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的来历-北京奥运会的资料

tamoadmin 2024-12-14

1.奥运会的来历.意义.与精神是什么?和成功申办奥运对我国有什么意义?

2.有谁知道奥运会的来历和意义以及吉祥物的设计者?

3.北京奥运会口号的来历

奥运会的来历.意义.与精神是什么?和成功申办奥运对我国有什么意义?

北京奥运会的来历-北京奥运会的资料

来历:奥运会全称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国际性的综合体育运动竞赛盛会。起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亚竞技会。那时,希腊有许多城邦国家,各国间不断发生战争。各国人民渴望和平。本来是祭神的体育竞技会,逐渐变为和平与友谊的运动会。公元前776年,第一届全希腊运动会在奥林匹亚举行。在运动会进行期间,希腊境内保持和平,即使正在交战的双方也必须放下武器休战。谁若违反,就要受到严惩。到了19世纪末,战争威胁着世界,许多爱好和平的人呼吁恢复奥运会和发扬奥运精神。现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以后,每四年举行一届。奥运会上,各国运动员在许多体育比赛中公平竞争。

奥运会期间,各国人民关注比赛情况,甚至通过电视通宵达旦观看比赛实况。奥运会不仅是世界性的体育竞技比赛,而且促进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互相了解,推动了世界的和平、友谊和进步。奥运会会旗中五环相连,象征世界五大洲的团结和各国运动员以公正的比赛、友好的精神在运动会上相见。 意义:在古代历届奥运会上,主会场上都要燃起熊熊的火焰。奥运会圣火是神圣的,有着“光明、团结、友谊、和平、正义”的美好意义。顾拜旦在1912年首先提出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点燃圣火的动议,并提议将点燃圣火作为奥运会必须的仪式。自1936年起,每届的奥林匹克圣火,首先在奥林匹亚点燃,这里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火炬由运动员接力传递到主办国,在开幕式时进入主会场,在奥运会闭幕时熄灭! 精神: 为了表达奥运会崇高的原则及理想,近代奥运会创始者古柏坦爵士,亲自设计了许多仪式及规章,并把它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场上具体化的表现出来,这些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的会旗、会歌、会徽、格言等,均深具有教育的意义,再由人们透过视听的感受,从肃穆的气氛中去领会、体味一番。

古柏坦会一再地强调奥林匹克仪式的重要性,他说:“在奥林匹亚,人们聚集着,瞻仰过去并寄望未来,因此古代奥运的仪式亦适用于复兴中的近代奥运会,这种仪式是由飞逝的时光,将过去和未来联系在一起。同时这个盛会是由青春、美丽和力量三者所结合而成的……。”

奥林匹克的主要仪式可分为三个部分:开幕典礼、颁奖仪式、闭幕典礼。宣誓仪式含运动员、裁判员及国际奥会新任委员。

格言

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 Faster,Higher,Stronger, 是励运动员要继续不断的参加运动、努力求进步与追求自我的突破。原文为古拉丁语 Citius,Altius,Fortius,由一位古柏坦的好友,巴黎阿尔克依学院Arcueil College老师迪登 Henri Didon (多明尼加神父)于1890年左右首先使用,他为了使全班学生第一次到室外运动场上去参加运动,当时他以这种口与来鼓励学生。这三个字给了古柏坦极深的印象及体会,决定为国际奥会所采用,遂于1920年第七届奥运会在安特卫普举行时兴五环旗同时正式出现奥运会中。

“更快、更高、更强”

奥林匹克运动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这句格言是顾拜旦的好友,巴黎阿奎埃尔修道院院长亨利·迪东在其学生举行的一次户外运动会上,鼓励学生们时说的:“在这里,你们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顾拜旦借用过来,成为奥林匹克格言。这句话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虽然只有短短的六个字,而其中的含义却非常丰富。它既是指在竞技场上,面对强手时,发扬大无畏的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也是指对自己永不满足,不断地战胜自己,向新的极限冲击。不仅如此,这句格言还鼓励人们应该在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地更新,永远保持勃勃的朝气。 对我国意义:我觉得初始仍是基于一种政治性的或者说是社会性的考虑。

据说,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就有人士投书于天津的一家报纸,问中国何时参加奥运会,何时能在奥运会上也获金牌,何时中国也能办奥运会。如属实,这应是中国举办奥运会的最早呼声。呼声虽然来自民间,但其出发点是不满中国当时的“东夫病史,国弱民穷”。这是一种振兴奋强的愿望。借奥运会上的国家与国家的竞争,希望有朝一日,中国也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国力逐渐增强,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在北京积极地动员各方面力量准备1996年亚运会的时刻,在亚运会举办之前,邓小平同志在视察亚运会工程的时候,就提出了“你们敢不敢去申办奥运会?!”的响亮号召。根据当时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体育状况的分析,小平同志要办奥运会的想法也是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复兴的角度考虑的。

我们响应邓小平同志的号召,1993年争办2000年奥运会的时候,之所以没有最后成功,主要是些非体育因素的作用。因为,国际奥委会不是由国家奥委会以一国一票的形式组成的,而是由个人的委员组成的。当然,掌握着话语权的西方国家政治势力并不愿意看到中国在2000年就获得举办奥运会的机会,他们也是从政治上反对北京举办2000年奥运会的。

2001年北京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全会上以明显的优势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我看主要起作用的客观因素应是我们深化了改革,扩大了开放,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以及我国国际地位的大幅提升。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加上全国人民的支持以及申办委员会的努力,我们能比较顺利地如愿以偿。

因此,我们在分析2008年奥运会可能对国家发展的影响时,不能够忽略在政治方面社会方面的作用。我认为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我最近学到了一个新的政治词汇,叫国际动员能力。它是指国际社会如何认识你这个国家,当你这个国家的行为模式被国际社会肯定时,国际动员能力就会自然地上升。这实际上是国际地位和影响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回忆起1993年当时我们承受的国际主流媒体的强大压力,指责我们所谓的人权问题、民主问题等,都是对我们的行为模式的不认同。2001年再次申办时,这些问题并未完全消失,但已弱化多了,包括有投票权的国际奥委会委员。这就说明了国际社会在很大程度上认同了我国的改革开放,他们看到了他们预想不到的结果。我们成功地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会提升我们的国际动员能力。这也就是说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而且能更直接的近距离了解中国。其政治意义是重大的。我记得2001年,我们在莫斯科申办奥运会时,我遇到好几位西方国际奥委会委员,他们主动地对我说:“你们申办2000年奥运会时,我记得对你说过,我不是反对北京办奥运会,只不过那时我认为你们的条件还未成熟。今天,我可以说,条件基本上成熟了。”这说明,过去的所谓人权问题,民主问题,在他们对中国的认识中不再是重要的了.

有谁知道奥运会的来历和意义以及吉祥物的设计者?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由来和发展,从历史上看,可分为两大阶段,公元1986年开始至今举办的奥运会被统称为现代奥运会。 14世纪初,欧洲文艺复兴导致人们对古奥林匹克精神的赞扬。意大利早期活动家马泰奥·帕尔米里亚1450年提出要把古奥运会和平与友谊精神,贯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思想意识中去。在这一时期,对奥林匹亚的考察挖掘不断受到重视。德国人库齐乌斯率领的考察团,进行了长达6年之久的挖掘,获得大量文物和史料,被堙埋多年的奥林匹亚村得以重见天日。1852年1月10日,库齐乌斯在柏林宣读了以“奥林匹亚”为题的考察、挖掘报告,建议把这个运动会恢复起来,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从1895年到 1889年之间,在希腊人札巴斯的倡导下,希腊举行过五次全国奥运会,但始终没有扩大。

19世纪的欧洲,随着科学文化教育的发展,各国建立了本国的体育组织,有些国家举行了某些项目的竞赛,德国、瑞典、英国还形成了各自的体育制度或竞技运动。正当人们进而要求组织国际比赛时,第一批国际体育联合会成立,如1881年建立了国际体操联合会,1892年建立了国际赛艇联合会和国际滑冰联合会。此外,19世纪末,世界上出现了帝国主义和垄断资本,新的强大的威廉德国欲发动战争来重新瓜分世界市场,法国是德国的近邻,如果德国发动战争,战争的灾难首先就会落到法国人民头上,所以法国人民想保持和平。也就在这样的局面下,有人想了重新恢复象征过和平和友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

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于1883年提出举办类似古奥运会的比赛,并把它扩大到世界范围。1892年,他遍访欧洲,宣传奥林匹克思想,呼吁复兴奥林匹克运动。同年,在巴黎运动联合会成立10周年会议上,倡议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 1894年1月,他致函各国的奥林匹克组织,建议于同年在巴黎召开国际体育会议。同年6月16日-24日,在巴黎举行的国际体育大会上,15国代表决议每4年举行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了筹办奥运会,6月23日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希腊人维凯拉斯出任主席,顾拜旦任秘书长,还亲自设计了奥运会的会徽、会旗。并于1896年4 月6日-15日在希腊的雅典举办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共有13个国家的311名运动员参加了雅典大会。美国运动员詹·康诺利以13.71米的成绩获三级跳远金牌,从而成为第一位现代奥运会冠军。现代奥运会历史上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是打破了古代不允许女子参加的规定。在第二届奥运会上,尽管顾拜旦执意反对女子参加,女运动员还是踏上了在此之前一直属于男子的体育场。但性别歧视并未就此了结,田径运动直到1928年第九届奥运会才对女子开放。奥运史上另一个让人刻骨铭心的事是开始了现代奥运会诞生地希腊雅典引燃奥林匹克火炬,之后以接力方式传递至奥运会举办地,并在开幕式上点燃奥运圣火的仪式。从1924年开始,现代奥运会又分为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两种。当时在巴黎举行的是第8届夏季奥运会,在夏蒙尼举行的是第1届冬季奥运会。

以政治问题为由抵制奥运会于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上首开先河。英、法出兵苏伊士运河造成埃及、伊拉克和黎巴嫩抵制,而前苏联出兵匈牙利导致瑞士、西班牙和荷兰拒绝跨进当时奥运会大门。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发生了由美国倡议、61个国家加入的奥运史上最大“抵制事件”,抗议前苏联入侵阿富汗。为此,前苏联纠集其东欧盟友在四年后的洛杉矶奥运会以安全问题为由回敬了美国。丹麦自行车选手詹森在1960年罗马奥运会比赛中倒地身亡,自此,药物问题便形影不离地尾随奥运会。直到1988年汉城奥运会,世界和奥运会双料冠军、世界纪录创造本·约翰逊仰仗类固醇的事昭然天下。

现代奥运会诞生100年来,历尽艰难,它的兴衰、荣辱牵动着全世界亿万民众,它为加强世界各国人民和运动员之间的友谊,促进世界和平及世界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抹灭的功绩,这是人们在回忆奥运会历史时所不会忘记的。

奥运会吉祥物简介

在奥运史上,吉祥物第一次出现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此后吉祥物就成为构成—届奥运会形象特征的主要成份。吉祥物以其富有活力的为人们所喜爱的独特形象,体现奥林匹克精神、传达当届奥运会的举办理念,传达主办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营造奥运会的节日氛围,是在广大群众、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推广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所有奥运会识别项目中的其他形象无法比拟的。

国际奥委会和历届奥运会组委会对吉祥物的设计要求都很高,每一届奥运会吉祥物的揭晓都吸引了世界的关注,成为当届奥运会的亮点。在奥运会吉祥物的发展上,每一届奥运会的吉祥物设计都强调了创新和个性,重视群众特别是少年儿童的广泛参与,吉祥物的设计和产生的过程已经成为宣传奥运会的过程。

在吉祥物的艺术形式上,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以前,奥运会吉祥物大多以举办国有特色的动物形象为创作原型,一般是一个物种。1992年后,奥运会的吉祥物出现了人物,或者是完全虚拟的形体,数量也有变化。1998年长野冬奥会吉祥物有4种,2000年悉尼奥运会吉祥物有3种,雅典奥运会是2种。不管是什么样的形式,其基本的创作核心是有利于表达当届奥运会的主题,有利于表现主办城市独特的地域特征、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同时有利于市场开发和保护。

现代奥运会产生了各种造型多样的吉祥物。每个吉祥物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都有富有活力的性格,体现了友谊和公平竞赛的奥林匹克理想。吉祥物首次在奥运会上发挥显著作用是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在近些年的奥运会中,吉祥物的作用得到了加强。吉祥物将奥运会价值拟人化了,为其赋予实际的形体并使之广为儿童所接受,这是当今奥运会识别项目中其他形象所无法比拟的。

历届奥运会吉祥物

1972年德国慕尼黑夏季奥运会吉祥物WaldiWaldi,1972年德国慕尼黑夏季奥运会吉祥物WaldiWaldi是一只短腿长身的德国猎犬,是夏季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个官方的奥运吉祥物,代表了运动员坚韧、坚持和敏捷的特性。Waldi被生产成为各种形式和尺寸的纪念品:长毛绒、塑料玩具、海报、纽扣等等。

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夏季奥运会吉祥物Amik ,吉祥物已经成为奥运会的传统,被选为吉祥物的动物是海狸,命名为Amik,是加拿大阿尔贡金族印地安人语海狸的意思。

1980年莫斯科夏季奥运会吉祥物Misha,1980年莫斯科夏季奥运会吉祥物是一只名叫Misha的俄罗斯熊,由著名的儿童书籍插图画家维克多·切兹可夫设计。Misha在1977年12月19日第一次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在莫斯科奥运会期间被用在诸如毛绒玩具、瓷器、塑料制品、玻璃器皿等上百种纪念品上,而且还被印制成了邮票。

1984年美国洛杉矶夏季奥运会吉祥物Sam,名为Sam的老鹰以美国星条旗为背景,红白蓝颜色更是美国的代表色,以卡通造形的鹰穿着代表美国传奇人物[山姆大叔]的服装。由迪斯尼所设计的吉祥物,十足的美国风味,吉祥物被商业化利用也从此次开始。

1988年韩国汉城夏季奥运会吉祥物Hodori,1988年汉城奥运会在东方举行,韩国人选择较具东方色彩的小老虎做为汉城奥运会的吉祥物,取名为 Hodori。这个名叫“Hodori”的老虎被设计成为一只友善的动物,代表了韩国人热情好客的传统。吉祥物的名字是从2295个由公众提交的名字中挑选出来的。“Ho”来自于韩语的虎,而“Dori”是韩国人称呼小男孩常用的一种爱称。

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夏季奥运会吉祥物Cobi,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夏季奥运会吉祥物是一只又像山羊又像狗的动物,取名为Cobi。组委会为了宣传奥运会,在西班牙的电视里特地为它制作连续剧。这个由西班牙当地漫画家扎维尔.玛瑞斯克设计的小狗Cobi一开始并未被西班牙人普遍接受,但随着奥运会的结束,Cobi慢慢的流行了起来,并且逐渐受到了西班牙人和世界的喜爱。

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夏季奥运会吉祥物Izzy,1996年亚特兰大夏季奥运会吉祥物“Izzy” 是第一个用电脑制作出的吉祥物。它是一个幻想出来的生物,被起名叫做“izzy”。这个名字来源于“What is it”。因为没有人能看出它到底像什么。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结束以后它改变了几次形象。最后它得到了一张嘴,并在眼睛上增加了闪亮的星星,同时原先细长的腿上增加了肌肉,脸上也长出了鼻子。

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夏季奥运会吉祥物Syd、Olly和Millie,2000年悉尼奥运会吉祥物Ollie,Syd和Millie 设计者:马修 哈顿。吉祥物是三个澳洲本土动物,分别代表了土地、空气和水。 Ollie代表了奥林匹克的博大精深(来自于奥林匹克);Syd表现了澳洲和澳洲人民的精神与活力(来自于悉尼);Millie是一个信息领袖,在它的指尖上有资料和数据(来自千禧年) 。

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吉祥物费沃斯和雅典娜,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吉祥物费沃斯和雅典娜是一对兄妹,吉祥物的创意来自古希腊的一种陶土雕塑玩偶“达伊达拉”。他们长着大脚丫,长长的脖子,小小的脑袋,一个穿着深**衣服,一个穿着深蓝色衣服,头和脚为金**,十分可爱。这种数千年前的玩具是在希腊的一座历史遗迹中发现的。尽管两个吉祥物诞生于现代,但他们的名字则都来源于古希腊传说中的人物。其中费沃斯是光明和音乐之神,通常也被称为是太阳神;雅典娜则是智慧女神和雅典城的守护神。费沃斯和雅典娜一起,象征着希腊的历史和现代奥运会的结合。

2008年奥运吉祥物是五个拟人化的福娃,英文译名为Fuwa.分别为:“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北京奥组委对这组融儿童与动物为一体的五个娃娃形象组成的吉祥物进行了解读。“福娃”的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冬季奥运会吉祥物

1968年法国格勒诺布尔冬季奥运会吉祥物Schuss,滑雪人舒斯Schuss是冬季奥运会第一个官方的奥运会吉祥物。

1976年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冬季奥运会吉祥物,吉祥物是奥地利山区泰洛尔人造形的雪人,圆圆滚滚雪白的雪人,戴着泰洛尔人帽子,加上胡萝葡红红的鼻子,造形非常讨喜;象征着纯洁的奥运。

1980年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吉祥物Roni,1980年普莱西德湖冬奥会的吉祥物取名为 Roni,是美国伊洛克族印地安人浣熊的名字的简称。浣熊与伊洛克族印地安人,都是普莱西德湖当地原住民及原生动物,受到当地政府的保护。

1984年萨拉热窝冬季奥运会吉祥物Vucho ,Vucko是一只勇敢无畏的狼。它到世界各地宣传奥运,传递过程中还登上高山,甚至骑着骆驼越过沙漠。Vucko改变了人们对狼的看法,表达出人与动物互为朋友的意思。

1988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冬季奥运会吉祥物Hidy和Howdy ,吉祥物由两只拟人化的北极熊组成,分别命名为 Hidy及Howdy,名字传达出加拿大人的热情与欢迎(Hi,Hello)。两只北极熊穿上牛仔装成队出现,这也是奥运会吉祥物首次以一男一女成队出现。

1992年法国阿尔伯特城冬季奥运会吉祥物Magique ,吉祥物的设计及命名都以小孩为主角,这个以星形为设计重点的吉祥物,取名为「冰上精灵」 Magique 。

1994年挪威利勒哈默尔冬季奥运会吉祥物Hakon和Kristin ,吉祥物来自挪威童话故事的两个主角,并以故事中的两个孩子 Hakon和Kristin 命名,使得这届奥运会的吉祥物与历届奥运会不相同,充满故事性。

1998年日本长野冬季奥运会吉祥物Sukki , Nokki , Lekki , Tsukki ,日本人选择四只小猫头鹰做为吉祥物,这是首次以四只动物做吉祥物的奥运会。四只吉祥物取名为 Snowlets ,每只都还有不同的名字,分别取名为 Sukki , Nokki , Lekki , Tsukki,代表火、风、地和水四个不同的森林生命组成要素,而四个名字的英文字头加起来正好拼成Snowlet。

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季奥运会吉祥物雪靴兔Powder、北美草原小狼Copper和美洲黑熊Coal ,吉祥物代表了奥林匹克运动会更快、更高、更强的格言。

历届夏季奥运会吉祥物

1972年,第20届奥运会,德国慕尼黑——小猎狗“瓦尔第”吉祥物

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加拿大蒙特利尔——海狸“阿米克”吉祥物

1980年,第22届奥运会,前苏联莫斯科——棕熊“米查”吉祥物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美国洛杉矶——“山姆”鹰吉祥物

1988年,第24届奥运会,韩国汉城——小老虎“虎多力”吉祥物

1992年,第25届奥运会,西班牙巴塞罗那——“科比”狗吉祥物

1996年,第26届奥运会,美国亚特兰大——电脑造型“伊西”吉祥物

2000年,第27届奥运会,澳大利亚悉尼——鸭嘴兽“赛德”、针鼹“米利”和食鱼鸟“奥利”吉祥物

奥运会吉祥物来历

奥运会吉祥物(Olympic Mascot)一词,源于法国普罗旺斯语Mascotto,直到19世纪末才被正式以Mascotte的拼写收入法文词典,英文Mascot由此衍变而来,意能带来吉祥、好运的人、动物或东西。

奥运会吉祥物起始

为冬季奥运会设计吉祥物始于1968年格勒诺布尔第10届冬季奥运会。这个称为雪士(Schuss)的半人半物的卡通型滑雪小人儿形象,有着夸张的硕大脑袋和细巧而坚硬的身体, 象征一个有着坚强意志的小精灵。Schuss的原意是"高速滑雪"。为夏季奥运会设计吉祥物始于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这只被称为瓦尔迪(Waldi)的装饰性德国纯种小猎狗形象在巴伐利亚随处可见。小猎狗的灵活、忍耐和坚韧的特性也是运动员性格的表征。其头尾对称地涂着浅蓝、深蓝、深绿、嫩绿、黄、褐诸色,以此象征德意志大地和天空的色彩,这种暖色调还表达了一种热闹和谐的气氛。这种色调被后继者效仿和继承。

奥运会吉祥物的动物形象

奥运会吉祥物大多以举办国有特色的动物形象为创作原型。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是海狸形象,称为亚米克(Amik);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是熊的形象,称为米莎(Micha);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是鹰的形象,称为山姆(Sam),即美国人的代名词"山姆大叔";1988年汉城奥运会是虎的形象,称为虎多里(Hodori)。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第一次使用抽象的卡通造型,是比利牛斯山的牧羊狗形象,称为科比Cobi)。它从一个方向看好像在微笑,换一个角度看又似乎在用鼻子嗅着什么,那小巧可爱的嘴和鼻,那斜视的眼睛,透着一股顽皮相,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奥运会吉祥物与现代科技

现代科技在奥林匹克运动中无处不在,传统的绘画和手工设计终于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吉祥物设计中被电脑科技所替代,那个由美国克劳弗通讯公司亚特兰大子公司设计"怪物",最初的名字叫"它是什"(What is it?),后来,组委会接到世界各地数千名儿童给它起的名字,最后采用了亚特兰大32位儿童的建议,定名为"伊兹"(Izzy)。2000年奥运会的吉祥物是澳伊奇大利亚的3种动物造型:鸭嘴兽、针鼹猬和笑翠鸟,分别取名为"悉德"(Syd)、"米莉"(Millie)和"澳利"(Oily)。

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介绍

福娃介绍: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福娃来历:福娃是五个可爱的亲密小伙伴,他们的造型融入了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以及奥林匹克圣火的形象。

福娃名称:每个福娃都有一个琅琅上口的名字:“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在中国,叠音名字是对孩子表达喜爱的一种传统方式。当把五个娃娃的名字连在一起,你会读出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北京欢迎您”。

福娃含义:福娃代表了梦想以及中国人民的渴望。他们的原型和头饰蕴含着其与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联系,其形象设计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 将祝福带往世界各个角落。

福娃意义:很久以来,中国就有通过符号传递祝福的传统。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每个娃娃都代表着一个美好的祝愿:繁荣、欢乐、激情、健康与好运。娃娃们带着北京的盛情,将祝福带往世界各个角落,邀请各国人民共聚北京,欢庆2008奥运盛典。

福娃贝贝:

贝贝传递的祝福是繁荣。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鱼” 和 “水” 的图案是繁荣与收获的象征,人们用“鲤鱼跳龙门”寓意事业有成和梦想的实现,“鱼”还有吉庆有余、年年有余的蕴涵。

贝贝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图案。贝贝温柔纯洁,是水上运动的高手,和奥林匹克五环中的蓝环相互辉映。

福娃晶晶

晶晶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给人们欢乐。作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深得世界人民的喜爱。

晶晶来自广袤的森林,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他的头部纹饰源自宋瓷上的莲花瓣造型。晶晶憨厚乐观,充满力量,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黑色的一环。

福娃欢欢

欢欢是福娃中的大哥哥。他是一个火娃娃,象征奥林匹克圣火。欢欢是运动激情的化身,他将激情散播世界,传递 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欢欢所到之处,洋溢着北京2008对世界的热情。

欢欢的头部纹饰源自敦煌壁画中火焰的纹样。他性格外向奔放,熟稔各项球类运动,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红色的一环。

福娃迎迎

迎迎是一只机敏灵活、驰骋如飞的藏羚羊,他来自中国辽阔的西部大地,将健康的美好祝福传向世界。迎迎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保护动物藏羚羊,是绿色奥运的展现。

迎迎的头部纹饰融入了青藏高原和新疆等西部地区的装饰风格。他身手敏捷,是田径好手,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的一环

福娃妮妮

妮妮来自天空,是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其造型创意来自北京传统的沙燕风筝。“燕”还代表燕京(古代北京的称谓)。妮妮把春天和喜悦带给人们,飞过之处播撒“祝您好运”的美好祝福。

天真无邪、欢快矫捷的妮妮将在体操比赛中闪亮登场,她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绿色的一环。

北京奥运会口号的来历

北京奥运会口号诞生记

“One World,One Dream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句口号被认为是高度概括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这三大理念,并且有助于推广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那么,这句口号的诞生过程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北京奥运会口号的征集工作从今年1月1号开始,到1月31号结束。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负责这项工作的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收到了数以万计的来信和电子邮件。这些投稿来自于全国各地以及海外,总数达到了21万条。接下来就是大海捞针般的筛选工作。北京奥组委为此组织了多次专家研讨。语言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专家参与到奥运口号的评选工作当中。经过几轮的筛选,有这样几条奥运口号能够让人眼前一亮,不过它们同时也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不是不够响亮,就是语义不明。最终确定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句口号就是一个集体智慧的结晶。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句口号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会随着奥运会的一天天临近变得越来越响亮。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