萨马兰奇手中接过了盖斯特杯。热爱乒乓球运动的萨马兰奇很赞赏邓亚萍精湛的球艺,更佩服她敢于向强手挑战又不服输的劲头。他曾对何振梁说过:“邓亚萍那种不服输的劲头,代表了运动员的风貌。”萨马兰奇还邀请邓亚萍去国际奥委会总部作客。10月邓亚萍践约去访,萨马兰奇亲自为她安排活动日程,在总部请她吃饭。 中国运动员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一举夺得15枚金牌,神州大地随之刮起奥林匹克风。1987年,萨马兰奇主席应邀出席在广州举行的第六届全运会开幕式,于是,萨马兰奇不失时机地向中国体育界***提出中国城市申办1996年奥运会的建议。当时,中国城市申办奥运会的条件尚不成熟,但这反映了一位友人对中国的期待。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以两票之差失利。没有投票权的萨马兰奇也对此表示惋惜。1997年,萨马兰奇主席又应邀出席在上海举行的第八届全运会开幕式。这次他带着几位国际奥委会重要官员一起到上海,并与中国体育界***会谈,再次建议中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如今,这个承载着13亿中国人希望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这和萨马兰奇的鼓励是分不开的。 半个世纪奥运情 萨马兰奇1920年出生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父亲是西班牙纺织业有名的企业家。小萨马兰奇在学校是个讨人喜欢的孩子,他谦和礼让,做事细致,深得小伙伴们的信任和老师们的喜爱。小学时期,最令小萨马兰奇感到惬意的事情就是同舅舅曼努埃尔去看拳击。后来他悄悄在自己的房间里练了起来,有时他还把3个弟弟找来切磋武艺,结果把他们打得嗷嗷哭叫。同时,他又酷爱踢足球。9年级时,小萨马兰奇迷上了曲棍球,甚至还成了巴塞罗那一名小有名气的少年曲棍球手。 1935年7月,萨马兰奇以平均A的优异成绩完成了中学学业,盼子承业的父亲为萨马兰奇选择了巴塞罗那实验学院商业学专业。入学第一年,萨马兰奇就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难度很大的会计师考试,并取得了会计师证书。1936年7月,佛朗哥的法西斯长枪党发动叛乱,引起了一场持续3年之久的残酷内战。萨马兰奇不仅学业和生活受到了冲击,而且被征入伍,当了战场卫生员。 1939年4月,内战结束了,这一年年底,萨马兰奇完成了巴塞罗那研究生院的课程学习,进入父亲的公司从事一般的管理工作。很快,他的才干得到公司同仁和父亲的赏识,而且还得到马维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塞·马维西先生的赞赏,于是刚刚20出头的萨马兰奇就出任这家大型纺织企业的总经理。这时,萨马兰奇喜欢上了风靡西班牙的旱冰运动,1942年时,他在西班牙皇家体育俱乐部创建了西班牙第一支旱冰球队,从此与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定在1940年和1944年举办的第12和第13届奥运会被迫取消。战争结束后,第14届奥运会于1948年在英国伦敦举行,当隐退多年的长跑巨星鲁米在开幕式上手持圣火跑进场内并点燃奥林匹克圣火时,全场观众群情振奋。正是在这个时候,萨马兰奇提出了加入国际奥委会的申请。 进入国际奥委会后,萨马兰奇兢兢业业地工作,一步一步稳固自己的地位。1980年7月16日,国际奥委会第83届全体委员会议如期举行,只经过一轮投票他便如愿以偿地登上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的宝座。有人曾经给他做过统计,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最初几年时间里,由于工作过于繁忙,萨马兰奇常常一天仅睡5个小时,他曾在6天中访问了5个拉美国家,参加了20次会议,发表20次演讲,听取100多人的发言,总行程达24135公里。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21年以来,萨马兰奇的足迹遍及5大洲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的体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赢得了全球性的广泛尊敬和爱戴。在萨马兰奇任职的21年中,他通过不懈努力,让奥林匹克运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奥运会从“烫手芋头”变成了“香饽饽”。 他身后的“合格夫人” 近一年里,萨马兰奇给人的感觉是一下子苍老了许多,而这与他的夫人在去年悉尼奥运会期间去世有着极大的关系。萨马兰奇的夫人玛丽亚曾是巴塞罗那的社交名媛,会5种语言,擅长钢琴、绘画。与萨马兰奇结婚后,玛丽亚担当起“合格夫人”的角色。她常常亲自为萨马兰奇准备他最爱吃的鳍鱼加米饭,晚饭为他准备清汤、酸奶和水果。玛丽亚认为最理想的夏装是白色上装加灰色裤子,而一身米色西装套服同样很潇洒。人们可以注意到,萨马兰奇在很多重要场合都穿米色西装套服。 在萨马兰奇进入国际奥委会后,玛丽亚更是全心全意地支持丈夫的工作,支持丈夫的事业。她周旋于各种势力之间,有效地协调了国际奥委会内部的关系。在萨马兰奇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期间,奥运会彻底向妇女打开了大门,国际奥委会中也出现了数量相当的妇女委员,这些都与玛丽亚的影响和努力分不开,虽然玛丽亚对体育并不太感兴趣。 关键时刻更见萨马兰奇对玛丽亚的真情。1953年的一天,萨马兰奇从马德里乘飞机回巴塞罗那,飞机发动机出现了异常情况,萨马兰奇从来没有面临这样的危急时刻,这时他惟一想到的只有玛丽亚,他掏出笔在一张便条上急促地写道:“玛丽亚,我亲爱的,我爱你。任何力量都不可能把我们分开。” 也许是爱的力量,那一次萨马兰奇安全地抵达了巴塞罗那。但是,爱的力量并不是万能的,47年后,在萨马兰奇参加完悉尼奥运会的开幕式赶往巴塞罗那,在只剩下2个小时的路程时,他得到了妻子去世的消息。没有见到爱人的最后一面,给这位老人留下了终身的遗憾。一夜之间,萨马兰奇老了许多,吻着妻子冰冷的额头,他流下了眼泪,嘴里一直念叨道:“她是好女人,我非常爱她,非常爱她。” 萨马兰奇夫妇有一对儿女,女儿玛丽亚·泰莱萨是经济学博士,儿子胡安·安东尼奥是一名工程师,同时又是国际现代五项联合会的副主席,子承父业,在本次莫斯科的会议上,萨马兰奇的儿子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光荣退休后的萨马兰奇决意好好享受生活,他说现在的最大念头就是回家休息。萨马兰奇从去年年底已经开始着手写回忆录,他要把他的传奇经历告诉所有人。 IOC历任主席 第一任维凯拉斯:1894年6月23日国际奥委会成立的时候,顾拜旦提名维凯拉斯为首任主席。维凯拉斯是当时希腊的一位知名的作家、诗人和翻译家,他曾深入研究古希腊史、古奥运会史,积极支持顾拜旦提出的恢复奥林匹克运动的主张。他的任期只有两年,是在任最短的一位主席,在任时间是1894年至1896年。 第二任顾拜旦:法国人,历史学家、教育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他的任期是在1896年-1925年间,他对恢复和发展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做出了不朽的贡献。顾拜旦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 第三任巴耶·拉图尔:比利时人,1925-1942年出任国际奥委会主席。 第四任埃德斯特隆:来自瑞典,田径运动员出身,在任时间是1942-1952年。 第五任布伦戴奇:美国人,在任时间是1952-1972年。同他的上任一样,他也曾是一名优秀的田径运动员。 第六任基拉宁:来自爱尔兰,是一位法学博士,喜爱骑马、划船、拳击等运动,1972-1980年期间,他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他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曾以记者身份到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采访过抗日战争。他还是第一位访问新中国的国际奥委会主席。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