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冠政策-新政让联赛亚冠脱节
1.新限薪令广州恒大便遭巨大打击,绝对核心会不会离队?
2.见怪不怪,见乱不乱 中超新政无非是荒唐
3.混战继续!亚冠神射空降四川?贵州恒丰哑火,中甲新军迎来爆发!
4.陈戌源痛批中国足球烧钱,你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
5.富力两名主力外援离队,中超能否留住高水平外援?
新限薪令广州恒大便遭巨大打击,绝对核心会不会离队?
中国足坛这两天被一条消息给刷了屏,中国足协出台了关于新赛季的各项新政,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无疑就是限薪!
其实在2019年底,中国足协提出了第一版“限薪令”,其中规定,国内球员最高年薪不得超过税前1000万人民币,国脚可以有20%的上浮,也就是1200万人民币。而外援则不得超过税后300万欧元,约合2400万人民币。然而没成想,2020年疫情袭来,联赛还没开打,许多球队便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宣告解散。很多俱乐部还背上了欠薪的骂名,这种情况甚至在中超都屡见不鲜。为了进一步去除联赛中的泡沫,中国足协经过长时间商讨,在本月中旬正式出台了第二版“限薪令”,国内球员的顶薪由1000万人民币直接腰斩一半,变为了500万人民币,外援的顶薪由税后300万欧元变成税前300万欧元,且队内外援总薪水不得超过1000万欧元。
消息一出,国内足坛自然是一番震动。对于足协新政,大家褒贬不一,有的球迷认为此举会让中国联赛流失一大批球星,观赏性也会因此大大下降。另一派则认为限薪是英明之举,国内球员正是在这种“温室”里才难以成长。两种观点都有各自的道理,至少球星流失,已经是正在进行时,首先受到影响的,便是中超的霸主广州恒大!
国内体育记者李仪爆出一则重磅消息,广州恒大的中场核心保利尼奥有可能在新赛季开始前转会离队,而恒大方面也默许了他的离队申请,这对于这支中超八冠王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
如果评选本赛季广州恒大发挥最好的球员,那非保利尼奥莫属。作为一名中场球员,保利尼奥却在20场比赛中斩获12粒进球,这也使他力压一众大牌射手,当选为恒大队手王。另外保利尼奥还送出了4次助攻,依旧是全队之最,可以说恒大就是凭借着保利尼奥的出色发挥,才能走到中超的决赛。而决赛中也正是因为保利尼奥的低迷,恒大两回合不敌江苏苏宁,九冠梦碎。在随后的亚冠比赛里,保利尼奥因伤缺阵,而少了他的恒大仿佛失去了灵魂,小组即遭淘汰,恒大也尴尬的迎来了赛季四大皆空。如今保利尼奥有可能离队,恒大球迷怎么可能不着急?
根据该记者爆料,保利尼奥早前曾向恒大提出过续约要求,但由于薪资方面分歧较大,双方并未达成一致。保利尼奥现在想转会离队,而恒大为了挽回一部分损失,也默许了保利尼奥的决定。保利尼奥与恒大的合约将在2022年中旬到期,而根据外媒的报道,保利尼奥目前的年薪为1400万欧元,恒大如果现在与他续约,根据新政,保利尼奥的薪水将锐减至税前300万欧元,缩水近5倍!相信这是保利尼奥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答应的。
更新后的“限薪令”彻底为中超的金元足球画上了句号,一个新的时代要来了!
见怪不怪,见乱不乱 中超新政无非是荒唐
近日来,中超限制引援、U23两条新政再次引爆媒体关注,一时舆论哗然,质疑云集。
更多老球迷指出,对于中超已是见怪不怪、见乱不乱。中超商业化十余年,始于学习英超,而同英超等成熟商业化赛事的差距却从未缩短,到现如今乱象频生,倒是让老球迷觉得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
15年10月《世界足球报》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英超场均36487名现场观众全球第二,中超场均观众22580人,全球排名第六。如果参考下两国人口对比,这种差距就不仅仅是同位级数学差那么简单了。
市场水平是商业化最好的试金石,场均上座率已明示中超与英超间商业化程度的差距,下图15-16赛季场均进攻、防御数据更是说明了中超与英超比赛的观赏性、技术含量层面的巨大差距。
过去一年内中,中足协出台诸多新举措,从U23政策到新U23政策,以及同时出台的限制引援政策,其中以24日夜出台的U23新政最为引人侧目。
新政看似扶植青训,直指世界杯,却意味着年过23周岁的球员将面临从球队宠儿到替补席都进不去的荒谬情况。
扶植青训,却是以牺牲大龄本土球员为代价;扶植青训,却是以牺牲成熟球队完整技战术体系为代价;扶植青训,也是以牺牲外援竞争力为代价;最重要的,扶植青训,出台新政,牺牲了职业联赛的观赏性和中超整体商业化进程,为这样一个渐渐走上正轨、由市场所主导的顶级联赛泼上了一盆冷水。
恒大首捧亚冠奖杯可谓是近年来中超的一个转择点,这之后资本增大中超投入,中超这个巨大的商业IP再次唤醒媒体及民众关注。本该顺利完成商业化构建,学习西方顶级商业赛事完善自身体系的中超却在新政发布后的舆论中一夜打回原形,重现往日乱象。
商业层面上来看,新政使得职业联赛的观赏性大幅降低,无疑大大降低了中超这个巨大IP的价值。当投入产出比不断降低,资本还会对足球产业保持足够的热情吗?如资本撤离,随之足球产业的整体氛围也会逐步下降,可谓是恶性循环。
中国足协的存在、新政的出台本该促进足球产业在国内的健康成长,而如今种种乱象丛生不禁让人们再次发出疑问:中国足球的明天在哪?未来在哪?
一、中超之乱始于其初
中国足球走上职业化之路始于1994年。
1994至2003年,中国足球顶级职业联赛名为甲级A组联赛,简称甲A。
2004年,效仿英超进行联赛改制,既有了“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既中超,这也是中国足球效仿、学习西方优秀联赛体系的一个里程碑。
中超成立本意为提升联赛水平、规范赛事、打造品牌,却因成立之初体系不完善、制度不规范走了不少弯路,闹了不少笑话。
03年甲A最后一轮,因足协公式漏洞,重庆队只有输球才能进入中超。一时“输球进中超”成了街头巷尾笑闻,而漏洞本身源于中国足协取消升降级制度所致。
而取消升降级制度源于2001年:中国国家队抽到世界杯预选赛绝世好签后,足协为国脚全方位投入世界杯预选塞所做的准备。本是杀鸡取卵,却不想这一取消,就是五年。这算是中国足球上一次屁股决定脑袋不遵从市场规律吃下的恶果。
而这一次,是U23新政。
升降级的取消又造成进入中超时代后,联赛中假赌黑的盛行。06年重新确立升降级制度后,中超才渐渐回归轨道。
2009年中国足坛反赌扫黑开始,中国足球的诸多阴暗面浮上水面,与之对应的标志性事件是央视中止了中超联赛的转播。
为此2011年初,足协请求央视恢复对中超的转播,未果。
从甲A到中超,二十年间种种乱象让中国足球的整体形象在民众心中跌落底端,逢韩必输更是成了中国球迷心中难以言却的痛。
二、中超之乱根于民心
中国足球已渐渐成为中国民众至下而上的一块心病,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解决了诸多世界难题,而如今唯一无法解决的大问题——中国足球——却依旧难堪的摆在每个人面前。
这份难题至下而上,似乎也摆在了如今当政者的面前。
5月23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会议后,中国足协于24日夜既抛出两份通知,也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新政,新政本身可以解读为会议上对于足球领域汇报不满而做出的动作。新政本身更是直指青训,直指2020世界杯,满足上级意味十足。
15、16年冬季转会窗口,中超球队投入超3亿欧元。瓜林1300万加盟申花,拉米雷斯2800万转会苏宁,马丁内斯4200万转会恒大,一个个天价数字已令人麻木,却令外媒为之侧目,中超联赛一时成为全球最烧钱的联赛。
似乎中国模式在足球产业再次体现,同时也有质疑声不断发出:强力外援的加盟真的成为中国足球整体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吗?
中国足球对国民来说,早已不止是一个体育项目那么简单,它似乎承载了整个国家、民族的体面问题,代表了这个国家全体国民在全球的形象,百年前我们甩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百年后却多了一顶叫做中国足球的帽子。多年恐韩逢韩必输既成了这种全民面子的集中体现,我们真的赢不了韩国吗?是我们的体面无法输给韩国,所以足球不能输,国内的赛事如何不重要,国际上的重要赛事不能输。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同中国足球的落后产生了鲜明的对比,改革开放三十年间建立的民族自尊心不容被足球这样一个“体育项目”摧毁。为了这种体面,似乎花再多的钱也是合理的。毕竟能花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但花钱真的能解决中国足球这个大问题吗?中国模式之快真的能复制到中国足球上吗?
中国足球,不仅仅是球迷们的关注热点,关键比赛上输球更是成为了全体民众的耻辱,耻辱本身又会上升到国家角度,引得高层关注。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超之乱始于大众、根于民心。
举国体制不灵,就让赛事回归市场、回归商业,学习西方优秀的赛事管理经验,也学习西方成熟的商业化运作,其实有太多经验可供中超借鉴;市场规律“阻碍”了国际化赛事的成就时,再牺牲联赛持续市场化发展意愿,目标结果本身,满足人心。
谁都知杀鸡取卵不可取,可历史总是这样有趣的循环。一月初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正式注销,中国足球与国家体育总局正式脱离——这本是业内人士认为“管办分离”的标志。
而如今的新政似是再次点出:我们不过是走在一条历史的旧路上。
三、中超之乱祸及商业
2016年中超总收入15亿人民币,而其中10亿来自于媒体版权的收入,收入的大头自然也是各家媒体纷争之地。
本年度中超开赛前,一月底东方IC签约中超未来三年独家官方合作机构,随后三月份PPTV夺得中超未来一年新媒体独家转播权,今日头条获中超未来四年短视频版权资源。
现如今中超版权5年卖到80亿,媒体巨头央视踟蹰中失却中超的转播权,央视1500万到2500万的预算满足不了版权方上亿的需求。
从2012年央视以730万的买断中超转播权到去年中超的版权提升到8000万再到如今的5年80亿(体奥动力),似乎说明了中超正朝着良好的商业化方向前进,而如今开赛近三个月,是否一切都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过去了呢?中超水平又是否配得上80亿的身价呢?
似乎中超的受众们对这件事都没那么肯定。
两个月前的一场法律纠纷更是让中超商业化平静水面下的暗流涌动浮现。
3月27日,东方IC起诉体娱(北京)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既Osports全体育),指其以“中超联赛官方社”名义进行虚假宣传,派出摄影师假冒媒体记者混入赛场媒体摄影记者区大肆,损害东方IC作为真正的中超赛事官方机构的商业利益。随后全体育发表声明东方IC并不具有独家垄断赛事拍摄权利。东方IC只得再次强调《2017-2019中超联赛官方合作机构确认书》中第二条款项:“合作期间,中超公司不再与国内外其他机构进行合作。上海映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唯一有权在赛场位置进行拍摄的机构,其他机构无权进入场地拍摄。”
中超的版权向来是视觉中国、Osports和东方IC三家纷争。年初东方IC看似获得了中超三年独家合作机构,获得未来三年中超每场赛事中最好的拍摄位置。而实际情况是中超赛事需要更多传播与推广渠道,版权所有方自是对所谓官方社独家权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中国足球协议超级联赛媒体手册的摄影记者规章中,明确提及了摄影记者塞钱、赛后禁止进入比赛场地,禁止上看台,但这些规定往往因疏于管理而流于形式。看台拍摄,保安、媒体服务管理乱象丛生。
一场中超比赛的图文播报中,往往混杂了多家机构供图,而作为所谓官方社独家权益的东方IC,目标付费高质量,反而在纷争中落了下层,而这些不过是中超商业化进程中问题冰山的一角。
目前视频版权因信号制作难度大,一般侵权纠纷多为截取信号进行盗播,形式上清晰明了;而拍摄难度、成本要低很多。付费竞标拍摄更是中超首创,无疑中超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足球商业化的一步,却未对持权商权益做出更多保障,乱象频出。
U23新政出台多少暗示着足协对于联赛持续市场化发展意愿的放弃,中超商业化之路,依旧举步艰难。
四、历史的重演
英超没有对于U23球员每场必上的规定,却有一条U21球员无需注册即可参加联赛的规定。
英超联赛同样规定了每个俱乐部必须在主场馆举行至少三场预备队联赛用于增强球员、球迷们的比赛日体验,而规则方面则规定,每一场比赛只允许上三名超龄外场球员,门将不设年龄限制,让板凳们不会无事可做。
规则上孰高孰低一目了然,显然是对于西方的这些经验学了个壳子没学到核心。
合理的机制才是保障中超健康成长的先决条件,双赢的商业合作才是为中超保驾护航的长治之路,这一点国民意识形态无法取代,拍脑门决定的新政无法取代。
商业是共赢的过程,体系的完善需要耐心成长的过程,仅为一时之利不尊重市场规律、杀鸡取卵的策略必不长远。
这一点取消升降级制度证明过,U23新政或将再次证明。
如今的U23新政不过是为乱象之下的中超提供新的注脚,观赏性和竞技性的降低消耗了球迷付费观看的成本,商业虚高但如果无法合理有效保护持权商的权益的话,最终商业化虚高溢价也会让市场冷静,对于官方合作伙伴的敷衍了事更是让更多合作方对中超失望。
如今的中超也似杀出垓下的楚霸王,无论如何挽救颓势,却只是一步步逼近乌江。
混战继续!亚冠神射空降四川?贵州恒丰哑火,中甲新军迎来爆发!
近日,中甲劲旅贵州恒丰可谓是焦头烂额,一方面正在执行足协各项新政,另一方面又遭到FIFA施压,被判定赔偿主帅曼萨诺3043万元,如果贵州恒丰无视FIFA的判决,很可能会面临三年禁止引援甚至是罚分降级的处罚。这样的局面对于贵州恒丰来说十分不利,就算他们支付赔偿金,但是在新政全面实施的下赛季,贵州恒丰无疑会承受多重压力。
作为一支志在冲超的球队,贵州恒丰在2020赛季表现得并不是很好,如今再遭遇种种困境,下赛季的恒丰很可能还会“哑火”,冲超也变得遥遥无期。在长春亚泰成功冲超后,中甲冲超压力相对来说还是减轻了不少,从目前来看,浙江绿城和石家庄永昌可以说是冲超热门,但阿糖觉得还有一支球队不容忽视,那就是中甲新军成都兴城。
成都兴城算不上是真正的川足,因为成都足协与四川足协之间并不存在上下级关系,成足和川足之间还是有一些区别。不过在2020赛季,成都兴城表现得十分出色,在第一阶段比赛中,成都兴城10战8胜1平1负,排名小组第一,丝毫不逊色于冲超热门长春亚泰。第二阶段,成都兴城有所放缓脚步,最终获得联赛第4名,这样的好成绩也让许多成都球迷感到高兴。在西班牙教头格拉内罗的率领下,成都兴城一路从中冠杀到中乙,再从中乙杀入中甲,最后创造了队史最好成绩。
赛季结束后,合同期满的格拉内罗离开,成都兴城面临全新的挑战。俱乐部首先聘请韩国教练徐正源为球队新帅,这位曾执教过水原三星的教练刚一上任就打算为成都兴城招兵买马。据韩媒报道,刚刚帮助蔚山现代拿到亚冠联赛冠军的巴西射手儒尼奥尔-内冈正与成都兴城解除,儒尼奥尔合同在一月份到期,如果无法与蔚山现代完成续约,那么这位神射手很可能会免签加盟成都兴城。
儒尼奥尔的名气不如胡尔克、阿洛伊西奥、塔利斯卡这些中超球员,但是从实力上来讲,丝毫不逊色于他的巴西老乡们。在本赛季K联赛,儒尼奥尔出战27场打进26球,效率十分恐怖。在亚冠赛场,儒尼奥尔出战9场打进7球,帮助蔚山现代先后淘汰上海申花和北京国安。儒尼奥尔本人也拿到K联赛和亚冠双料射手王。虽然年纪偏大,但是从能力上来讲可以说是宝刀不老,征战中甲联赛绰绰有余。
成都兴城在财政方面是没什么问题的,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而且还有自成体系的青训系统,这都是吸引徐正源到来的因素。如果成都兴城能够充分利用好这个休赛期,完成合理的引援,那么下赛季的成都兴城很可能会继续给球迷带来惊喜。据悉下赛季中甲联赛依然会采取赛会制,群雄混战的局面也一定会继续下去。
陈戌源痛批中国足球烧钱,你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
12月14日,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专项治理会议在上海召开,足协高层陈戌源痛批中国足球烧钱,我们应当觉醒,并且拿韩国K联赛和日本J联赛跟中超联赛做对比,在俱乐部投入和球员薪酬上,中超联赛都要比这两个亚洲顶级联赛超很多倍。并且在本次会议上,足协也颁布了限薪新政,对中超一线队的国内球员和外援球员做出相应的税前年薪的限制,以及限制球队年度总投入不得超过6亿人民币,堪称很严厉的限薪政策。其实这样的减费降薪政策是非常好的,有利于推动我国足球的健康有序发展。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很多行业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机会,体育行业的发展也随之得到很多资本的青睐,足球在世界范围内很受欢迎,在我国也同样拥有很大市场空间。特别是中超联赛,由于在国内拥有比较大的足球体育影响力,引得不少跨界雄厚资本的进驻,意欲把中超打造成亚洲顶级联赛,提高我国足球整体水平,这样的初衷看似是比较美好的。资本的巨大投入对于中超联赛来说会有比较好的助推作用,很多球队也相继引进一些高水平外援,提升球队整体水平,联赛各队之间的竞争力也要比以前要高,中超联赛一时间也比以往备受瞩目。前些年一些中超球队在亚冠中也有较好发挥,恒大甚至拿到了亚冠冠军,站上亚洲之巅,一时间有不少球迷为此欢呼,甚至还有人把中超联赛誉为亚洲顶级联赛,媲美K联赛和J联赛。可是资本的疯狂投入,也会形成无序竞争,扰乱我国足球的健康合理发展。为了追求短期成绩和利益,砸钱抢外援,超高薪引进球员,没有真正注重青训培养体系,没有脚踏实地,这让足球市场充满了泡沫。在国际赛场上,国足的水平甚至没有多少提高,还被泰国、越南等无情赶超,被吹嘘的某些球队在亚冠赛场上的表现,很多时候也是依靠外援,否则很难有所突破。资本的大投入让国内很多球员的薪资得到更好的保障了,生活过得安逸,却提不起精气神来,联赛水平并没有真正提高,国足水平还是那样甚至被后来者赶超,这多少已经证明过去的巨资烧钱足球已经是失败的,已经到了必须要纠正和改善的时候,否则中国足球依然难以向前。足协最新的一些列改革和政策的推出算是很及时,希望能够收到好的效果。
富力两名主力外援离队,中超能否留住高水平外援?
中国足协的举动可谓关系到了未来整个中超联赛和中国足球的发展,伴随着限薪举措的进一步收紧,本土球员和外援都将面临着薪资的变动危机,这对于职业足球来讲或许是一次重大的变革。但是,这样的政策出台也会导致一定的短暂性问题出现,各支球队如何留住队内的关键外援和本土球员显得至关重要。在限制薪资的背景之下,中超联赛的金元足球环境会发生变化,当各支球队投资和引援回归理性的时候,中超联赛的外援水平或许也会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
如今,中超联赛拥有保利尼奥和奥斯卡等世界级的球员,这对于中超联赛的影响力是非常有利的提升,当然对于中国足球的整体进步也有促进作用。一旦限制薪资的政策逐渐实施起来,这些拿着高昂薪资的外援会不会选择妥协降薪继续坚守在中超赛场上是一个问题,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许多高薪资高水平的外援或许会逐渐离开中超联赛,追名逐利是职业足球的本质,毕竟这是一份工作,球员需要更好的薪资待遇。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超球队的外援离队潮也逐渐开始。此前,亚冠联赛结束任务之后的上海上港就已经失去了曾经帮助球队夺冠的功臣胡尔克,胡尔克作为中超联赛之中数一数二的实力派外援,他在上海上港效力期间,给球队整体的进攻体系建设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而他的离去也标志着上海上港如今需要重新改变中前场的体系结构,同时也预示着中超联赛实力派外援的离队潮流。在胡尔克离队之后,又有一支球队官宣了两名当家主力球员的离去。
广州富力宣布,球队锋线外援雷纳尔迪尼奥以及中后卫托西奇离队,这对于广州富力的体系建设是一个非常不利的消息。在刚刚结束的上个赛季,广州富力的整体表现差强人气,斯托伊科维奇的继任者在执教球队一个赛季的时间里并没有给广州富力的防守带来质量上的提升。而扎哈维等关键球员的出走再一次打击了球队的整体建设,如今球队外援纷纷离去,对于广州富力来讲,下个赛季要面临技战术打法的重新整合以及外援新的体系建设,这需要球队在下个赛季进行磨合和锻炼。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外援的离队还会相继出现。但是,有离去就会有新的血液加入。当限薪政策开始遏制金元足球发展,当俱乐部投资回归理性。或许在中超未来的赛场上,大牌外援变得越来越少,反之更多的则是名不见经传的实用性外援。虽然这对于扩大中超联赛的影响力难以起到帮助,但是从长远来看,却是改善中国足球整体环境的必要措施。
外援离队潮的出现并不是一件坏事,中超联赛要想成为世界级的联赛,本质上还是需要提高中国足球的水平,单纯依靠强有力的外援来建设中超联赛,这是不现实的。所以,对于足协所实行的新政策,在保持理性的看待的前提之下,要把眼光放远,未来中超联赛才会更加具有内部竞争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