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三对三篮球预赛-全运会三对三篮球预赛视频

tamoadmin 2024-10-28

1.三对三篮球一级证大学招吗

2.对篮球专业课的认识

3.篮球的发展历程

三对三篮球一级证大学招吗

全运会三对三篮球预赛-全运会三对三篮球预赛视频

目前三人制篮球获取的国家二级或者一级运动员证书还只能参加全国体育单招考试入大学

凡达到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

1.参与了U19、U17世锦赛、U16、U18亚锦赛的全体成员。(无成绩要求)

2.参与了青奥会三人制篮球项目、世界U19三人篮球赛,并取得前八名次的球队的全体球员。(4人)

3.亚洲青年运动会三人制篮球项目、亚洲U18三人篮球锦标赛,前三名的球队的全体球员。(4人)

4.全运会成年组一到十二名球队的全体运动员。

5.全运会青年组第一名球队拥有9个名额,第二到四名7个名额.....九到十二名3个名额。

6.全国青运会第一名球队拥有9个名额,第二到四名7个名额.....九到十二名3个名额。

7.全国青年联赛、俱乐部青年联赛第一名球队拥有9个名额,第二到四名7个名额.....九到十二名3个名额。

8.全国U17第一名8个名额,第二到四名5个名额.....九到十二名1个名额。

9.体育传统校联赛第一名5个名额,第二到四名4个名额.....九到十二名1个名额。

10.全国篮校杯第一名5个名额,第二到四名4个名额.....九到十二名1个名额。

11.CHBL全国高中联赛(李宁杯)第一名6个名额,第二名5个名额,三、四名4个名额,南北分区的三、四名3个名额,五到八名2两名额。

12.学运会高中组、中学生锦标赛前两名5个名额,三到四名4个名额,五到八名3个名额。

13.省级体育局主办的综合性运动会、锦标赛第一名拥有4个名额。

14.省级体育局与教育部门共同主办的高中比赛,第一名拥有两个名额。

对篮球专业课的认识

一、篮球的起源

1891年12月初,篮球运动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由该校的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发明,当年的篮球规则只有13条,奈史密斯博士于1939年去世,终年78岁。奈史密斯从工人和儿童向“桃子筐”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的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10英尺(3.05米),把球向篮内投掷,按投中得分多少来决定胜负。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到1893年,才逐渐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因为这项游戏最初使用是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

他未曾料到,由他创建的篮球项目竟然在二百多个国家流传着,而且至今美国篮球还誉满全球。为了纪念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篮球的功绩,在春田学院校园内修建了美国篮球名人馆—詹姆斯·奈史密斯纪念馆。

二、篮球运动的发展

起初,奈史密斯将两只桃篮别钉在键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3.04米,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

到1893年,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比赛开始后持球者可以抱着球跑向篮下投篮,首先达到预定分数者为胜。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准用拳击球,否则即判犯规连续3次犯规判负1分;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15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10人、9人、7人,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5人。

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多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洲和亚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竞赛规则,此后,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与现行规则有关的重要变化是:将得分后的中圈跳球,改为失分队在后场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进攻队必须在10秒钟内把球推进到前场;球进前场后不得再回后场;进攻队员不得在“限制区”内停留3秒钟;投篮队员被侵犯时,投中罚球1次,投不中罚球2次等。

1952年和1956年第15、16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中,出现了两米以上的人,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曾两次扩大篮球场地的“限制区”(也叫“3分区”);还规定,一个队控制球后,必须在30秒内投篮出手。60年代初有关10秒和球回后场的规定,一度因1960年第17届奥运会后取消了中场线改画边线的中点而中止。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后,又恢复了中场线,这些规定又继续执行。1977年增加了每队满10次犯规后,在防守犯规时罚球两次,防投篮时犯规两罚有1次不中再加罚1次的规定。1981年又将10次犯规后罚球的规定缩减到8次。很明显,人员的变化的技术,战术的发展引起了规则的改变,而规则的改变又促进了人员和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变化。特别是50年代后期以来,规则的改变对篮球比赛的攻守速度,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以及意志、作风等各方面都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篮球是1976年第21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

三、篮球运动在中国

篮球运动是1896年前后由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随后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里也有了此项活动。在1910年的全运会上举行了男子篮球表演赛之后,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大、中学校的篮球活动逐渐开展起来,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开展得较好,水平也较高,但当时的比赛规则及篮球技术都很简单,中国篮球运动水平在1926年以后才有了较大提高。近年来,我国的篮球运动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成功举办了CBA、CUBA、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全国高中篮球联赛,而且国家队已经“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在世界大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值得赞赏的是:姚明成为2002年NBA“状元秀”,曾效力于休斯敦火箭队。此外,诞生于美国街头的“三对三”篮球,在我国也受到社会各界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喜爱,吸引了众多人员的参与。

篮球的发展历程

最初的篮球比赛规则很简单,对于场地大小、参加人数多少、比赛时间长短都没有统一的规定。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第一部13条的原始规则,目的是使篮球游戏在公平对等的条件下进行,同时不允许粗野动作的发生。1915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竞赛规则,并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1904年美国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三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此后,篮球运动逐步在全世界开展起来。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FIBA)。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随后,在1950年和1953年分别举行了第1届世界男篮和女篮锦标赛,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女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篮球运动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规则在不断地更新,技战术也逐步得到提高。30年代以前的篮球运动处于传播和推广时期,技术和战术尚处于初级阶段。30年代以后,篮球运动登上了国际体育竞技舞台,世界性的比赛推动着篮球技术、战术的迅速发展,技术动作、战术组织和训练方法逐渐提高。1932年,刚诞生的国际篮联以美国大学使用的篮球规则为基础,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统一的竞赛规则。此后,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促进了篮球攻防战术的变化运用,提高了攻防的速度。进入50年代,世界各强队普遍重视和发展高度,高大队员在高空争夺中占有明显的优势,但灵活性差,技术单调,篮下打硬攻,因而战术呆板,使比赛速度受到影响。针对这种情况,1956年国际篮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扩大了限制区,增加了30秒和干扰球规则。60年代是高度、技术和速度同步发展时期,世界各国开始重视进攻和防守的均衡发展,在发展高度的同时,加强了高大队员技术和灵活性的训练。70年代是高度、技术、速度相结合、相统一并持续发展的阶段,投篮技术中出现了空中换手投篮,各种单、双手扣篮。80年代以后篮球运动是在高水平上的全面攻守对抗,同时,技术全面、特长突出的明星队员在队内的作用举足轻重。

如今,篮球运动在全世界开展得极为广泛。奥运会篮球比赛、世界篮球锦标赛、NBA、等一系列重要赛事,吸引了数以亿计的观众。大家关注的不仅仅是比赛的胜负,更为重要的是欣赏运动员精彩的表演,并享受这项运动带来的快乐。近年来,我国的篮球运动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成功举办了CBA、CUBA、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全国高中篮球联赛,而且国家队已经“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在世界大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值得赞赏的是:姚明成为2002年NBA“状元秀”,目前效力于休斯敦火箭队。此外,诞生于美国街头的“三对三”篮球,在我国也受到社会各界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喜爱,吸引了众多人员的参与。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