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联赛水平高吗-阿根廷有几级联赛赛制
1.足球赛事共分哪些等级?最高等级的赛事有哪些?
2.「球事百科」巴西,阿根廷联赛知多少
3.阿根廷职业联赛排名表
4.阿职联杯和阿甲的区别
5.盘点足坛那些有趣的赛制:阿甲平均分降级和比利时乙级也能进欧联
足球赛事共分哪些等级?最高等级的赛事有哪些?
综合水平、影响力、价值来看,世界足球赛事可以分成5个等级。
顶级:冠军杯和欧洲杯
特级:世界杯,水平低于欧洲杯和冠军杯而影响力大于冠军杯的足球比赛。
一级:英超,西甲。这2个比赛代表俱乐部比赛最高水平。
二级:意甲,美洲杯,南美解放者杯,改制前的联盟杯,法甲。其中意甲有逐渐挤身二级行列的趋势。
三级:德甲、荷甲、葡超,阿根廷甲级联赛,非洲杯,联合会杯,世界俱乐部赛,以前的优胜者杯。
四级:亚洲杯,荷甲,巴西联赛,奥运会足球赛,21岁以下世青赛等。
五级:亚洲冠军杯,J联赛,韩国联赛,美国联赛,欧洲南美部分联赛,等
「球事百科」巴西,阿根廷联赛知多少
巴西国内足球联赛主要分为全国性赛事与州赛事。其中,全国性赛事由巴西足球协会掌管,而州赛事则由各州相应足协掌管。
通常情况下各州的联赛(参赛球队中有巴甲、巴乙的球队)在每年1-2月份举行,到4-5月份结束;而全国性质的联赛则是从每年5月份开始,到12月份结束。
大多数州至少拥有一个次级别的联赛,若该联赛中的球队不在巴甲、巴乙之列,这些次级别的州联赛会在每年7月份开始,到12月份结束。这些次级别州联赛的获胜者,将获得参加下个赛季巴西杯的资格。
而在一些很小的州,那些球队并不在巴西全国四个级别的联赛参赛范围内,这些小州的赛事通常从4月开始,到10月结束。
全国联赛
巴西全国联赛分为四个级别:巴甲、巴乙、巴丙、巴丁。其中前三级别各有20支参赛球队,巴丁最初是有40支参赛球队,从2016年起增加至68支。巴甲和巴乙采取双循环制,而巴丙和巴丁采用先分组,再淘汰制的形式。巴西联赛的升降级制度也有别于其他联赛,每个赛季采取降四升四的形式。
阿甲联赛的赛制,分为春季联赛(8-12月)和秋季联赛(2-6月),一赛季决出两个顶级联赛的冠军。当时联赛中有20支参赛球队,春季联赛和秋季联赛分别采用单循环赛制。
而在这样的赛制之下,阿根廷三大豪门河床、博卡青年、萨斯菲尔德的联赛冠军数量猛增。在此期间,河床赢得12座联赛冠军,博卡青年赢得9座,而萨斯菲尔德则赢得7座。
阿根廷职业联赛排名表
阿根廷职业联赛排名表具体如下可供参考:
一、排名表
1、组维尔老男核,萨米恩托,竞技俱乐部,铁路工场,飓风队,科隆竞技,萨斯菲尔德,班菲尔德,阿根廷独立,圣菲联合,贝尔格拉诺,圣洛伦索,戈多伊克鲁斯,阿根廷青年人,科尔多瓦学院,罗萨里奥中央,河床,博卡青年,图库曼竞技,兵工厂,中央科尔多瓦。
2、老虎竞技,巴拉卡斯中央,防御与正义,拉努斯,普拉坦斯,拉普拉塔大学生,拉普拉塔体操,河床,铁路工场,圣洛伦索,拉努斯,拉普拉塔大学生,防御与正义,博卡青年,罗萨里奥中央,戈多伊克鲁斯,阿根廷青年人,图库曼竞技,竞技俱乐部,贝尔格拉诺。
3、纽维尔老男孩,巴拉卡斯中央,老虎竞技,普拉坦斯,科尔多瓦学院,萨米恩托,圣菲联合,班菲尔德,拉普拉塔体操,中央科尔多瓦,阿根廷独立,萨斯菲尔德,飓风队,科隆竞技,兵工厂。
二、阿根廷职业联赛
阿根廷足球联赛是阿根廷最高水平的俱乐部联赛,共有20支球队,采用跨年度主客场双循环赛制,一个单循环结束后就产生一个冠军,即春季联赛冠军,然后在下半个赛季的单循环再产生一个冠军即秋季联赛冠军。
三、联赛历史
1、阿根廷最高水平的俱乐部联赛,共有20支球队,采用跨年度主客场双循环,但是半年也就是一个单循环结束后就产生一个冠军,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春季联赛冠军,然后在下半个赛季的单循环再产生一个冠军即秋季联赛冠军。
2、冠军是以每个单循环的19轮积分确定的,但参加解放者杯的名额确定却是以整个年度共38轮双循环的总积分确定,现有四个名额。阿根廷被认为是个盛产足球天才的国度,也确实是兵多将广。
3、阿根廷球员技术细腻,传接灵活,配合默契,在球场上常能踢出漂亮的球,因此很得球迷的宠爱。在历史上拿过两次世界杯冠军。马拉多纳将阿根廷足球的魅力发挥到极致,但在他退役后,阿根廷队却暴露出最大的问题:缺乏球场核心。这让他在来战绩不佳。
4、梅西的出现,让马拉多纳有了继承。2010年南非世界杯,梅西成为最年轻的队长。在老马出任教练,梅西作为阿根廷队核心的带领下,阿根廷将成为本届世界杯最大的热门。阿根廷是以3战全胜的骄人战绩挺进16强,不过在四分之一决赛里输给了德国。
阿职联杯和阿甲的区别
赛事级别,赛制。
1、赛事级别:阿职联杯是阿根廷职业足球联赛的一个赛事,而阿甲是阿根廷足球的最高级别联赛,也是阿根廷国内最重要的足球比赛。
2、赛制:阿职联杯以小组赛和淘汰赛的形式进行,而阿甲则采取积分制,参赛球队在赛季中进行循环赛,最终由积分最高的球队获得冠军。
盘点足坛那些有趣的赛制:阿甲平均分降级和比利时乙级也能进欧联
6月初的阿根廷超级联赛杯中,鲁能旧将蒙蒂略效力的老虎竞技击败豪门博卡青年,取得了首届阿根廷超级联赛杯的冠军,与下赛季解放者杯的参赛资格。然而在阿根廷国内,老虎竞技却从阿超联赛中降级,下赛季只能以阿甲球队的身份去征战洲际大赛。26支球队中排名第9的老虎竞技为什么会遭此劫难呢?
(阿超杯决赛中,老虎竞技击败特维斯领衔的博卡青年)
魔幻的平均分降级
阿根廷联赛采用“平均分降级”的 历史 ,最早可以追溯到1983年。在当年的阿超联赛中,河床队排名倒数第二,按规则应该降级。但当时的军政府出于“保护豪门”的目的修改了规则,取最近2个赛季的单场比赛平均分进行排名。凭借着规则修改,河床队得以留在阿超,当年排名倒数第3的竞技俱乐部与倒数第5的新芝加哥成了降级的倒霉蛋。
(取近2赛季平均分之后,河床在1983年幸免于难)
之后的几十年中,虽然阿根廷联赛的赛制经历了几次大改动,但平均分降级的规则一直被保留了下来。如今的阿超采用最近3赛季平均分确定降级情况,也因为这项规则,阿根廷联赛经常出现“魔幻”的升降级情况。本赛季联赛排名第9的老虎竞技下赛季要去征战阿甲,但是排名倒数第1的阿根廷青年人队却凭借着1.212分的单场平均分免遭降级。2011年的河床同样遭此劫难,他们在当年排名阿超第4,但依旧没能填满之前两个赛季的大坑。
(老虎竞技本赛季排名阿甲第9)
由于“保护豪门”的特点,这一规定一直受到诟病。毕竟豪门球队就算某个赛季发挥失常,也能凭借“家底”完成保级;但中小球队只能每个赛季战战兢兢,才能凑足平均分完成保级任务。但是也有人认为,这一规定有利于联赛的公平性与观赏性,避免中下游球队完成本赛季保级任务之后就开始心不在焉,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个赛季会发生什么,只有拿到尽可能多的积分,才能保证安全。
阿根廷联赛的升级规则同样奇特,甲级队就算取得榜首也不能直通阿超,而是第一名与第二名先进行一场附加赛,胜者直接升级,败者则要和3-9名进行第二轮附加赛,8支球队争夺一个名额。上赛季的阿尔马格罗就相当悲催,他们以41分与阿尔多希维并列第一,但先是输掉了直通附加赛,又在第二轮附加赛中被淘汰,一个赛季的努力就此化为泡影。
(悲催的阿尔马格罗在第二轮附加赛开始就早早出局)
四个“冠军”争升级
荷兰乙级联赛有20支球队,但仅有榜首球队能拿到直通荷甲的名额。除此之外,在赛季末,荷甲联赛的18-19名与8支来自荷乙的球队会进行升降级附加赛,最终剩下的两支球队将会获得下赛季荷甲联赛的参赛资格。此外,荷甲球队的预备队不能升级,而是要将名额顺延给其他球队。
(埃因霍温青年队本赛季获得荷乙第三,但因规则限制无法升级)
荷乙联赛确定升降级附加赛参赛队伍的方式比较特殊,从联赛第3轮开始,每7轮分为一个阶段。四个阶段中,每一阶段内表现最好的“阶段冠军”将会赢得附加赛名额。如果“阶段冠军”在之前的比赛中已经获得附加赛资格的话,就会顺延给当阶段成绩第二好的球队,以此类推。另外的四个附加赛名额,则是除开四个“阶段冠军”之后,荷乙联赛总积分榜成绩最好的4支球队。
一些美洲国家也有类似的赛制,将联赛分为春季联赛与秋季联赛,分别诞生一个冠军。墨西哥联赛就如此分为两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是单循环赛制,排名前8位的球队进入附加赛,逐步淘汰并决出冠军。不过在每年的秋季联赛开始之前,还会进行墨西哥冠军杯的比赛,让春季联赛与秋季联赛的两个冠军进行一场较量。
冠军还是欧战,这是个问题
威尔士、奥地利与丹麦等国家则会在双循环的常规联赛结束之后,根据常规联赛成绩将参赛队分为争冠组与保级组,再在小组内进行双循环比赛重新排位。例如在丹麦超级联赛中,就将常规联赛前6名分为争冠组,后8名分为两个保级组,分别在组内进行双循环比赛。小组赛结束之后,最终的降级名额还要通过附加赛确定。
(曾效力尤文、狼堡等球队,现在回归丹麦联赛的“自信帝”本特纳)
第一轮中两个保级组的倒数第一名进行两回合淘汰赛,胜者进入下一轮,负者直接降级;两个保级组的倒数第二名同样进行淘汰赛,胜者保级成功,负者也进入下一轮。在附加赛第二轮,两支来自丹超的球队将与丹麦甲级联赛的2、3名对话,胜者将参加下赛季的丹超联赛。本赛季的丹超联赛中,常规赛倒数第二、保级赛小组垫底的霍布罗本赛季就在两轮附加赛中连续过关,最终逃出生天。
一些联赛还会让保级组排名靠前的球队参加欧联名额的分配,威尔士联赛一共有12支球队,常规赛前6位进入争冠组,后6位进入保级组。争冠组第1名获得欧冠资格,2-3名进入欧联杯,最后一个欧联资格则由争冠组的4-6名与保级组的第1名通过两轮淘汰赛确定。本赛季常规赛仅排名第7的卡迪夫大学就通过这种赛制逆袭,他们在附加赛保级组排名第一,而后又在欧联资格争夺赛中连过两关,拿到了欧联资格。
(“以逸待劳”的卡迪夫大学在欧联资格争夺赛中笑到了最后)
但是,这种赛制也存在一定漏洞。例如奥地利联赛中,12支球队也在常规赛之后均分为争冠、保级两组;不过争冠组最后一名没有欧战资格,保级组的头名却能与争冠组4-5名参加欧联资格的争夺战。这导致一些眼看夺冠无望的中游球队“宁为鸡头,不为凤尾”,故意在常规赛最后几轮“摆烂”,进入保级组“虐菜”抢夺头名,借此“曲线救国”争夺欧联杯的资格。
乙级队也能抢欧战?
在众多的赛制中,比利时联赛堪称是最烧脑的一种。比甲联赛一共有16支球队,常规赛前6位球队进入争冠组附加赛、最后一位直接降级。比乙联赛则分为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冠军之间进行一场升级附加赛,最终的胜者才能拿到比甲名额。不过假如两个阶段的冠军是同一支球队的话,就不会进行附加赛。
比甲联赛争冠组前2位可以参加下赛季欧冠,第3位参加下赛季欧联。但是在最后一个欧联资格的分配上,比利时联赛的规则相当特殊。比甲常规赛的7-15名共9支球队,加上比乙联赛出升级球队之外,两阶段总排名前3的3支球队,一共12支球队,分成两个小组进行欧联资格争夺赛。
(比甲7-15位都可以参加欧联资格争夺争夺赛)
欧联资格争夺赛是双循环的小组赛,两个小组的头名出线。这两支球队之间在进行一次单场淘汰赛,胜者作为欧联资格争夺赛的冠军,再与争冠组的第4名进行淘汰赛。这场比赛的胜者,才能拿到最后一个欧联杯参赛资格。因此在理论上,比利时可能出现乙级球队参加欧联杯的“奇观”。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