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为什么分红蓝队-国家队为什么分红蓝队和蓝队
1.你如何评价中国男篮?
2.男篮蓝队将战伊朗有何看点?
3.为什么说杜昊天是信球?
你如何评价中国男篮?
客观而论,现役中国男篮的国家队,已经展现出亚洲一流强队的霸气和潜质,虽然还达不到九六黄金一代的超强水准,但已经展现出上升的趋势。中国男篮只从分红队和蓝队两支国家队以来,作用还是挺明显的,首先是CBA各球队具有发展潜力的年轻球员,都得到了表现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和空间,通过实战的检验,为国家队获取新鲜血液。
男篮蓝队将战伊朗有何看点?
为了迎战本月底和下月初与伊朗男篮的热身赛,中国男篮蓝队公布了17人的球员名单,球队中有多人是高效的三分射手,如果他们中有人能够在热身赛中保持不错的三分命中率,无疑将极大丰富球队的打法。
随着小球和跑轰战术的兴起,近年来三分球在比赛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尤其是火箭队的“魔球理论”更是直接忽略了中距离投篮,只重视篮下和三分球的投篮,因此,如果外线不能保证一定的命中率,要想获胜会非常困难。
可是,历来以投篮精准而著称的中国男篮,在朱芳雨和王仕鹏退役后竟然再也找不出一个合格的投手了,无论是红队还是蓝队都存在这一问题。去年的亚洲杯和今年世预赛第二个窗口期,蓝队均暴露出了外线命中率不稳定的情况,而红队在世预赛第一个窗口期赢下韩国也并非靠三分球,而是丁彦雨航的个人能力和孙铭徽的奇兵突袭。没有稳定的三分球,对方就会愈发肆无忌惮地包夹我们的内线,突破更加没有空间,所以找到一名可靠的射手就成了中国男篮的当务之急。
从蓝队刚刚公布的17人对伊名单来看,吴前、许梦君、陈林坚、李敬宇和可兰白克等都是高效的三分射手。其中,吴前在上赛季CBA联赛中大爆发,场均砍下19.8分4.3个篮板和4.1次助攻,曾有过单场42分的劲爆表现。但是很多人都忘了,在去年代表国家队的热身赛上,面对澳洲联赛吴前曾射进了7记三分,被外界誉为“又一个王仕鹏”,现在在年轻球员居多的蓝队中,吴前必会获得较多的球权,三分球或将成为其杀手锏。
上赛季刚上北控一队的许梦君曾给人留下过深刻的印象,凭借的便是关键时刻的大心脏三分,场均可以命中2.3记三分,命中率达到42%,他不占球权,敢于承担责任,也许会成为一匹黑马。陈林坚则在上赛季携手赵泰隆在三分线外掀起波澜,被称作“国产水花兄弟”,陈林坚在场均贡献15.4分的同时,三分球命中率也能达到41%,而且陈林坚前年入选过国家队,经验方面比很多队友有优势。而李敬宇则是成名多年的投手,被誉为“齐鲁第一刀”,正是因为他的离开,山东外线再无一名稳定的三分手,在季后赛半决赛中打得非常艰难,最终以3-4被广厦淘汰出局,放走李敬宇,被视作山东的重大失误。
此外,多次入选国家队,并始终无缘12人大名单的可兰白克也是一名优秀射手,上赛季场均能够投进1.5记三分,命中率为40%,被看做是完美的3D球员。联赛结束后,可兰前往美国进行特训,此次热身赛他有望展现个人的特训成果。
来源:腾讯体育
为什么说杜昊天是信球?
杜锋任人唯亲!广东主帅和辽宁球员不对付!张宁进不了国家队?中国篮协刚一公布第五个窗口期的17人大名单,网上立刻就骂声一片,不分青红皂白,好像先喷有理,要占领什么制高点。
这17名入选国家队的球员是:孙铭徽、朱俊龙(广厦);王哲林(上海);任骏飞、赵睿、胡明轩、徐杰(广东);吴前、陆文博、王奕博(浙江);周鹏、沈梓捷、顾全(深圳);姜伟泽(吉林);祝铭震(广州);阿不都沙拉木(新疆);周琦(NBL东南墨尔本凤凰)。
没有辽宁球员!这是此次大名单引起争议的头号阵地。
上赛季夺得CBA总冠军的辽宁,郭艾伦、赵继伟、张镇麟、付豪、韩德君,在最近两年里都曾先后为中国男篮效力,但此次大名单竟然集体空缺了。这就引发了吃瓜群众的想象力,他们的宗旨可谓是,满腹牢骚谁人说,开口先骂总没错。
名单造成的各种流言发酵了大半天,随后,杜锋指导接受的专访随后便解释了这一切疑问。其中,他提到了几条关键的信息:
1、窗口期只有6天的集中、磨合、准备时间,因此在人员选择上主要考虑的是跟队时间较长、对国家队战术体系和对伊朗、巴林队这两个对手相对了解和熟悉的球员。
2、中国男篮9月份结束世预赛第四窗口期比赛回国后,在隔离期间就收到国际篮联的通知,要求在10月5日之前提交第五个窗口期的参赛名单,所以新赛季崭露头角的球员并未入选。
3、有的球员因为伤病原因向教练组请假,也有球员因为长时间连续作战身心俱疲,希望这次能调整一下,这些情况教练组在确定名单之前均向中国篮协做了报告。辽宁队球员的实力有目共睹,希望他们能尽快恢复、早日归队。
杜锋指导详细地解开了球迷几乎全部的疑问,包括辽宁队球员为什么集体缺席,像张宁等新赛季表现出色的球员为什么没有入选,以及为什么是这些球员入选。回答可谓是有理有据,基于事实,很有说服力。
可即便如此,关于国家队选人的争议仍然在持续发酵,不可阻挡。
首当其冲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大众的误区,也就是关于中国男篮球员入队的方式。关注过姚明、巴特尔、王治郅三大长城,甚至更早一些时期中国男篮的球迷,都知道2002年轰动一时的“王治郅滞美不归”事件。
当年的中国男篮使用的是征召制,篮管中心拟定国家队名单,但在公布后,王治郅及其团队认为NBA夏季联赛机会来之不易,更有锻炼价值。于是,在信息传递远不如今天及时的当年,在几方未能完成有效沟通的情况下,大郅一意孤行,没有回到国家队。
篮管中心随后一纸声明,将大郅开除出国家队。此后长达4年的时间,大郅都未能为国家队效力,直到2006年,篮管中心主任李元伟打破坚冰,他与匡鲁彬、篮管中心综合部主任徐岚亲赴美国,最终将大郅带回中国,带回国家队,最终,大郅没有缺席2008年北京男篮奥运会。
时过境迁,这段传奇般的往事留给球迷们的其中一个印象就是中国男篮国家队的球员没有自由,只有无条件为国征战的义务,加之此后多线作战的姚明早早因伤退役,更是加重了人们的这种想法。对了,当年奥神推迟孙悦到国家队报到,随后遭到禁赛的故事,那也是路人皆知。
不说早了,其实姚明在几年前上任时就早已经将征召制改为邀请制。
这其中一个典型的事例还是和杜锋指导有关,当年红蓝分队,杜指导执教蓝队,邀请广厦新星赵岩昊进队,但遭到了拒绝。事情的确如此,但其实过程描述没有这么粗暴,在杜指导邀请之时,赵岩昊已经在美国特训,这是关键因素。
有了这个插曲,赵岩昊在几年后打出身价却没有出现在杜指导的国家队中,引发了无数球迷的宫斗剧脑补。可事实是,去年夏天,赵岩昊重新身披国家队战袍亮相,也打破了外界说杜指导对拒绝一事怀恨在心的流言。
一切都在说明一个问题,即便你将中国篮球里的人情世故都考虑进去,但不可否认,邀请制和征召制也绝不相同,教练组与球员的沟通更多,球员也拥有最终决定权,这是不能否认的事实。
基于这些,当时光来到了2022年的尾声,仍然有球迷被国家队一言堂拍脑袋决定名单的新闻所蒙蔽,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当然,邀请制之所以无法避免外界的猜测,关键点就在于邀请球员的名单没有公布,这是一个结。邀请制是为了保护球员,而如果公布邀请制名单,因各种原因拒绝国家队邀请的球员势必承受极大的压力。正因为这份邀请名单永远不可能公布,才给了流言无穷放大其中漏洞的机会。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