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定向越野国家队-中国定向越野国家队主教练

tamoadmin 2024-10-16

1.现在高考还有什么加分政策

2.请问全国数学联赛的高考加分政策是怎样的?怎么才能加分呢?

3.岳阳市第十中学的教学条件

4.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办学条件

现在高考还有什么加分政策

中国定向越野国家队-中国定向越野国家队主教练

一、增加20分:

1、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受到省级及以上党委、政府表彰者;

2、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或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考生;

3、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

4、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者;

5、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的考生和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全国运动会、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世界中学生体育比赛选拔赛获前六名以及参加上述比赛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的考生均须经由省教育考试院组织的全省统一认定。

二、增加10分:

1、考生包括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及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籍考生以及烈士子女。

2、自谋职业的退役军人,可以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10分投档;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可以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20分投档。

扩展资料:

关于取消高考加分项目的改革

教育部

2014年12月10日,教育部网站发布公告,就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做出规定,公告中取消了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前6名”“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的考生,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湖南省

2015年4月4日电 为切实推进高考公平,湖南省教育厅近日印发相关方案,取消有关体育、奥赛等高考加分项目和减少部分加分分值。

2015年1月1日起,湖南取消部分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包括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五类加分内容。

河北省

2016年3月5日两会期间,明年将取消现有高考中四分之三左右的加分政策,只保留少数民族、烈士子女等少量加分政策。此外,为推动教育机会的公平,全国大部分城市的高考试卷将统一。

百度百科-高考加分政策

请问全国数学联赛的高考加分政策是怎样的?怎么才能加分呢?

到2014年,奥赛与高考将基本脱钩。教育部今天宣布,规范和调整奥赛、部分科技类竞赛和体育特长生的加分政策。其中,全国奥赛一、二、三等奖的获奖者今后不再具有保送资格,省级奥赛一等奖的获得者不再具有保送和加分资格,只有国际奥赛的参赛者保送生资格被保留。 2011年秋季进入高中阶段一年级的学生将开始适用这项新的加分政策,他们参加高考的年份正好是2014年。而2010年(含)以前已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仍可适用调整前的相关政策。

两项调整是调整奥赛和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和调整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两项规范是要求各省(区、市)系统清理高考加分项目,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加分资格或身份。 在奥赛和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中,调整最彻底的项目是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的省级竞赛。获得该赛事一等奖的学生,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和高考加分资格。 参加以下六大类比赛并获奖的学生,虽然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的资格,但仍可能享有加分优惠,而加分的前提是,应届毕业当年由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决定是否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增加不超过20分向高校投档。 这6类比赛获奖项目包括: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或参加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获奖者。 以上各类比赛的获奖学生,如果想参加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考核的,在同等条件下高校应优先考虑给予参加考核资格。 "高考加分瘦身"是尊重我国基本国情的表现 参加国际奥赛的学生则被保留了保送生资格。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一等奖并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遴选为参加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集训的学生,应届毕业当年保留高校招生保送资格,经所报考高校测试后决定是否录取。之所以如此,有关人士解释,是因为国际奥赛的赛期与高考的时间重合。

2009年普通高校招收保送生办法规定,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包括: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竞赛(包括: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省级赛区、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级赛区、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均被列入选拔保送生的条件。

奥赛等加分“重要武器”的力量将逐渐被削弱,例如重庆方面就规定从2009年起,高中五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获得者加分政策不变,但省赛区一等奖获得者调整为报考在渝高校加20分。从2011年起,省赛区一等奖获得者不再享受加分政策。

3.调整后的奥赛和部分科技类竞赛高考加分项目,相比原办法,有何变化?

经教育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研究,对当前涉及奥赛和科技类竞赛的保送、高考加分项目做了调整:

一是对奥赛全国决赛获奖学生、科技类竞赛相关获奖学生,由原来的可具备加分、保送资格,调整为高校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参加本校自主选拔录取考核的资格,是否可享受加分照顾由生源所在地省级招委决定,不再具备保送资格。

二是对奥赛省赛区一等奖获奖学生,由原来的可具备保送、加分资格,调整为高校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参加本校自主选拔录取考核的资格,不再具备保送、加分资格。

三是对获得奥赛全国决赛一等奖并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遴选为参加国际奥赛国家集训队的学生,仍给予保送资格,经所报考高校测试后决定是否录取。

4.调整奥赛和部分科技类竞赛获奖学生加分项目,对赛事及学生科技活动开展会产生什么影响?

中学生学科奥赛和科技类竞赛举办以来,在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科和科技兴趣、促进青少年学科和科技后备人才脱颖而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近年来部分中学、学生及家长不顾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盲目追求通过保送或加分等“捷径”升大学,违背学校教育教学和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将客观上适合部分学生参与的奥赛和科技类竞赛项目,泛化为更多、更低龄的学生参加的“必修性”学习或活动。学生学习和参赛的功利性被强化,参赛的动机和行为被扭曲,导致部分学生过于注重本项目的设计,而忽视其他学科的学习,造成偏科和基本知识学习能力缺失,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后劲”。

鉴于此,为了给确有兴趣、有潜力的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个更加公开、严谨和洁净的竞争平台,抑制赛事不应有的功利色彩,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既鼓励特长,又强化基础,同时也促进赛事的长远健康发展,促进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应对现行竞赛保送加分政策做相应调整和完善。

有关赛事主办方预研判断,这一调整不仅不会对学生和赛事带来负面影响,而且会让赛事吸引和凝聚更多真正喜爱科学研究的学生以平常心态参与。基础教育部门认为,这一调整将有利于真正有兴趣、有潜能学生的脱颖而出,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对于推动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将发挥积极作用,对部分有学科和科技特长的学生更好的发展起到保护和促进作用。

这次调整仍保留了部分奥赛获奖者的保送资格,即在全国奥赛决赛一等奖获得者中入选国家队集训的选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专门制定了严格的遴选办法,确保选拔过程和结果的公平、公正,确保选拔出最优秀的选手参加国际奥赛。

嘛,希望对你有用~~

岳阳市第十中学的教学条件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德育立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民主理校”的办学宗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充分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努力为学生创造发展的条件和机会。学校承担课题研究6个,其中《优化学生心理、提高学习效率》、《整体推进素质教育》获国家一、二等奖;《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在自然学科中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获省一等奖;《城市弱势群体子女心理特点与辅导研究》获省课题结题一等奖。学校自主开发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成长无烦恼》、《时政专题》已获出版发行;教师出版编著35本,发表和获奖的国家级论文38篇,省级论文75篇;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向各大专院校输送学生968人,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523人次,2004年学校定向越野代表队在全国中学生定向越野比赛中夺得9项冠军,三名学生获国家一级运动员,12名学生正式与大学签订保送合同;2005年学校定向越野代表队在全国中学生定向越野赛中夺得10项冠军、5项亚军、4项季军,姚玉、薜科展、郭盼被评为全国优秀运动员,姚玉、薜科展被选入国家青年队队员。2006年在全国定向越野赛中薜科展包揽“精英组”唯一两个单项两枚金牌,并代表国家队出征丹麦世界定向越野锦标赛。2005年学校共有应届生218人参加高考,最高分613分万江同学被中山大学录取,二本以上录取47人,大专院校共录取149人,录取率为68%。初三161人参加中考,钟双营等6位学生录取市一中,升入普高公费生98人,巩固率达99.4%,在市直学校居第二名,平均分、合格率均名列市直第三名。2006年共有应届生171人参加高考,其中二本上线52人,较上一年上线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初三266人参加中考,合格率为77.7%,在全市居第二,平均成绩第三,其中15名同学被市一中录取,吴小恙同学三科336.5分,全市排第五名。余润波同学获“全国好少年”和省“十大杰出志愿者”称号。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办学条件

高考成绩

2008年高考有147人升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香港、美国等国内外知名大学,有795人升入国家“211工程”学校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985工程”学校。

2014高考,学校出现四名状元。刘同学以716分获吉林省理科第一名,袁同学以674分获吉林省文科(汉语言)第一名。吴同学、张同学以投档分717分的成绩并列吉林省理科第一名。学校共有109名学生获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录取资格。有74人被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录取。截至2014年8月1日,全校被“2+5”高校录取人数达144人,被“985”高校录取人数达814人。

竞赛成绩

截至2014年,在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学校获一等奖人数一直占吉林省赛区的1/3到1/2。2004—2009年在全国中学生数、理、化、生联赛中,学校蝉联四个学科吉林省赛区的个人第一名和团体第一名;2010、2011年学校连续两年包揽了全国中学生所有五大学科竞赛吉林赛区的团体和个人第一名。

截至2014年,学校在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取得了16块国际奖牌。在2014年7月份于南非举行的第55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浦鸿铭同学夺得金牌,并获世界第七名。2013年7月,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第25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 2013)中,学校高三(2)班王康宁同学夺得金牌,成为吉林省第一位获得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的选手,刷新了吉林省25年来信息学竞赛的最好成绩。2012年7月底,在美国华盛顿马里兰大学举行的第4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学校战鸽同学喜获银牌,这是10多年来吉林省第一次有选手入选国家队,并出战国际竞赛。2011年,学校高三(1)班褚丹彤同学获第20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金牌全国第二名,刷新了吉林省全国生物竞赛纪录,夺得吉林省20年来全国生物竞赛第一块金牌,进入生物竞赛国家集训队,创造了全国生物竞赛东北地区20年来最好成绩。

其他成绩

2005年东北师大附中开始组建航模队、创建高水平的航模实验室,并由航天英雄杨利伟亲自揭牌;同年创建智能机器人实验室。

2007年东北师大附中无线电测向及定向越野运动队队员获一等奖项数占到全省的40%。

学校航模队共参加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东北师大附中无线电测向运动队先后参加亚洲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东北分区赛等赛事并表现非凡,共获得国际铜牌2枚;国家级金牌9枚,银牌3枚;省级金牌4枚,银牌1枚。

2008年东北师大附中有两名同学入选无线电测向中国国家队,代表中国参加在韩国举办的世界无线电测向锦标赛。

学校先后参加2007年WRO世界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区选拔赛、2008年FLL机器人世界锦标赛中国北方区公开赛等国家级竞赛四次,共获得两块金牌,一座冠军奖杯,13枚铜牌;参加两次省级竞赛,合计五个项目,共获得14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 2004年学校成为中国科技大学在外埠设立的第一个基础教育理科实验基地;2005年成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学生航空航天科技实验基地、复旦大学文科基础教育实验基地;2006年成为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生源基地、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生源基地,2008年成为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生源基地校。学校被列为长春市中小学校长和中小学教师培训实践基地。

截至2014年,学校获得“长春市模范集体”、“吉林省模范集体”、“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基地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全国学校对口支援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