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国家队比赛录像-阿根廷国家队纪录片
1.侣行阿根廷是哪一期
2.梅西的成长纪录片
3.法国有哪些值得一看的纪录片?
4.涨知识的7部纪录片,让我们一起环游世界
5.为什么马拉多纳被公认为球王,梅西却不行?
6.为什么有人说1986年世界杯是马拉多纳一个人的世界杯?
侣行阿根廷是哪一期
第五期。《侣行》是中国第一档户外探险纪实类系列纪录片,该节目讲述的阿根廷是在第五期的,人员都去阿根廷了。阿根廷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临大西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西邻智利,北与玻利维亚、巴拉圭交界,东北与乌拉圭、巴西接壤。
梅西的成长纪录片
最佳答案
初到巴塞罗那的阴郁
到巴塞罗那后的第一张参赛证照片上,梅西笑容满面,但这种笑容在此后半年中很难见到。在巴萨头几个月,一切对梅西来说都糟糕透顶。2001年3月6日,梅西来到巴萨,加泰罗尼亚足协为他开了一张临时参赛证,纽维尔老伙计俱乐部拒绝为他开具国际转会证明。梅西只能代表巴萨幼年B队参加地区比赛,无法代表符合他年龄段的幼年A队参加全国比赛,因为他是外国人,按西班牙足协规定,他无法参加一切全国性质的比赛。
4月21日,梅西在比赛中被踢断左腿腓骨,这是他职业生涯第一次重伤,直到6月6日才伤愈复出。复出后仅过了1个月,梅西左踝关节水肿,不得不再休息数周。梅西在巴萨的第一个赛季只踢了2场正式比赛和1场友谊赛,唯一好消息是,医生们决定以身体训练和饮食控制等手段逐渐代替注射生长激素,来帮助梅西逐渐成长。
在学习生活方面,梅西一家遇到了更大的不适应。梅西还是对学习不感兴趣,但他从不找老师麻烦,坐在角落里干自己的事。妹妹玛利亚在暑期度假回国后再也不愿踏上西班牙的土地。父母征询梅西的意见,是想留在罗萨里奥还是去巴塞罗那,梅西坚定选择了巴塞罗那,就这样,父亲豪尔赫带着三个儿子在巴萨生活,母亲塞莉娅带着女儿留在阿根廷,从此远隔重洋的分居生活便成为梅西一家多年来一直无法改变的生活方式。
雨过天晴后的辉煌
8月20日,梅西结束暑假回到巴塞罗那,由于国际转会证明还没到,只能参加一些锦标赛和友谊赛。梅西只能把劲都用在训练和友谊赛中,这种态度得到了梯队教练的肯定。梅西从2001年年关开始转运,首先在12月,豪尔赫与俱乐部签署了第2份合同。梅西至今一共与巴萨签署了7份合同,可见这位年轻人进步之神速。2002年2月,国际足联判决西班牙足协可以注册梅西,梅西到巴萨1年后才正式打上加泰罗尼亚地区联赛。4月27日至5月7日在意大利比萨举行的小大师杯上,巴萨战胜国际米兰、切沃、布雷西亚,打平尤文图斯,最终在决赛中战胜帕尔马,梅西开始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
“一开始,我们还以为他是哑巴呢。”现阿森纳队长法布雷加斯回忆说,“后来得益于在意大利的生活和一起玩Playstation,我们才发现他会说话。”另一位当时少年B队的主力巴斯克斯说:“梅西每天来到更衣室就坐在他的角落里,换衣服,一个词也不说,在意大利才开始活跃起来。”当时那支队的主帅维拉诺瓦(现一队副帅、瓜迪奥拉助手)也认为,是意大利的生活让梅西融入了球队,“他在场上可一点不内向,看他踢球就像看到了马拉多纳。”
梅西的2002-03赛季很辉煌,夺得两项锦标赛冠军,参赛30场进36球,比主力前锋巴斯克斯还多5球,其中3次帽子戏法、1次独中4元。当时1.62米的梅西是队内最矮小的球员,体重55公斤,与1.91米的皮克相差甚远。梅西唯一缺席的是西班牙全国锦标赛,因为他是外国人,但他和队友同庆夺冠。
普约尔的面具
阿莱克斯·加西亚是执教梅西的梯队教练之一,他讲述了一段特别的故事:
“梅西当时是队内的小弟弟,大家都很保护他,因为别人老踢他,大个子皮克和巴斯克斯对他保护最多。梅西背井离乡和父亲生活在一起,我能理解他的乡愁,我问了他几次有什么困难,但他从来都回答没有什么可担心的。15岁的梅西已经知道他想要什么了,他明白自己和家人的牺牲,不想错过摆在面前的机会。他有了自己的风格,街头足球的风格,过人。我们试图让他融入巴萨风格,那就是尽可能每个人都参与传球,在中场控球,进入前场30米后,每个人都发挥天赋。
“当时最后一场联赛,梅西和一名西班牙人队员相撞暂时昏迷,诊断结果是面部骨折。我们虽然3比1取胜夺得联赛冠军,但2周后还有加泰罗尼亚杯,我们都为梅西担心。医生说,两个月前一队后卫普约尔病症和梅西相似,最后带了保护面具上场比赛,也许梅西也可以试试。梅西最后带着面具上场了,但踢了没一会,他就跑到我面前把面具扔给我。我当时跟他说,‘你要是摘下面具,我就换下你,不光我要受法律制裁,你也要。’但他跟我说‘就一会’。之后,梅西5分钟内打进2球,半场我们3比0领先,我在中场休息时告诉他‘你为球队能做的都做了,下半场你坐在替补席上’。”
1年4个梯队
2001-02赛季是个让人难以置信的赛季,梅西和皮克赛季初升入青年A队,梅西则在赛季内接连完成从青年A队到巴萨C队再到B队的跳跃。梅西首先代表青年A队打到圣诞节,此后到5月又参加了青年组国王杯决赛,最终11场打进18球,内尔哈锦标赛决赛对贝蒂斯半场吊射破门最终夺冠。梅西从2001年11月开始同时代表青年A队和巴萨C队比赛,巴萨C队当时14场积9分濒临降级,梅西加入后10场进5球,成功帮助该队保级。2002年3月16日,梅西升入B队,虽然出场5次仅得1胜,但他已证明自己可以适应大年龄组比赛,并在对赫罗纳赛后被评为最佳球员。
梅西距离一队只差一步,但比B队低3个级别的青年B队又需要他的帮助,时任青年队教练胡安·卡洛斯回忆说:“要是别人被要求降级打比赛肯定会不高兴,但梅西没有。”当时巴萨、西班牙人和普雷米亚正在争夺2003-04赛季该级别联赛冠军,只要西班牙人战胜巴萨,夺冠就指日可待,但梅西登场扳平,最终在两周后助巴萨夺冠。赛季末,豪尔赫和巴萨磋商梅西的第一份职业合同,双方差距很大,但最终达成协议,因为阿森纳已经利用加斯帕特执政后期的混乱抢走了法布雷加斯,巴萨经不起更大打击。
2003年11月16日,星期日。这一天是波尔图巨龙球场揭幕典礼,波尔图请来巴塞罗那打揭幕战,由于当天是国际比赛日,巴萨大部分主力无法出战,最终0比2不敌主队。但葡萄牙人有幸见证了梅西第一次代表巴萨一队参赛,第74分钟,14号梅西替下费尔南多·纳瓦罗,以16岁4个月23天的年纪成为巴萨历史上代表一队出场第三年轻的球员。
2005年世青赛英雄
2004年6月29日,梅西第一次代表阿根廷少年队登场出战巴拉圭,当时比分3比0,最后结果是8比0。时任主帅托卡利回忆说:“赛后,我接到佩克尔曼(阿根廷青年队主帅)电话,他问我‘你从哪找的这个孩子,很棒,下场对乌拉圭他是主力吧’?”对乌拉圭时梅西仍非主力,但赛后《奥莱报》评价说:“梅西与众不同,他打进2球,还参与了第4球,是4比1战胜乌拉圭的球星。”
直到南美青年锦标赛打秘鲁,梅西才第一次成为主力,托卡利解释说:“这是1985年龄段的比赛,他是1987年的,两年意味着很大的差距。我不想把责任放在他肩上,他还需要照顾。”梅西最终打进5球,是赛事二号射手,帮助阿根廷队获得世青赛资格。赛事最佳射手、哥伦比亚人罗达列加说:“毫无疑问,我比梅西要好。”梅西无意争辩,“没什么好说的,我为球队尽力。”
世青赛首战,梅西因伤并未首发,阿根廷爆冷0比1不敌美国。从次战埃及开始,梅西成为主力,阿根廷连克埃及、德国和哥伦比亚杀入八强,1/4决赛对手是欧洲冠军和上届世青赛亚军西班牙,此战被誉为提前进行的决赛,梅西和前巴萨队友法布雷加斯的对抗成为一大看点。比赛胶着,直到第70分钟还是1比1,但此后西班牙队开始注意力不集中,阿根廷队凭借梅西的一次助攻和一个进球3比1过关。
半决赛是南美德比:阿根廷对巴西。第8分钟,梅西禁区外远射挂角首开纪录,雷纳托下半场扳平。最终,萨瓦莱塔利用梅西的突破,禁区内补射淘汰巴西。对尼日利亚的决赛战至第38分钟,梅西左路带球40米杀入禁区被放倒,他亲自罚进点球,1比0。尼日利亚下半场扳平,但第73分钟,阿圭罗再造点球,梅西主罚为阿根廷捧杯,自己也收获最佳球员和最佳射手两项荣誉。
阿迪耐克争夺战
2005-06赛季,阿迪达斯和耐克为争夺梅西闹上法庭,经判决、上诉、再判决,最终阿迪达斯获胜,梅西成为该公司全球最著名代言人之一。
阿迪达斯公司伊比利亚体育市场部总监索拉纳斯回忆道:“事情要从头说起。2003年,我们就开始和梅西的父亲兼经纪人豪尔赫接触。那时梅西和耐克有合同,但不是形象权合同,仅仅是服装和球鞋的赞助合同。当时豪尔赫告诉我,他不想改换门庭,因为两年前耐克就开始赞助14岁的梅西,但我一直都没和他断了联系。”
2003年梅西只有16岁,那时阿迪达斯就想为了这个孩子跟耐克抢人乃至对簿公堂吗?“为了保证投资,我们只相信教练和球探的话,所有人都说梅西是青年人中的珍宝,前途不可限量,我们也不想迟到。”到了2005年,“当时梅西和耐克的合同已经到期,梅西继续穿耐克的装备,因为耐克是巴萨赞助商。豪尔赫想等过了世青赛再看,耐克和梅西在世青赛开赛前2天签了意向合同,但几个月后都没谈拢,我们开始插手,给梅西感兴趣的经济条件和面对2006年世界杯的宣传计划。2006年1月,我们终于和梅西签署了到2010年6月30日的合同。”
据报道,阿迪达斯的出价是耐克的5倍,达到每年100万美元,尽管索拉纳斯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透露具体数字。梅西穿着阿迪达斯的球鞋参加了国王杯对萨拉戈萨的比赛,但被耐克告上法庭。最终经过上诉,法官将梅西判给了阿迪达斯。
索拉纳斯认为梅西的商业价值在于:“他是新鲜的空气,在场上就像动画人物。”有人认为内向的梅西商业价值不高,但索拉纳斯持不同意见:“简单恰恰就是梅西的优势。很多球星好像生活在另一个世界,距离我们很远,梅西以他的腼腆拉近了和球迷之间的距离。此外,梅西能体现我们‘没有不可能’的口号,他身体并不强壮,13岁远渡重洋来到巴萨青年队成功,这是个完美的例子。真实是梅西最大的卖点。”
梅西的主要市场在哪?“他在拉美、西班牙和亚洲都很有市场,特别是在日本,因为梅西个头很小。感觉这个逻辑很蠢,但事实就是这样,日本人能从灵巧的小个子身上找到认同感。另外,随着巴萨和切尔西屡次交手,梅西在英国的市场影响力也与日俱增。”
德尔奥尔诺的梦魇
2006年2月22日,被英、西媒体渲染成复仇的日子。前一个赛季切尔西与巴萨在欧冠1/8决赛中相遇,蓝军凭借主场跌宕起伏的胜利过关。西班牙媒体不服特里最后进球时卡瓦略对巴尔德斯的犯规,再加上赛后小罗、里杰卡尔德与斯坦福桥保安发生冲突,1年后两队再次相遇时,比赛气氛剑拔弩张。
梅西身穿30号球衣首发,德尔奥尔诺的噩梦开始了。第31分钟,他的鞋钉踩到梅西右腿上,没有警告,没有抗议,比赛继续。但6分钟后,他必须重复这一动作,结果被罚下场。发生了什么?梅西前场与罗本肩碰肩争球,罗本领先一个身位,但在底线时被梅西超越,这时奔来一辆蓝色火车,梅西倒地打滚,“我看到防守队员铲得很猛,不怀好意,因此我跳起来了,他没铲到我。”这是梅西赛后的回忆。罗本和古德约翰森围着边裁争论,德科和小罗围攻德尔奥尔诺,普约尔险些和罗本动手,特里和挪威主裁豪格吵架。此后,梅西一次又一次送上精妙助攻,但不是没人包抄到位,就是射门偏出。莫塔和特里分别打进乌龙,最后是埃托奥接马克斯助攻锁定胜局。
穆里尼奥在斯坦福桥的49场不败终结了,他没有吞下苦果,而是把责任推给梅西和裁判,“我对德尔奥尔诺的红牌是否失望?你们看没看比赛?撤销德尔奥尔诺的红牌,给梅西禁赛,这些有用吗?比赛结果不会变了。梅西在演戏,加泰罗尼亚是文化之邦,你们都知道,我去过那里的剧院很多次,水平相当高,梅西真会找好的学。”埃托奥给穆里尼奥的回应是:“说梅西演戏的人,自己都赤身呢。”里杰卡尔德说:“梅西浑身被踢了个遍。”梅西自己只是说:“我膝盖被踢破了,大腿上也有伤,脚上也有。我浑身都有伤,但我不疼,因为我们赢了,这是场让人印象深刻的比赛。”
梅西被媒体称为天才,人们把他和1958年瑞典世界杯的贝利相比,与1979年世青赛的马拉多纳相比,与克鲁伊夫和贝斯特相比。但3月27日在诺坎普的次回合,梅西在抢罗本球时手捂左膝痛苦倒地,“之前和加拉对抗时,我感觉一阵刺痛,我想继续,但后来这个动作后我感觉无法继续了。”里杰卡尔德在诺坎普9万球迷面前抱住梅西的头安慰他,梅西右大腿二头肌拉伤4厘米,直到巴黎决赛前才伤愈,但里杰卡尔德不想冒险,把梅西放在看台上,孤独的梅西赛后拒绝入场领自己的奖牌。
德尔奥尔诺事后谈起梅西说:“每场比赛总有那么一个球员,你越想不到,他就会让你越痛苦。梅西并不是个爱挑衅的前锋,他什么都不说。当时的情况是,梅西面前有一条通道可以进入禁区,我必须阻止他。然后他开始在地上打滚,我被罚下了。梅西很狡猾,他说感觉我是一次很严重的铲断,但实际上什么都不是。梅西夸张了,毫无疑问。”
梅西的优点是什么?德尔奥尔诺说:“他带球好,速度快,球粘在脚上。防守他很难,非常困难,尤其是他状态好时。他是左脚打右路的球员,当他内切突破时,你很难防住。他对任何后卫都是真正的大问题,我也不知道对其他后卫有什么防住梅西的建议。”
法国有哪些值得一看的纪录片?
谢邀!感谢关注奥斯卡,与你一起分享**的乐趣。
1、《迁徙的鸟》
豆瓣9.1分,超5万人标记。各种可爱的鸟儿在片中展现无遗,让人充分感觉到生命的魔力以及大自然的威力。鸟类飞翔的姿态宛如最美丽的舞蹈,自然而美丽的生命总会触及人心底的柔软。
2、《脸庞,村庄》
豆瓣9.1分,超2万人标记。两个可爱的神经病,一老一小,开着辆能打印巨幅照片的相机车各地跑,一路行走,一路访谈拍摄,每到一处,就把巨型人像贴在房子、工厂和岩壁上,偶尔闹闹别扭、为该不该摘下墨镜这种问题拌拌嘴。
3、《海洋》
豆瓣9.0分,超10万人标记。在生命的源头也是尽头,人类显得那么渺小和无知,企图用残暴来摧毁一切,片中鲨鱼被割掉鱼鳍沉入海底生不如一幕让我哭到泪崩,也许影片不如微观世界和迁徙的鸟那样完整,但这些伟大的镜头已足以名留史册。
4、《帝企鹅日记》
豆瓣8.6分,超6万人标记。我宁愿面对不可能的恶劣风雪,也不愿面对早可预知的毫无希望的人生。不管是自己被海狮吃掉还是将孩子输给严寒侵袭,都好过住在格子间里吃着化肥催出来的麦粒为人类无偿贡献自己的肉体和后代。
5、《家园》
豆瓣9.2分,超3万人标记。人类的明天将何去何从,看完这个纪录片,紧迫感更加强烈。是时候该好好爱护这个星球了——她是人类共同的家园。这88000人21个月积累488小时素材的努力就没有白费。
涨知识的7部纪录片,让我们一起环游世界
1《地球脉动》豆瓣9.8
目的地:环球旅行
从南极到北极,从赤道到寒带,从非洲草原到热带雨林,再从荒凉峰顶到深邃大海,难以数计的生物以极其绝美的身姿呈现在世人面前。这部纪录片美得一塌糊涂。
2《美丽中国》豆瓣9.3
目的地:中国
沿着长江流域,去看喀斯特地貌造就的奇石怪林;去云南的热带雨林,寻找亚洲野象、滇金丝猴;来到青藏高原,奔赴内蒙草地,攀爬山脉,眺望西部边陲。这里,是你我熟悉又陌生的美丽中国。
3《帕塔哥尼亚:神秘天堂》豆瓣9.2
目的地:阿根廷
汇聚了南美洲南端充满野性之美的土地——巴塔哥尼亚,这里原生的自然美景宛如上帝私藏的后花园。
4《南太平洋》豆瓣9.6
目的地:所罗门群岛
在南太平洋并没有荒岛这一回事,2万余个岛屿个个都被开拓了,从新几内亚,天堂鸟的家园,到斐济,法属玻利尼西和夏威夷。
在这部纪录片里,有关蓝色海洋的魅力一览无遗。
5.《新西兰:神话之岛》豆瓣9.1
目的地:新西兰
森林里的企鹅,雪地上的鹦鹉,史前的猛兽……全三集纪录片为您展现一片与其他大陆隔绝达8千万年之久的土地,现代的世外桃源,以及孕育出的神奇的景观和动物。
6.《黄石公园》豆瓣9.3
目的地:美国
黄石公园原生态的纪录片,因为真实,所以好看。极致的美景,震撼的视觉,黄石公园就拥有如此般奇幻的美景,壮阔的地貌与万物生灵。
7.《阿拉斯加:地球上的冰冻王国》豆瓣9.3
目的地:阿拉斯加
在这个被冰雪覆盖的世界里,并不是只有寒冷的。源本系列将观察阿拉斯加一年的景象,揭示富有 探索 精神的生活在阿拉斯加的人和动物的故事,追踪他们与大自然斗争并捕获每个季节大自然赋予的财富。
为什么马拉多纳被公认为球王,梅西却不行?
因为胜者为王,败者为寇。马拉多纳带领的阿根廷取得世界杯的好成绩,独自,配合有王者的风范。而梅西在阿根廷则没有出色的成绩。所以马拉多纳被公认为球王,梅西却不行。
因为马拉多在世界杯上向全世界证明了自已的一己之力,而梅西只是在西甲赛场以及欧冠赛场上向全世界证明了自己可以碾压另一位号称一己之力的球王C罗。马拉多纳的气场与格局更加强大,所以马拉多纳是公认的球王,我的回答您满意吗?
马拉多纳的陨落充满了悲彩,他的伟大成就可以和贝利相毗美,如果和梅西比较,梅西就有点逊色,毕竟梅西没有拿过世界杯冠军,最好的成绩是2014年巴西世界杯闯进决赛,屈居亚军。
梅西在俱乐部的成绩非常优异,但在阿根廷国家队的成绩有点不理想,甚至和c罗比较,还落下风,因为c罗2016年帮助葡萄牙夺得欧洲杯冠军。梅西和罗纳尔多比较,也有不足,不足之处是罗纳尔多也是世界杯冠军,那么和齐达内比较呢?齐祖也是世界杯、欧洲杯拿过,现在担任皇马教练,成绩显著,教练也是干得风生水起。
老马的球王称号名副其实,是一代人崇拜的神一般的人物,他的球迷遍布全世界,他的离去,带走了无数人的回忆,在许多人的心中,马拉多纳是永远的球王!
作为阿根廷足球代表性的人物,马拉多纳和梅西的职业生涯度绝对算的上辉煌,但为何马拉多纳被公认的球王,而梅西只是一部分球迷眼中的王者?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马拉多纳征服了那个时代所有的对手和球迷,梅西只是征服了金球奖和数据。
这样说或许有些残酷,但却是事实。
马拉多纳所处的时代,是世界足坛巨星云集,群雄争霸的时代。 巴西有苏格拉底、济科、法尔考、卡雷卡、罗马尼奥;法国有普拉蒂尼、蒂加纳;德国有鲁梅尼格、马特乌斯、克林斯曼、沃勒尔;荷兰有古利特、范巴斯滕、里杰卡尔德;意大利由罗西、巴乔、阿尔贝托;英格兰有莱因克尔、希尔顿;丹麦有劳德鲁普;西班牙有布特拉格诺;乌拉圭有弗朗西斯科利;罗马尼亚有哈吉;墨西哥有桑切斯……
这些巨星,个性十足,但马拉多纳却凭一己之力征服了所有人,并成为了众神之神的存在。
究其原因,只要是马拉多纳无论是在国家队和俱乐部,所作所为都堪称领袖,并且都做到了在如今被看来是神话的成就。
1986年和1990年,阿根廷队在马拉多纳的带领下连续2次杀入世界杯决赛,一次夺冠,一次饮恨。但若没有马拉多纳,那支阿根廷队最多也就8强的水准。以马拉多纳封神的墨西哥世界杯为例,阿根廷队的夺冠概率大致在排在7-9位。
1986年世界杯,从头至尾被马拉多纳一人统治,这在世界杯的 历史 上是绝无仅有的,这也是为什么国际足联会把官方这届世界杯的官方纪录片命名为《英雄》,也是为什么此战之后马拉多纳便被官方、媒体和球迷一致公认为球王的根本原因。
再说俱乐部。马拉多纳职业生涯的巅峰时期都是在意甲小球会那不勒斯度过的,他加盟那不勒斯时,意甲已经进入小世界的全盛时代,巨星云集。而且受制于当时3外援的转会政策,每支俱乐部的当家球星具备相当的水准。
但是,就是在这样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马拉多纳凭借一人之力将此前还在保级的那不勒斯带入了意甲强队之列,并且为俱乐部带来了2座意甲冠军、1座意大利杯赛冠军、1座欧洲联盟杯的荣耀,而这也几乎是那不勒斯目前为止的主要荣誉。
无论是在国家队,还是在俱乐部,马拉多纳都是当仁不让的领袖,是名副其实的英雄,他能让球队更上一层楼,既能在危难之际挽狂澜于既倒,又能指点江山从容自若。无论是天赋还是气质,马拉多纳都配得上球王之名。
至于梅西,职业生涯少一座世界杯冠军,不得不说是巨大的硬伤。而近些年梅西在重要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无助更被媒体和球迷批判为缺乏领袖气质。
我想,这大概就是题主想要知道的原因吧。
球王不仅仅靠技术
1.马拉多纳在阿根廷国家低迷时,给国民带来了振奋,成为阿根廷的民族英雄
2.马拉多纳球场上的王者气势,率领阿根廷、那不勒斯等水平一般的球队获得胜利
3.马拉多纳坦率、真实、不羁的性格,赢得了世界,尤其是中国人的喜爱。
梅西没有这个气场。
原因这东西,想找怎么都能找出来,实在不行还有个欲加之罪的“莫须有”嘛。
但个人感觉,很多时候我们是在被媒体引导。
马拉多纳的年代,已经是彩色电视当家,央视也开始转播一些比赛,从那时开始,马拉多纳的名字才出现在中国球迷中。
那个年代,有个性的球星很多,而很多媒体报纸,不光是中国,都很乐意给球员起外号的,比如小鸟加林查,金毛狮王巴尔德拉马,花蝴蝶坎波斯,战神巴蒂斯图塔等等,媒体稍微渲染吹嘘一下,球迷们也就跟着叫了。
再有,完全不能用现在对足球的理解去看待过去。比如同为球王的贝利,现在很多人说,贝利生活在一个完全没有防守的时代,进球如麻很正常;而马拉多纳的时代,都是野蛮后卫当家,球王实至名归。今天的梅西跟过去的马拉多纳是两个时代的人,梅西已经是世界上最好的两位前锋球员之一了,还需要证明什么吗?
就像《士兵突击》里元朗评价成才,仅凭借杀敌数字就能成为战斗英雄,但这不是老A想要的。同样,单看梅西的进球数据,他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球王了,但是这恐怕不是很多球迷想要的,我们更希望他能成为一个更伟大的球王
什么时候梅西独自带领阿根廷拿了世界杯,什么时候梅西可以有了球王老马的气场,什么时候梅西可以让阿根廷这群桀骜不驯的人全都能够抱成团,再来和马拉多纳比吧!
梅西没有拿过世界杯。这是个硬指标。
第一,战绩
老马以唯一核心的身份,拿过世界杯,为国家挣得了尊严和自豪。
足球圈子里,做为一个国家的最高荣誉,没戴过王冠,何以称王!
第二,斗志
顺风兮,逆风兮,无阻我飞扬。
无论战局如何,都会高昂着头,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站起来继续冲锋,无畏的斗士。
哪里有王者会低眉折腰叹气。
第三,领袖
老马总是说,我的队友都是优秀的。我瑶率领他们击败一个个对手。那不勒斯的王,潘帕斯的雄鹰。
王者不可阻挡!有他在,球队就有了脊梁!
为什么有人说1986年世界杯是马拉多纳一个人的世界杯?
世界上只有两个公认的球王,一个是贝利,一个是马拉多纳,但世界上只有一个单独带队拿下世界杯的球王,他就是马拉多纳!凭借著“一个人的世界杯”为丰功伟绩,马拉多纳也因为国际足联承认的两大“世纪球王”之一!
组队之初
1986年阿根廷队主帅比拉尔多,是一个非常信奉英雄主义的人。在他组建这支阿根廷国家队的时候,马拉多纳是当之无愧的绝对核心,他就打定主意围绕马拉多纳建队,甚至连挑选队员都直接让马拉多纳来决定,马拉多纳喜欢的才能进国家队。这样史无前例淡化主帅的做法,在当时受到了阿根廷媒体铺天盖地的批评。
幸亏比拉尔多的坚持终于大获成功,让他成为了赢家。马拉多纳在那届世界杯上,一己之力承担起了推进组织和得分进球的重担,他是那么的全能,以至于其他所有的队友都只需要做好绿叶配合他就行。实际从1984年开始,比拉尔多开始在国家队就推行3-5-2打法。阿根廷不少媒体认为比拉尔多疯了。但事实上,这套阵型更能突出马拉多纳的能力,能让他全心投入进攻。《奥莱报》表示这是比拉尔多为马拉多纳量身打造的阵型。
1986世界杯对于马拉多纳和阿根廷足球有著特殊的意义
1978世界杯,阿根廷队没有马拉多纳的情况下也获得冠军,但阿根廷国民对那届世界杯的感情并不深厚,1986世界杯之前,阿根廷在马岛战争中兵败,对于阿根廷国民来说,很希望借助世界杯冠军,来提高国民的自信心,最终马拉多纳。
所以哪怕马拉多纳用手球击败敌英格兰队,阿根廷球迷也觉得“大仇得报”——那届世界杯冠军,给了阿根廷国民莫大的自信心。场上的竞技价值,加上场外的特殊意义,决定了1986世界杯就是马拉多纳“一个人的世界杯”。
一个人的世界杯实至名归
半决赛中马拉多纳再次以2个精彩的进球带领阿根廷队击败比利时。决赛中阿根廷队率先由布朗和巴尔达诺先进2球,但是顽强的德国人由鲁梅尼格和沃勒尔在第74分钟和80分钟进球,比分变成了2比2。扳平后的德国队士气如虹,拥有钢铁意志和顽强战斗力的德国人总是擅长绝境逢生。但是在第84分钟,马拉多纳在中场不停球,凌空将球垫给右路高速插上的布鲁查加,队友单刀绝杀!阿根廷队是冠军!
在阿根廷队的夺冠历程中总共打进了14个进球,其中马拉多纳一人打进5球、助攻5次,还有3次进攻由马拉多纳策动。尤其是在淘汰赛中马拉多纳一人打进4球助攻1次,这样的表现完全是“一己之力”。后来FIFA1986年世界杯的官方纪录片名字就叫《一个人的世界杯》。从这届杯赛以后,马拉多纳统领群星的卓然地位就此确立,一战封王。
从此,老马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球王,甚至超越了贝利。因为他让阿根廷全国彻底走出了阿英马岛战的阴影,挽回了国家的面子,提升了民族信心,这是贝利比不了的一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